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作者:赤耳

编辑:木宁

风品:蓝山 肃宁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何为师?

韩愈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北史·王昕传》里表述为: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的确,为师者是良师益友,是言传身教,而幼师,更是孩子启蒙的另一个家长。

红黄蓝创始人史燕来曾言“母爱”促使我开启了一个划时代的行业。

信心雄心满满,然红黄蓝又表现几何呢?

01

屡爆丑闻 能换来多少敬畏心?

LAOCAI

2021年4月12日,江西瑞金市一所红黄蓝幼儿园爆出“大雷”:助教刘某将鞋脱掉后,故意让个别孩子闻脚。并将相关拍照发送到朋友圈,配上评语“从小培养m”,还在评论区表示已屏蔽家长与领导。

随后,有网友将图发至微博,并质疑其涉嫌猥亵男童。值得强调的是,“SM”是性虐癖的缩写,其中M指性受虐癖,S指性施虐癖。

没有意外,舆论燃了。愤怒的网友纷纷发出声讨,“红黄蓝怎么还没倒闭”“红黄蓝幼儿园不是第一次出事了,全民应该抵制这样的幼儿园......”

次日,江西瑞金市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

4月14日,瑞金市红黄蓝教育机构发布情况说明:涉事老师为园所助教刘某,当日在陪孩子进入区域活动时,让个别孩子闻了他的脚。经调取监控录像和向在场其他教师了解情况,此行为发生在玩耍嬉戏过程中,目前尚未发现强迫、虐童或猥亵行为。该教师的不当行为已严重违反园所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且经网络传播后,造成恶劣影响。园所已将其辞退。该园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并根据调查结论对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有态度、有实操,看似诚心满满。然细品,舆论不乏质疑点。

比如声明指出涉事教师“让个别孩子闻了他的脚”,是否只是个别现象?园所“向在场其他教师了解情况”,在场老师为何不阻止?是否司空见惯?“此行为发生在玩耍嬉戏过程中,目前尚未发现强迫、虐童或猥亵行为”,红黄蓝如何界定玩耍嬉戏行为?又为何“屏蔽家长和领导”?

上述发问,并非苛求。

孩子是祖国花朵、家庭希望,在成长教育方面,安全是基础也是底线。况且,往期看,红黄蓝也不是没有黑料史:2019年7月,青岛市北区检察院通报,当年1月红黄蓝旗下青岛万科城幼儿园发生外教猥亵儿童案件,该外教获刑5年、驱逐出境。

该案被教育部列入“2019年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前车之鉴、又是敏感话题,多些开放坦诚、多些透明敬畏总是好的。

遗憾的是,援引相关家长对媒体的表述:这起事件涉及幼童或不止一个,家长要求查看监控,园方只留下一句话:“你们去查呀。”随后便作出封园处理,再无其他回应。

如何态度,底气何来?又能换来多少敬畏心?专业力的改善呢?

要知道,红黄蓝不是私人小作坊,不少家长是冲着其“学前教育第一股”的大品牌去的。截至2019年末,红黄蓝在29个省已拥有100家直营幼儿园和250家加盟幼儿园,6个直营亲子园和1152个加盟亲子园。

事件当日,红黄蓝股价暴跌14.71%,报收2.9美元/股,截止4月26日收盘,股价2.74美元,市值不足7600万美元。相比2017年9月上市时18.5美元/股的发行价,已跌去超八成。

实际上,自上市以来,红黄蓝股价就持续震动下行,背后原因与其负面事件频频不无关系。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遗憾在于,这家知名机构往期丑闻并不少。

2015年12月,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被曝出4名教师多次针刺、恐吓幼儿;

2017年4月19日,有网友发帖称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大红门分园的老师3次踢打孩子。最终,涉案老师被判刑、园长停职检查、幼儿园整改。

2017年11月22日晚,有十多名幼儿家长反映,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孩子身上针孔密布。

2019年7月,红黄蓝青岛某幼儿园一外籍教师猥亵女童,再度引发众怒,涉事外教被逮捕。

加上此次的“幼童闻脚”事故,不难看出红黄蓝事故频出、是否仅是偶然事件?

本应教书育人的老师,却成了伤害孩子的恶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拷问红黄蓝的基础品控风控力。如何连接成长、开启未来呢?

梳理红黄蓝的处理路径,遇事就免职处理、罚款、甚至归结个人行为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表现,这也是红黄蓝一再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外表看,上述事件是个别老师、下属机构的不良形为,实际上却凸显了红黄蓝在园所管理、甚至是儿童观上的漏洞。一方面,院方在选拔、培训、日常管理及氛围感染中,是否能对老师形成强约束。另一方面,学校价值观的点滴渗入、日常价值引导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玩味的是,“红黄蓝”这三个字寓意着“三原色”,象征着孩子们多姿多彩的未来。正是怀揣此等愿景,许多家长选择了红黄蓝教育。

遗憾的是,上述灰黑事件打破这份唯美画面。这个美丽新世界,不乏灰色犀牛。

02

规模扩张苦果 连连亏损 负债率攀升

LAOCAI

何以至此?是否无解?

梳理旗下业务品牌有红黄蓝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和竹兜育儿。经营模式上采用“直营+加盟”并举,自建直营幼儿园打出品牌,然后轻资产加盟,继而双轮驱动迅速扩张。

据披露,红黄蓝在2017年9月上市前的三年中,加盟幼儿园分别为66、111、162所,呈急速上涨趋势,其加盟亲子园也从487家增长到了2016年的773家。直营幼儿园增速远没有这么快。

2017年底,红黄蓝在全国30个省市开展85家直营和210家特许经营幼儿园,953个亲子园。

与之相对的,是营收数字飙升。2014年—2016年中,红黄蓝的营收分别为6510万美元、8290万美元、1.08亿美元。盈利也从-197.5万美元变成净利650.5万美元。

但加盟模式,不止带来丰厚收益,也考验其综合运管能力,如匹配缺失,乱象苦果也会如影随形。

2017年虐童风波后,红黄蓝“直营+加盟”模式饱受质疑,其也将整改重点落到加盟模式上。

2018年虐童案一审宣判后,红黄蓝官微曾宣布暂停幼儿园加盟业务,大力整改。

然随之,红黄蓝也迎来上市首亏。2018年第一财季净亏损270万美元。2018年上半年,净收入相较上年同期下滑62.3%。

实际上,加盟收入,为其营收净利主要来源。据市界、中国经营部等媒体报道,在某四线城市,红黄蓝幼儿园的加盟费为48万元,保证金5万元,每年需缴纳7万元品牌年度使用金。此外,加盟商还须购买相应的红黄蓝商品,在8万元、18万元、28万元三个档位中选择一项。而城市越发达,加盟费越高。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红黄蓝对加盟模式的迷恋了。

有媒体发现,即使宣布暂停加盟的2018年上半年,红黄蓝加盟幼儿园依然增加6所,加盟亲子园增加83所。至2019年末,红黄蓝在中国29个省市拥有250家加盟幼儿园、1152个加盟亲子园。而2017年红黄蓝在全国只拥有300多家幼教机构,其中直营园数量为110家。

说一套做一套,想必也是其频繁整改却事故不断的症结之一。换言之,即使问题不断,红黄蓝的业务中心仍在收割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红黄蓝招股书中,曾多次告知投资者,加盟模式存在管理风险,总部无法达到自营幼儿园的监管力度。2019年报也表示,加盟模式已恢复,目前红黄蓝幼儿园给所有教师制定了安全手册。但年报也承认,并非所有教师都能一直遵守,“任何老师的不当行为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不止师资监管,跑路闭店也是一个重要考量。2020年4月、2020年11月,位于成都、安徽的红黄蓝亲子园先后发生关门闭店事件,前者涉事家长300余人,涉及学费120余万;后者波及百余名家长,涉及欠款40余万元。

不禁疑问,既然明知管理难度大,为何仍大肆扩张?

或许,红黄蓝也有其无奈与急迫。

2017年上市之后,红黄蓝连续出现亏损。2018年亏损180万美元,2019年亏到240万美元。2020年一季度,红黄蓝净营收同比下降49.5%至1731.9万美元,净亏损为320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1092.6%;

2020年三季度亏损依然不减,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为-4659.50万美元,同比下降1648.41%;营收6264.20万美元,同比下跌52.38%。

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负债率也困扰着红黄蓝。截至2020年9月30日,红黄蓝资产负债率高达78.27%,而2017年为54.17%。

负债急速飙升的背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在一年间从8007万美元缩水到5970万美元。

结合疫情冲击,民办幼教机构所承担的租金、人员成本及退费压力,红黄蓝现金流压力不言而喻。

不过,这些还不是市场最敏感的。

2021年2月,多家媒体报道,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审计一组一名代号为“YW”的员工,制作了长达55页的PPT,举报在职4年期间各种不合规的人和事,其中涉及红黄蓝幼儿园。

举报人称,红黄蓝2016年度审计(2017年6月19日-6月23日)中,许多底稿里的日期或金额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而审计项目成员张某末表示,此前她负责的很多底稿的抽凭工作"日期和金额都是随便填写胡乱编造的",并未执行抽凭程序就在"凭证信息是否相符"栏目全部填"Y"(即全部相符),还乱填凭证编号。

查询财报可见,红黄蓝的管理费用经历了大起大落。2016年-2018年,红黄蓝的管理费用分别为742万美元、1842万美元和2643万美元,同比增幅为148.1%和43.5%。

红黄蓝财报解释称,管理费用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员工薪酬和专业服务费支出增加。

然据界面新闻报道,上述举报人的离职前同事发现,红黄蓝下属北京培训学校的管理费用基本为高管和董事长孩子在海外消费的报销。如大量管理层出国购物、奥特莱斯消费、创始人儿子在纽约高消费、学习高尔夫等费用。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2016年,红黄蓝支付德勤的审计费用是24万美元,2017年暴涨至152万美元,涨幅高达533%。2018年为133.2万美元,2019年为120.1万美元。2020年,最新消息显示,红黄蓝的审计所已从德勤换成了毕马威。

是否财务造假、是否中饱私囊,留给时间作答。

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群威表示,如上述爆料属实,那么红黄蓝高管和创始人违规向公司报销私人生活支出费用并计入成本,违反会计准则规定,也会导致虚增公司成本,间接导致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因为虚增成本降低,属于偷漏税行为。

03

史燕来的教育“金三角”

LAOCAI

纷纷扰扰中,再次拷问红黄蓝的内控、风控、品控力。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合规经营是价值底线。从此看,其股价持续不振,也在逻辑之中。

值得思考的是,红黄蓝上述问题恰恰多在上市前后持续出现。对此,有媒体提出,红黄蓝对规模扩张,对资本获利的重视,超过教育本身。

史燕来曾表示,“欢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伙伴,让我们携手前行,实现红黄蓝百年教育梦想。”如今看来,是否有些讽刺?

一个“百年”一个“梦想”,显示教育的慢发展、公益性的产业属性。这和资本快速逐利、谋利属性,形成很大冲突。或许正是这种冲突感,分散了红黄蓝的教育初心,成为问题频频的重要考量。

放眼行业,一方面,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有提升空间,幼儿园市场分散;一方面,中国家庭对优质幼儿园存在强刚需;二者加持下,民间资本活跃,二级资本市场上幼儿园概念受到追捧。

这些是包括红黄蓝、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等上市公司,发力收割幼儿园市场的逻辑所在。

也基于此,才有了红黄蓝上文的激进规模扩张、加盟模式迷恋。

只是,这注定是一场危险游戏。

实际上,对于红黄蓝的持续亏损,外界并不意外。

2018年3月,教育部提出“学前教育三年计划”,确保2020年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以上,毛入园率85%。由此,红黄蓝宣布对下属幼儿园业务调整,部分直营幼儿园转变为普惠性幼儿园,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使加盟园所承担业绩压力增大。

2018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不准单独或作为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这对于红黄蓝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彼时,A股、港股教育板块遭遇重挫,红黄蓝首当其冲暴跌53%,市值蒸发约2.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7亿元)。

市场资本双控,这些强烈信号,显示出国家对幼教市场过分市场化、商业化的不满,意在引导教育本身公益化、基础化价值的回归。

红黄蓝也开始了转型之路。

2018年6月,红黄蓝收购上海一早教公司80%股权,该公司定位为2至6岁儿童提供国际型培训课程的早教服务。

2019年2月9日,公司公告称1.25亿元现金收购新加坡私立儿童教育集团70%股权。

浏览其官网,其延伸子品牌包括KK英语、红黄蓝艺术团、未来美院等。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收购举措显示出红黄蓝正有计划将重点放在增加公司国际背景和品牌方向,淡化“幼儿园公司”定位,为日后转型教育平台打开国际市场铺路。

不过,看看目前的亏损、负债、现金流情况,叠加疫情影响,这条转型之路也并不好走。有观点认为,新加坡当地政府监管严格,新加坡项目实际上对红黄蓝的帮助有限。

的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教又是教育的根基。对于这个红线,不分国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兜兜转转,目前看,红黄蓝的主营业务仍是幼教领域。

既然要吃这碗饭,安全、品质就是重中之重。

相比种种转型,如何夯实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重塑组织文化;找回教育初心、重温敬畏心,打磨专业度,也许是更关键紧迫的事儿。

红黄蓝,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不过,虽业绩惨淡,红黄蓝直营园的学生规模扩张却很亮眼。

2018年,红黄蓝直营园学生人数增速维持在10%左右,2019年增速升至平均约30%。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响,第三季度学生人数仍创近三年新高,由2019年同期的30184人增至33760人,增长11.8%。

从此看,红黄蓝也有较强的发展韧性,幼教赛道也依然蓝海。想来,这些也是其突破困境的筹码。

如何救赎呢?

史燕来表示,搭建园所、家庭、社会和谐互动的“教育金三角”。实现红黄蓝百年教育梦想。

是否知行合一?红黄蓝做到了多少?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