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朵财经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对货拉拉的议论大抵可分为两大派,一边是消费者讨伐司机素质低下、收费乱象频出;另一边是司机群体斥责平台恶意降价压榨司机,扰乱市场秩序。

货拉拉的模式可以理解为“货运版滴滴”。相似的模式,相似的问题,货拉拉面临的困局与滴滴如出一辙。不过,货拉拉比滴滴多一个难题,那就是网约货运很难避免与搬运服务深度捆绑。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货拉拉的运营和管理问题逐渐被放大,消费者与司机之间,司机与平台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激化。

「 1 」

“坐地起价、漫天要价”成潜规则?

不过,货拉拉的口碑却日渐下滑。花朵财经在主流投诉平台上看到,用户针对货拉拉的投诉高达2900多条,其中大多数是针对司机群体素质低下、服务差劲、乱收费等问题的反馈。

一名用户爆料称,自己遭遇货拉拉司机乱收费和人身安全恐吓。也有用户投诉称,搬运货物过程中司机不专业导致物品损坏,但平台和司机双方推诿扯皮不解决问题。

在货拉拉的官方微博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因遭遇乱收费前去发帖讨要说法。

早在今年5月份,货拉拉就已因“天价搬运费”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一位用户在微博爆料称自己遭货拉拉搬家司机胡乱加价,1.2公里的路程叫价5400元,超出原本系统的预估价格10倍有余。最终经过协商,该用户实付3400多元。

此事一经报道传播,网络上掀起一场激烈的口诛笔伐,无数用户冒泡分享各自的被“坑”经历。海量的投诉指向一个明确的事实——网约货运搬家行业的收费乱象已沦为常规操作,司机坐地起价、漫天要价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

这一现象看似与司机群体的素质挂钩,实际上也与平台的息息相关。作为平台方,货拉拉不仅管理约束不力,还在规则设定中为司机留下明显的“加价漏洞”。

从货拉拉的APP可以看到,平台只对车辆的里程、基础搬运、楼层、大件物品等项目给出笼统的基础收费提示,对具体的进楼前的搬运费等没有具体规定,并且明确规定,纯人工搬运距离超过50米时,由客户和司机协商搬运费用。

这显然为司机“自由发挥”大开方便之门,天价搬运费、花式加价的操作五花八门,不断消耗好感,甚至“劝退”用户。

有用户投诉称,曾遭遇货拉拉司机收取上车费和下车费——按照搬运货物的次数上车下车,每次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此荒唐的乱收费现象屡见不鲜,从表面上看,这是司机群体的素质堪忧、平台管理约束不力的结果,但若进一步深究,这也是行业竞争带来的后果。

「 2 」

平台失责,司机失控

去年以来,网约货运搬家行业上演价格战。快狗打车、滴滴货运纷纷入局,“如临大敌”货拉拉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大范围调低运费,部分地区的长途运费层层递减,81公里及以上收费甚至被降至1.8元/公里。

降价是为了抢夺市场和业务,但是货拉拉将“价格战”的成本嫁接到了司机身上——出车费和运费的定价被不断压低,司机的收入自然也不断缩水,为了保住收入水平,司机只能私下对用户加价收费。

有司机发帖指出,货拉拉等网约平台的价格战极大拉低了行业收费标准,司机赚钱越来越难,所以“坑的一分算一分”。

去年7月起,全国多地爆发了司机围堵货拉拉总部的事件,而矛盾的根源正是平台的“一言堂式”的调价严重损害的司机的利益。

据媒体报道,在多起围堵事件中,部分司机拉起横幅——“恶意降价,扰乱货运市场”“诈骗公司滚出东莞”、“抵制货拉拉”。

显然,货拉拉这种变相地绑着司机打价格战的做法,无疑正在反噬其平台价值。司机群体是网约车平台赖以存活的根基, 失去司机意味着平台的业务基本盘也被动摇了。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司机反映货拉拉存在坑保证金,遇到纠纷偏袒用户,胡乱判定责任等问题,越来越多司机满腹委屈,选择弃用货拉拉另谋生计。

需要指出的是,在“消除信息不对称”这门生意里,货拉拉只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却没有承担好的“信息中介”平台被期待承担的责任。

据花朵财经了解,在货拉拉在服务条款中明确指出——

货拉拉软件平台上根据市场基本行情制订了搬运费计价标准供阁下参考,该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费用应由阁下与实际承运人协商一致确定。由此产生的任何形式的争议、纠纷、索赔、责任与货拉拉无关。

这一条款冠冕堂皇地将纠纷和责任甩给消费者和司机。

如今,被坑的用户纷纷逃离,不少司机也因赚不了钱选择出走,在“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困局中,货拉拉面临的不仅仅来自快狗打车和滴滴货运等外部大敌的进击,更是关乎人心向背的内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