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登陆A股之后的首份年度业绩答卷,均瑶健康2020年业绩可谓是“病态十足”,收入、利润都在下滑,常温乳酸菌的产销量也在双位数萎缩。

近日,均瑶健康发布了2020年年报,实现营收约为8.52亿元,同比下降31.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14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2.95亿元,降幅为27.6%,营收与净利呈现双降态势。

对此,均瑶健康方面解释称,2020年受特殊疫情影响,增速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均瑶健康线下优势区域的市场,受疫情反复及防控力度的影响,消费意愿及能力均受到明显冲击,经销伙伴的节奏亦同步趋缓,同时在销售旺季公司核心区域遭受洪灾影响,波及面大、影响时间久,对公司的经营造成较为严重干扰。受上述负面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2020年业绩下滑。

按季度来分析,均瑶健康第一、第三季度受影响较为明显,第二、第四季度有所回升,“整体上符合公司经营判断,随着 2020年黑天鹅事件影响逐步缓解,常温乳酸菌行业重回增长轨道是较为确定的预期。”均瑶健康方面称。

据均瑶健康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1年均瑶健康预计第一季度实现营收约2.51亿元至2.57亿元,同比增长29.56%-32.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0.64亿元至0.65亿元,同比增长21.17%-23.4%。

 

乳酸菌业务增长乏力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起,均瑶健康就已进入含乳饮品中的常温乳酸菌市场,并以此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味动力”系列常温乳酸菌饮品,同时也在陆续推出其他系列健康饮品,但目前乳酸菌系列饮品仍是均瑶健康营收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2020年,均瑶健康味动力、奇梦星、机智君、沁饮等乳酸菌饮品实现营收约为7.70亿元,同比下滑35.16%,营收占比为90.43%,毛利率为48.43%,较上年减少4.97个百分点;益生元牛奶、6种坚果系列、AD 钙奶、体轻松植物蛋白饮料、红酒等其他饮品则实现营收约为0.81亿元,同比增长41.14%,占比为9.57%,毛利率为28.87%,较上年减少8.38个百分点。

而在均瑶健康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兼顾库存的模式下,2020年其乳酸菌饮品产量约为10.68万吨,同比减少33.82%,销售量约为11.14万吨,同比减少28.37%。

 

据此,在主营乳酸菌饮品销量及毛利下滑的影响下,均瑶健康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分析,均瑶健康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营业务不强,市场的定位不够清晰,同质化严重,且在益生菌、液态奶方面布局较为分散;其次均瑶健康近年来在不断调整发展,并受到龙头企业的挤压;最后,由于在品牌动销和渠道铺货方面受到疫情影响,因此整体业绩出现下滑。

2020年受特殊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均瑶健康“味动力”品牌虽在行业内份额保持稳定,但更多采用低价低质策略的竞品承接了其他核心品牌的退出份额,使得行业在低价维度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趋于分散倾向较为明显。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5至2019年间,我国乳酸菌饮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1.2%,2019年中国大陆乳酸菌行业市场规模达364.8亿元。未来中国大陆乳酸菌市场将持续稳定发展,有望在2024年达到492.4亿的规模。

而含乳饮料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尤其常温乳酸菌饮品领域近年呈现快速增长且行业利润率较高,吸引更多企业和品牌进入到竞争序列中。目前,除了均瑶健康的“味动力”系列产品外,市场上还有畅意、娃哈哈等一线品牌以及众多二、三线品牌,行业竞争分化明显。

 

渠道铺货能力不足 

从分地区看,2020年均瑶健康电商渠道实现营收约为293.95万元,同比增长约15.5倍,而东北、华东、华中、西南等线下地区收入均呈下滑趋势,其中华东、华中地区销售贡献了均瑶健康的主要营收,分别实现销售收入约为4.46亿元、2.34亿元,占比分别为52.43%、27.43%,分别同比下滑30.04%、34.74%。

“线下零售场景在疫情期间遇到了很大挑战,走亲访友的减少或取消,导致购买礼赠产品的客流产生了大幅度下跌。用于走亲访友的礼赠产品都是相对单价较高、利润较高产品,这部分损失对均瑶健康整体销售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均瑶健康方面解释称,布局的社区级零售店虽有较为稳定客源,但在应对极端情况时,缺乏效率与针对顾客需求的服务。新零售渠道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使得均瑶健康认识到实现线上和线下、社区和商圈零售领域的全覆盖,可以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

据了解,均瑶健康产品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即地级市、县级市及以下市场,市场重点区域体现为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山东省等省下属城市。

作为最早进入常温乳酸菌行业的企业之一,均瑶健康具备很强的先发优势。但受制于特殊疫情影响以及上市前稳定性的导向,均瑶健康在渠道费用投入方面较为保守,使得在渠道铺货的广度和深度上表现不及以往,行业竞品通过低价策略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导致行业的集中度趋于平均。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均瑶健康“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以县级市和城乡结合部为主,市场空间受限,且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宏观消费疲软导致销量下滑,叠加有小样、小洋人等老牌竞争以及蒙牛、伊利等一线乳企入局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渠道下沉进一步挤压下游市场空间,尤其是在当下新鲜、低温乳制品作为行业风口的市场环境下,均瑶健康仅凭“味动力”品牌突围难度较大。

“2021年将在渠道建设上明显加大投入,在传统零售基础上以互联网为依托,对线上平台、线下分销和现代物流进行融合,对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进行优化升级。”均瑶健康方面表示,一方面要加速传统渠道扩展和深耕,抢夺线下传统强势渠道、弥补空白市场,同时逐步进入现代渠道新通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电商新零售,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均瑶健康现代、流通及新通路立体渠道体系,在行业整体发展基础上获得超额的、恢复性的市场增长份额。

积极布局大健康饮品领域

在以“味动力”品牌为主的乳酸菌系列饮品增长乏力的情形下,均瑶健康也在根据市场形式变化积极拓展新的饮品业务以丰富产品组合,意欲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

2月5日,均瑶健康发布关于签订收购意向书的公告,表示与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下称“三座山饮品”)股东胡伟、胡星朗签订了《收购意向书》,拟以现金购买的方式收购胡伟、胡星朗所持有的三座山饮品不低于70%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三座山饮品将成为均瑶健康的控股子公司。

资料显示,三座山饮品于2015年11月注册成立,是一家集矿泉水开采、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依托珍稀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坚持水源地建厂,并对水源地建立一、二、三级保护区,源水取自地下200米~400米的深层花岗岩裂隙,日出水量3500吨,并于2019年12月取得国家采矿许可证,是鄂东地区一家拥有合法采矿权的矿泉水企业。

目前,三座山饮品现已建成四条现代化矿泉水生产线(小瓶水、壶装水、桶装水、一次性桶装水),是中原地区品类齐全的一家现代化水企。现旗下自有品牌“岩心水润”、“吉熙”和联盟品牌“山外人家”。

截至2020年12月,三座山饮品总资产约为0.36亿元,营收约为148.26万元,净资产约为0.14亿元,净利润约为-33.91万元。

对于此次收购行为,均瑶健康方面认为,矿泉水项目的持续推进系公司“科技赋能、资源占位”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本次《收购意向书》的签订,有助于推动公司依托优质水资源,强化产品上下游协同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月18日,均瑶健康又与江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均瑶健康―江南大学大健康联合创新实验室”,研讨本领域的相关科学与产业应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益生菌、后生元、功能性乳制品和透明质酸食品等大健康食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方向。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夯实均瑶健康在功能性产品持续发力的长线逻辑,通过与在食品科技领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的江南大学长期、全面、深入的合作,充分实践公司产品科技赋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功能性产品领域的竞争力,提高公司产品多样性选择,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均瑶健康方面称。

均瑶健康方面还指出,目前新零售以消费者、流量为中心的发展明显加快,将以益生菌、矿泉水产品为高科技爆款新品,以量冲击市场、以质聚焦品牌,助力均瑶健康新零售平台高举高打、赢得市场口碑,通过大V代言、电商平台、媒体合作和渠道运营四大方向,实现新零售业务线上矩阵式营销,并从产品内容、形式和体验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融合线上与线下的商业力量,将一个个割裂的渠道打通,重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提供“品+计划”专业服务模型,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打造“双力”提升计划。

对此,业内人士向《五谷财经》表示,随着均瑶健康在资本端和研发端的持续发力,在大健康功能性产品领域全方位布局以实现品牌进一步突围的意图明显,但如何将新品的生产研发工艺、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整个产业流程与当下主营业务协同发展,做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均瑶健康未来实现多曲线增长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作者:王诣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