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筚路蓝缕敲钟成,上下求索知路远。这是一档针对科创领域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创始人)的访谈节目。“大佬们”有哪些少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公司上市前后,他们的心路历程有何变化?《科创家》与您一起探寻,以期远眺未来。

本期,《科创家》栏目对话的嘉宾是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峰科技”或“光峰”)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屹。

光峰科技,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专注于激光显示技术研发及应用,以亮相春晚、点亮故宫等激光工程“巨制”迅速进入公众视野,颇为亮眼。

董事长李屹身上的标签也很多,“Rochester光学博士”、“ALPD®技术发明人”、“国家知识产权先进个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委员会委员”,但每一个都指向了“技术派”。

“在激光显示行业因技术专业而知名”,资深家电数码分析师梁振鹏这样评价光峰科技,“如何进一步市场化是发展关键。”

2021年1月21日中午,李屹接受了《科创板日报》专访,直面上市以来备受关注的股价、市值以及商业化等核心问题。他表示,上市后光峰非常清醒,一方面注重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做大市场规模。

超前的“烦恼”

“公司的英文名字叫APPOTRONICS,LOGO是山峰的形状,中文名字叫光峰,其象征意义是,在目前所有的光学技术中激光应当说是站在峰顶。同时公司希望能做出最好的产品,在显示行业‘登峰造极’,有所成就。” 李屹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2021年1月22日,适逢光峰科技登陆科创板18个月。当日收盘,公司股票报19.52元/股,日成交量174.50万股,换手率为0.62%,总市值88.38亿元。而京东方A、TCL科技两大LCD(液晶显示)龙头已分别跻身两千亿元、千亿元市值阵营。

作为A股激光显示第一股,上市后光峰科技却似乎未获资本市场充分关注,为何?

激光显示凭借其高性价比、高便携性、高动态范围、宽色域、高亮度的优势,依托其可大可小、可分可合的显示性能,结合超短焦和抗光幕,被认为是继LCD和OLED以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从中长期看更是能用在全息显示、光场显示上。

而光峰首创ALPD®激光显示技术,创造性地将半导体照明与稀土两大行业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在微小的体积下输出高质量高亮度的光,被指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以AR为代表的移动显示技术的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更突破想象的是,光峰完全聚焦在激光显示赛道,在A股具有稀缺性甚至唯一性。围绕ALPD®激光显示技术,光峰布局了核心器件、激光显示各个产品,甚至还包括OS操作系统,屏幕等等,并应用于TO B/TO C的多个领域。

“A股目前没有像光峰一样专门做激光显示的。”研究人士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同时也意味着光峰还没有能契合的对标。”

而没有对标,是光峰正面临的“甜蜜的烦恼”。

当前,激光显示行业的绝大多数参与者只涉及到部分细分领域。以投影机市场为例,老牌企业有爱普生、松下、NEC、索尼,国内玩家主要有视美乐、奥图码等;在激光电视领域,主流玩家则有海信、康佳、长虹、创维等;在电影机领域,重要供应商又有巴可、科视等;在教育领域,主流参与者包括鸿合、希沃等。

图|光峰科技同行业可比公司;来源:光峰科技招股书

《科创板日报》:怎么看资本市场给光峰的估值?目前激光显示行业最大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

李屹:光峰在A股市场太“超前”了。激光显示是新型显示,它本质上是投影,即将图像叠加到其它实体上,比如墙面上本没有一个100吋‘电视’,并且这个‘电视’竟无重量,也不会遮挡他物,完全颠覆了传统显示方案。故宫600年以来第一次被激光照亮的关键,就是这项全新的技术能实现叠加显示从而满足保护文物的要求,这是传统显示做不到的。

IMAX早在激光试映会上,就高调地为这项新技术打出了标语——laser is brightness,laser is everything。投资光峰的境外股东,就是早早看到了其中的价值。

但痛点和难点也正在这里,新技术同时意味着没有参照物,但市场的期望又偏高偏急。

我接触到的分析师普遍提到不知道怎么给光峰估值,毕竟公司完全聚焦于新兴行业,在A股没有合适的对标。从行研覆盖的维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是有了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才有对照。又比如有了苹果,给小米手机估值就会容易不少。

目前来看光峰的市值体量不是很大,但从投资的价值来看空间还很大,因为光峰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有较好的结合。

《科创板日报》:经过调研,资本对光峰的认知是否有所加深?怎么看待现阶段的光峰?下一阶段突破的关键点在哪里?

李屹:上市后,来光峰调研的机构越来越多。1月21日上午才刚接待了一批,普遍反馈是收获不小。有机构甚至感叹,光峰原来不是一个先进制造企业,而是一个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应用场景的公司。

从创新的维度,现阶段的光峰有点像当时的大疆,都是通过科技创新产生新的应用。大疆在航拍的场景里面率先用无人机颠覆了当时主流的直升机。

而光峰经技术迭代不断贴近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致力于激光显示方案持续cost down(成本下降)。同时,未来产品突破点是体积越做越小,应用场景越来越高频,从电影院到家庭激光电视,光峰也在提前布局手机微投、AR眼镜等前瞻性领域。

包括光峰在内,目前国内进入激光赛道的玩家正在变多,激光显示产线开始遍布全国,包括激光电视、激光教育投影、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激光工程投影机、激光车载显示器等激光显示产品。以激光电视为例,除了2013年率先推出激光电视的光峰科技,现已有海信、长虹甚至三星等数十家企业纷纷入局。

注:公告显示,上市以来光峰获得的机构关注度在提升。2020年12月,光峰接待来访投资机构包括煜德投资、红杉资本、朱雀基金、比邻投资共约25人次;同年9月,光峰接待了52家机构调研。资本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百吋柔性菲涅尔抗光屏、公司新进入智能微投市场的优势,TO C赛道的投入、激光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等等。

商业化进击

Cost down,李屹在交流中反复提到这个关键词。

这直接意味着光峰激光显示产品价格下降。以激光电视为例,同尺寸产品已从最初的10.88万元/台大幅降至9999元/台,且产品性能已大幅提升。

由此光峰才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而光峰的技术在业界有多颠覆,其商业化进程就有多受关注。

资深家电数码分析师梁振鹏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激光电视在C端的普及,关键在于其售价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大尺寸屏幕的可折叠性。”

《科创板日报》:外界高度关注光峰硬科技的商业化变现,能否谈下这方面的布局和计划?

李屹:上市后,光峰算是完成了从0-1的过程,但我们现在要从1-10,关键就是要把产品化和商业化做好,做大市场规模。

在TO B业务端,光峰仍将坚持影院、工程、教育各个事业部多点发力。

在C端,cost down仍是核心,同时光峰注重产品的集成化,提供完整解决方案。2020年,光峰为家用市场专门研制了全球首柔性菲涅尔屏,并推出了专为智能大屏定制的智能影音操作系统FengOS,从核心器件向解决方案和内容服务方案双向拓展。

2020年前三季度,光峰TO C家用品实现快速增长,收入2.5亿,同比增长138.45%。在2021年,公司将持续发力C端业务,提升其增量及占比。

另外,国内供应链极其发达,光峰将进一步借力生态伙伴实现 cost down。同时以技术优势联手各领域头部企业,加速激光显示产业化。如在B端影院业务,与中影合作打造影院租赁服务模式,在海外与巴可合作,借助其在全球14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来补齐短板;而在C端,光峰联合小米成立峰米科技,共同打造激光显示新锐品牌。

《科创板日报》:目前激光显示行业在商业化落地上有哪些新的趋势和变化?怎么看待行业前景?

李屹:新技术导入市场需要过程,激光显示行业的规模,本质上也将随着用户受教育深化而壮大。以前也会有人质疑,激光电视做到100吋有必要吗?但体验后智能大屏的需求会被真正激发。实话说激光电视在以前是不常在家庭出现的,但现在连我都经常能接到朋友电话,问买激光电视有没有优惠。行业正在放量,这就是变化。但还远未普及,未来至少应上百万台级别,毕竟液晶电视销量都已经是千万级了。

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0年1-9月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0.5%,在液晶电视、OLED电视等产品销量下滑的背景下逆势增长,成为彩电市场唯一增长的品类。IDC研究报告表示,历经5年成长,激光投影电视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1%。

中怡康数据还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80英寸以上的尺寸段,激光电视市场占比达到27.75%,成功跻身行业主流。奥维云网预测,2021年激光电视将全面爆量,销量将超越miniLED、OLED、8K等产品品类,成为新型消费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