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企,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铁饭碗”,工作稳定还待遇好,更多时候国企还关系着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高铁,可谓是闻名世界,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建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铁网。更有国外媒体将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列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然而,作为中国骄傲的高铁,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出少数能够盈利的线路外,大部分高铁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财务状况,上半年,实现收入4039亿元,同比下降1242亿元,净利润亏损955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超5亿元。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往年春运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会陷入疯狂的“抢票”模式,但在今年春节期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多趟列车因故停运,连往年热门线路,都显示余票充足。

于是,大家都纷纷担心,今年的春运,高铁真要亏本了!既然中国高铁已经亏损到每天损失5亿元,那为什么还要加大修建力度呢?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铁路为例,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修高铁,方便人们在各地穿行,对旅游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一旦通车,对区域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列车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无论是载客,还是拉货,都显得十分迟钝。更何况,中国人口众多,有着很强的旅游需求,所以发展高铁也是情理之中。

但在这一目标的背后,却是巨额的成本投入,由于建设成本高,大部分高铁线路常年亏损,只有京沪、沪宁、宁杭、广深、京津、沪杭六条线路实现盈利。

就拿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来说,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就达到了1.68亿元。

按照目前高铁运营里程来计算,如果每公里建设成本取1亿元的均值,仅建设成本就高达3.6万亿元。这还不算各种消耗及人力成本,本身票价就不高的中国高铁,不想亏都很难。

尽管有损失,高速铁路的建设仍在全国各地进行。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高铁必将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曾有研究表明,在高铁上1亿元的投资,就能拉动周边地区1.8亿元的GDP增长。

当年,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高速铁路系统,在日本建成通车后,一经问世就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高铁项目还可以减少传统铁路的建设需求、节省旅客的出行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带来新增客流量,此外还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交通事故和道路拥堵等方面的好处。

不仅如此,高铁的建设和运营,还能为社会提供无数个工作岗位,紧密地将各个产业都串联起来,涉及基建、机械、精密仪器等多个产业,这么一来,逻辑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了。

仅仅在2017年,中国新建的2000公里高铁,就为565万人提供的就业岗位。涉及高铁零部件生产的企业,更是遍布了20多个省份。

因此,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加快发展高铁自然也是必然选择。投资规模大,收回成本时间长,但仍然要继续建设,这就是国铁集团的作用。

据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较2015年末的1.98万公里,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

预计到2035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如果当时当时的统筹规划,又怎能有今日便利的高铁路网呢?

别看高铁现在处在亏损状态,但它所带来的利益,已经完全被其他项目所替代,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时间的增长,转亏为盈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件事,如果交给民企来做这件事,那么必定会是利益为先,优先考虑发达地区。但对于国铁来说,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通过修建高铁,给沿路的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往来贸易发展频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双赢!

其实,不仅仅是国铁,像国家电网、中国邮政、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国企,也在不为营利为人民服务。

虽然从明面上看,这是一门亏本的生意,但高铁背后的大局,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不为赚钱,却在背后为人民默默付出的国企呢?

参考资料:华商韬略、酷玩实验室、王小帅商业视界、观视频等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