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逍遥  编辑/小市妹

  9月28日,吉利汽车首发过会,科创板汽车整车第一股即将上市。

          吉利汽车(00175)已经在港股上市,截至9月29日收盘,总市值将近1500亿港元,是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吉利在科创板二次上市计划募资约204亿,其中大部分钱都用于研发,80亿用于研发新车型产品、30亿用于研发前瞻技术、30亿用于产业并购,其余的补充流动资金。

  科创板上市引争议

  吉利在科创板上市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在大家印象中,吉利其实就是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创新的关联度不是很大。

  从实际的业务占比也能看得出来,2020年8月,吉利汽车的总销量是11.34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6609辆,占比只有5.8%,94%以上的汽车销量依然是传统汽车在支撑,很难说吉利汽车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

  相比较一下的话,最近市场上比较热的比亚迪(002594),8月份汽车总销量是35508辆,其中新能源车14009辆,占比将近40%,远超吉利。

  而上交所也格外关注吉利的新能源汽车前景,要求吉利就4大问题进行说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说明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定位,新能源汽车业务对吉利整体业绩的影响。

  根据招股书,目前吉利显然只能谈布局,如在新能源方面,已经布局48V、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在智能化方面,重视软件开发;智能驾驶方面,正在推荐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等。

  就吉利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现状,只能说依然任重道远,布局是一回事,能否实现可是另外一回事。

  连续2年业绩下滑

  吉利寻求上二次上市的背后,是业绩的连续下滑。

          2018年是吉利的业绩巅峰,营收首次破千亿,达到1066亿,归母净利润125亿,主营利润率13.62%。2019年就开始走下破路了,营收974亿,同比下降8.7%,净利润169亿,同比下降21.4%,主营利润率下降至9.2%。

  2020上半年吉利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0%,单车平均售价下降 6.1%,主要影响是疫情和新能源补贴退坡。营收368亿,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23亿,同比下降42%,主营利润率跌至5.96%。

  不断并购,消化不良

  吉利的路线有点像大众,一路买买买扩充品牌。最近吉利又并购了华菱星马,这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宝腾之后的第13个品牌,而大众目前也只有12个品牌。

  尽管品牌数量不输大众,但销量依然差距很大,今年前8个月吉利汽车销量74.9万辆,而大众仅上半年在中国的销量是159万辆,是吉利的2倍之多。

  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可孩子多了他们自己也打架。多品牌战略就像吸星大法,各种各样的内力汇聚到一起,很容易消化不良。

  比如奇瑞就曾经是多品牌的坚定信仰者,2009年凭借QQ、旗云打开市场后,开始多品牌战略,一举搞了瑞麒、威麟和开瑞三个子品牌,推出30多款新车,结果是一年不如一年。

  因为产品之间的内耗,销量一路下降,最后只能被迫卖掉,比如观致等品牌。

  吉利自然也无法摆脱内耗的问题,比如定位高端市场的领克,价格区间是14-23万,这和中低端的吉利星越基本重合。

  沃尔沃XC40终端售价约21万,与领克01、02、05也差不多,再比如帝豪GS和缤越,定价也都是11万左右,明显冲突。

  

        在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上,除去SUV吉利靠博越超越大众排名第4外,在轿车领域表现惨淡,上汽和一汽大众共有5款车,吉利仅有一款排名第七。

  所以不论在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品牌战略必须要解决内耗才行。

  ——END——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