[钉科技述评]“六一”前,“三孩”放开,距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时间,还没过三周。当“人口红利”与“需求红利”成为话题,不少处在增长瓶颈中多时,或者正处在变革转折点中的家电企业,看起来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钉科技观察认为,这并不代表家电企业对热点判断的滞后,只不过,品牌们也在趋向理性。

向过去几年追溯,并不难发现,在2016年“全面二孩”开放后,母婴家电被预期多时的爆发并未出现。

此次,仅就“三孩”本身,关联母婴家电,品牌要激发的仍是同一人群的热情,这一点并不会轻松,因为转变观念,总会有相当难度。

更无法忽略的是,无论“母婴家电市场升温”的判断在这个阶段会变得如何流行,都尚且不足以冲淡几点明显不足:

其一,品类多元,实用性待考量。

从大类来看,“母婴家电”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两类产品,一类是已有的日常应用品类,专门针对母婴人群的特别需求进行升级的产品,大多在材质等方面更突出自然、安全、健康;另一类是专门的母婴用品,可能是全新的品类,也可能是针对原有的传统育儿工具或者手段进行的所谓“电器化”升级,比如暖奶器、辅食机等等。

品类丰富之余,产品的实用性也一度受到质疑,质疑在针对性升级产品和专门产品上都有存在,比如,“暖奶器是不是‘智商税’”,贴上“母婴”标签的产品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差异化能力和体验。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消费者对上述一些产品未建立明确认知;二是,具体的产品实用性和产品需求的迫切性确实待考量。无法忽视的一点是,部分产品只是针对潜在消费者追求健康、安全体验的心理,在名称、概念上做了新的包装,实际效果乏善可陈。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此前对空气净化器“除甲醛”能力的讨论,如果开窗是最有效的“除甲醛”方式,通常情况下,空净在这里的使用就缺少必要性。

其二,概念繁复,标准尤待完善。

承接前一点表现,随着更多“针对性”产品的推出,母婴家电市场的产品和技术概念也变得愈加繁复,同时也让相关标准的继续完善变得更为重要。

钉科技了解到,去年10月,《母婴家电技术规范》发布,涵盖了部分与母婴群体应用高度相关的产品,包含冰箱、空调、洗衣机、洗碗机、干衣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等几个品类,对规范母婴家电市场秩序,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一定作用。

但与市场发展状况相结合,其中所涉及的品类还需要继续完善。目前来看,整个行业需要在健康、安全等核心诉求下确立更细分、细致、全面和严苛的标准。

所以,“三孩”虽然放开,母婴家电的春天却还没来,至少在标准、技术、产品维度,还需要再上一个台阶。

同时要注意的是,即便进入“三孩时代”,母婴家电的关键客群,很可能也不是那些已有了两个孩子的“成熟”父母,且不说他们要不要三胎,他们更丰富经验和他们愿意付出的成本,或许已经决定母婴家电吸引力的有限,新手爸妈,才是关键,而年轻的他们,在产品选购上很可能比前辈更为理性。(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