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杭州,邓浩)讯,疫情对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什么?创新药企业如何选择与投资人的合作?创新药企该如何安排管线布局?近日,第五届新药创始人俱乐部在苏州召开。财联社记者在年会期间为此专访了亚盛医药(06855.HK)董事长、CEO杨大俊。

在杨大俊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审评加速,可以经验复用。要把握内外双循环的历史性机会,推动创新药企成长。而由于创新药研发的特殊性,管线的布局与节奏对于药企融资至关重要。

把握内外双循环是创新药企的历史性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某种意义对生物医药行业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杨大俊直言。

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仅从专业角度而言,与新冠肺炎相关发表的文章、专利都是全球领先的。这显示了中国在医药创新领域强大的实力。”杨大俊认为。

原创新药的产出量是判断一个国家生物医药强弱的重要指标。公开资料显示,2010-2019年10年间上市的原创药物,美国贡献70.3%,欧盟17.9%,日本7.9%,中国贡献为3.3%。而我国自主发现的药物作用新靶点、新机制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first in class新药,基本空白,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新冠肺炎相关药物研发)全面审批开绿灯,虽然没有降低标准,但提高了速度、效率,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用在抗癌药上呢?为什么不能用在乙肝上呢?”杨大俊坦言。目前做好内外双循环,是创新药企的历史性机会。

而内外循环的基础是内循环。对此杨大俊表示,“要加快本土生物医药的批准上市落地,同时做好外循环,特别是有国际专利保护的,有国外临床试验这样的创新药走出国门,占领全球市场。”

管线差异成就创新药融资

随着管线的铺开和后期临床试验的深入,病人数和研究项目会迅速增加,相关费用也会猛增,这意味着融资成了创新药企的必然选择。天眼查数据显示,亚盛医药从2014年到2019年正式上市前经历过四次融资,累积融资额在16亿元以上。杨大俊认为,过程顺利主要得益于投资者对公司核心技术的认可,以及对管理团队的信任。

创新药企业该如何选择与投资人的合作?杨大俊基于团队美国创业的经验教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A轮或更早期天使轮的时候,管理团队要控股。”他坦言,“创始人和投资人有点像‘亲家’的关系,虽然是一家人,但目标不会百分之百吻合。投资人有时候为了实现他的财务目标,可能会有一个短期考量,或者对风险有不同的理解,和创始人、公司的目标和风险管理是不一致的。早期的时候正是高风险的时候,管理团队控股是很重要的。”

9月14日,亚盛医药公告称APG-115获美国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胃癌。此前核心产品HQP1351,APG-2575都相继获得了美国FDA孤儿药资格。其中HQP1351在今年6月向中国CDE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公司管线布局的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在优势领域——细胞凋亡靶向药物的开发。我们从学校到公司做了20多年,有长期的累积沉淀。但同时我们也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以及风险和投资人的预期。也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的二代、三代替尼类的药,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药。”杨大俊对记者表示。

“这是为了能够在产品管线上有一个平衡。如果全是新靶点、未经临床验证的品种,确实风险会比较大,时间周期会更长。所以从7、8年前就决定做一些风险比较低的,但也不是做一个‘me-too’,而是做一个有差异化的、针对耐药或者突变的二代、三代的替尼类的药。在中国有可能我们还是第一,所以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做了这样的布局。”杨大俊解释称。

关于之后的管线布局,杨大俊表示,“后面还是继续做好做深做广我们在细胞凋亡通路的药,包括我们在半年报公布的MCL-1抑制剂,其也是Bcl-2蛋白家族另一重要成员,负责调控细胞凋亡。另外继续推进与我们产品线有协同作用的产品开发或者是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亚盛医药已与默沙东、阿斯利康等建立临床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