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苦耐劳不能带来像父辈当年那样改变命运机会的时候,大多数年轻人慢慢就会选择“躺平”。

最近,董明珠的惊人语录再次把她送上了热搜。

站在“上帝”视角上,董明珠认为,过去的大把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都进了车间干活,而现在很多人却都做不到。

同时,她又批判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时总把钱放在第一位,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很好的定位。

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代年轻人不能吃苦。

董明珠的结论我是不能够认同的,并且旗帜鲜明地反对。

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也有一代人的使命。这几年董明珠为制造业频频站台,站在这个立场上的出发点自然是没有问题,但为制造业忧心,让年轻人更多去投入、去奋斗,首先解决好年轻人最基本的需求——结婚的需求。

需求的普适性在于有一套可以成家的房子,在于可以养得起家庭的收入。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董明珠实际上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她才想给所有的格力员工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并且承诺干一辈子就把房子送给员工。

直到今天,拥有几万名员工的格力也只完成了三千套房子,而让每一位员工拥有一套房子的愿景还不知道哪天能够完成。

有时候愿景是好的,但也必须真真切切地考虑到大多数个体的感受。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我认为那些拥有上帝视角的企业家应该明白,哪些机会是时代给予的,哪些机会是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千万别张口就是年轻人不努力。

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并非不努力,相反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往都要努力,生活的重压下,有多少人没有好好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又有多少人在996的岗位上一年都没有陪父母孩子好好的出去游玩一次?

奋斗的意义在于未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并非一定要实现某种人生价值。

三十年前,当董明珠登上南下的火车去珠海时,我想她一定也不会认为她能走到今天的高度。时代给了格力电器机会,同样也给了董明珠机会。

2012年,董明珠掌舵格力时,格力电器就已经是一个营收近千亿的巨无霸企业了。后来格力电器顺风顺水地跨越了1000亿营收、2000亿营收。

但不可忽略的是格力正好的踩在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周期上。

细心的人会发现,过去十年中国新的商品房销售的面积逐年递增,截至去年新房销售面积为17亿平米。

新房销售之后,也会带动地产产业链的发展,而空调也是新房装修环节中重要的一环。翻阅格力电器近三年的财报你会发现,2019年一季度格力净利润为56.72亿,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其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5.58亿,2021年一季度格力电器的净利为34.43亿,横向对比2019年,实际上格力的业绩已经是明显下滑了。

对于格力的天花板,董明珠不清楚吗?

我想她是非常清楚的。

2016年之前,董明珠就尝试给格力电器找一条新的路,包括进军手机领域以及后来入局新能源车。

当提议收购珠海银隆提案摆在股东大会上时,一众中小股东给这份提案投下了反对票,后来董明珠毅然决然地拉着王健林入局珠海银隆,这几年珠海银隆鸡飞狗跳,结果众人皆知。

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掌舵着一家卓越的企业,董明珠的商业眼光堪称优秀,不管是手机还是新能源车,都是近几年最大的风口,没有之一。

并不缺钱的格力电器却一样也没有干成,最起码在当下主流手机、新能源车阵营里,看不见格力电器的影子。

我认为企业家一定要认清楚,什么是时代给予的机会,什么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当下大部分年轻人找工作总把赚钱放在第一位,那是因为无休止的加班换不来想要的结果,甚至都换不来结婚所要的首付。扪心自问一下,勤勤恳恳工作五六年的老员工多久没有涨过薪资了?

所以,我认为董明珠批判年轻人的时候,首先反思的不是年轻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而是你们能为年轻人解决多少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