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的“冤家”!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本刊记者/孙晨

回购:格力诚意满满 美的市值管理

5月27日,格力电器发布回购方案,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区间为75亿元至150亿,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为70元/股。

格力电器称,本次回购理由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以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格力电器的大手笔回购,很容易让资本联想美的集团5月10日发布的回购方案。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同是大手笔回购,但纵观这两大家电王者的回购历史,格力电器的回购是诚意满满,而美的集团的回购更偏向于市值管理。

2019年2月23日,美的集团发布的回购方案为回购金额不超过6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5元/股,回购数量区间6,000万股至12,000万股。最终,美的集团回购股份6218万股,回购价格区间45.62元/股至55元/股,回购总金额32亿元,该金额连66亿元的一半都不到。

2020年2月22日,美的集团的回购方案为回购金额不超过5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5元/股,回购数量区间于4,000万股至8,000万股。后续将回购价格调整为不超过75元/股。最终,美的集团回购股份4182.6万股,回购价格区间46.3元/股至74.99元/股,回购金额26.97亿元,该金额刚刚超过52亿元一半。公司称股价持续高于回购价格致无法继续回购。

今年2月25日,美的集团的回购方案为回购金额不超过14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40元/股,回购数量区间5,000万股至10,000万股。最终,美的集团回购股份10000股,回购,回购区间80.29元/股至95.68元/股,回购总金额86.64亿元,占预计回购金额比例达61.88%。

5月10日,美的集团再次发布回购方案,回购金额为25亿元至5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00元/股,回购数量2,500万股至5,000万股。至今尚未回购。

此外,美的集团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何享健拟增持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8亿元,不设股价区间。

那么格力电器的回购情况又是如何呢?

2020年4月10日(第一期),格力电器发布的回购方案为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7.82元/股;同年10月13日(第二期),格力电器的回购方案为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9.02元/股。

第一期的回购金额为60亿元,与回购方案金额一样,价格区间53.01元/股至61.95元/股。第二期的回购金额同样为60亿元,价格区间为56.46亿元至61.95亿元。

格力电器虽然只发布了两次回购计划,但是两次回购金额均为60亿元,回购力度是美的集团远远跟不上的。再加上本次格力电器的回购,以最低75亿元来计算,格力电器三次回购金额将达到195亿元。

反观美的集团,前三次累计回购的金额为145.61亿元,以最新回购方案的最低金额25亿元计算,美的集团的回购金额超过170亿元,与格力电器回购金额存在25亿元的差距。即使美的集团本次回购金额为史无前例的100%回购,即50亿元,也仅仅是和格力电器回购金额相当而已,这还是以格力电器最低回购金额75亿元来计算的。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美的集团还是格力电器,公布的回购价格上限与回购前股价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美的集团今年2月份的回购股价上限与回购前股价有近54%的差距,这会误导投资者,让投资者误以为股价有着大幅的上涨空间而跟风买进,最终被套牢。

此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在回购的同时,伴随着减持套现,例如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先套现56亿元,格力电器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套现近25亿元。

业绩:美的微增 格力大幅下滑

2021年初以来,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股价却是萎靡不振,其中美的集团股价从最高点108元/股下跌至最低点73.62元/股,下跌幅度超过31%,格力电器股价从最高点69.79元/股下跌至54.7元/股,下跌幅度逾21%。

股价的低迷是迫使两家公司进行回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即使回购,两家公司的股票仍然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究其根源,这是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业绩不振有着直接关联。

2020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857.1亿元、2842.21亿元、272.23亿元,同比增长2.27%、2.16%、12.44%。虽然业绩增长,但是拉长时间线来看,增长速度放缓,此前2018年、2019年,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7.87%、7.14%,净利润增长速度为17.05%、19.68%。

格力电器方面,业绩下滑速度超过美的集团。2020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704.97亿元、1681.99亿元、221.7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为14.97%、15.12%、10.21%。

拉长时间线来看,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实现逾33%的增长之后,随后快速快速下滑,在2019年仅保持0.24%的增长速度,2019年的净利润增速下滑,为5.75%,2020年的下滑速度进一步加剧。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是国内最大的家电巨头,家电业务具有重合性,两家企业业务范围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等。

分产品来看,美的集团营业收入主要由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新业务)构成,分别为1212.15亿元、1138.9亿元、215.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65%、40.07%、7.60%。

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主要由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其他主营、其他业务构成,收入分别为1178.82亿元、45.22亿元、7.91亿元、72.33亿元、377.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0.08%、2.69%、0.47%、4.30%、22.46%。

可见,家电业务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主要业务,其中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是美的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且较为平均,空调、其他业务是格力电器收入的主要来源,空调业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这也意味着,这两家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当,如果家电行业生变,将会对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业绩产生巨大冲击。

2020年,新冠疫情让两家企业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国内,由于疫情整体得到控制,后续受到疫情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国家加强对房地产的监控,“三条红线”会让房地产市场增幅放缓,这将会间接影响家电产品的终端需求,未来家电消费增长不可寄予厚望。

在国外,全球仍未彻底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海外疫情形势仍然不乐观,这会导致消费者需求增长放缓,而美的集团去年国外业务的收入为1211亿元,比例为42.60%,若疫情爆发,则会对美的集团国外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继而影响美的集团的整体业绩。

需要指出的是,家电行业营业成本构成中,原材料(铜材、钢材、铝材和塑料等)占据85%左右的成本,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则会直接影响这两家公司的经营业绩。

为此,格力电器通过套期保值、提前备货等方式降低原材料波动对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美的集团则差一点,开展了部分铜材的期货操作业务,降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新业务:美的、格力遭遇水逆

未来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关键因素,其未来增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增业务的发展情况,但遗憾的是,不管是美的集团、还是格力电器,新增业务的培育并不算成功。

美的集团求精,在2016年通过收购库卡集团新增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但经营情况不是很乐观。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美的机器人业务收入连年下降,且下滑趋势加剧,分别实现270.37亿元、256.78亿元、251.92亿元、215.89亿元,2018年至2020年同比下滑的比例分别为5.03%、1.89%、14.30%。

相比较于美的集团专攻机器人业务,格力电器求多,培育多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包括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再生资源、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健康等等,但情况也不乐观。

2017年至2020年,格力电器智能装备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26亿元、31.09亿元、21.41亿元、7.91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46.19%,此后一路加速下滑,2019年、2020年分别为31.12%、63.06%。

同一时期,格力电器其他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60.97亿元、275.31亿元、412.64亿元、377.71亿元,2018年至2020年的增长率为71.03%、49.88%,-8.46%。由于格力电器没有对新业务进行单独披露,外界无从得知具体业务的经营情况,但高增长不再,甚至下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25.04亿元、64.69亿元,同比增长42.22%、34.45%;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31.89亿元、34.43亿元,同比增长62.73%、120.98%。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在一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无疑会给投资者信心,但是考虑到2020年一季度停工停产的不利影响,今年同比增长是可以理解。不过,若是对比这两家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为9.70%,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则下滑逾18%。

由于是季报数据,两大公司没有披露具体业务的经营情况,只有等到半年报时,才能知道两大公司新业务的经营情况,《经理人》杂志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