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财姥爷 编 辑:小市妹

本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宏观一点的问题,好几位朋友都问到怎么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投资机会?以及看好其中哪些板块或机会?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但我还是斗胆来谈谈个人的看法。这也只是我这些年到处走访,尤其跟企业家们交流下来的一些感受,一些重点,仅供参考。

首先,看好国产消费的机会。这两年,国产替代是个热词,但我觉得要在“内循环”之下重新理解它。现在我们谈国产替代,好像都是聚焦在高科技。我当然看好高科技的国产替代,此外,消费大家也都谈得很多。但我觉得,这两个加在一起看也很有意思,值得看。就是,科技之外,消费服务领域的国产替代,或者我们将它叫国产消费(本国制造本国消费)。对比科技我甚至更加看好它,因为更加确定。

在消费服务领域,我极度地看好本土品牌在本土市场的崛起。特朗普搞事儿之前,我们的国潮、国货就已经发展很快。现在,感谢特朗普,让国民对国产的情感更深了。

要说明的是,这绝不只是爱国主义的推动,究其根本,还是本土企业和企业家们做得好,做出了不输给外资的产品和服务。过去,本土企业即使做得好,多少也会因为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心理在市场受压。现在,这个压力越来越小,有本事的企业一批一批的站起来。

我这几年和战略咨询专家君智咨询的谢伟山老师有不少的交流,每次见他,我都被他点燃一次(只可惜去年没听他的,买飞鹤的股票)。谢老师和他的君智,这些年一直在干一件事,为一些已经在技术、品质上做得出众的公司,输入新的竞争战略,并以品牌重塑激发消费者对其内在价值的认知,继而让这些好技术、好产品获得其应有的市场,飞鹤就是成功一例。

谢老师有一个说法,中国消费和服务业,要诞生一大批千亿、万亿级市值的公司。资本市场其实已经在加速验证他的说法,但我觉得,本土消费服务的大崛起,现在最多才打到中场,还有太多机会未被发掘。这里面,我个人觉得两类股票最值得关注:

一个是比较成熟但行业集中度还有巨大提升空间,且已经在市场占据优势的本土企业领导者。也就是,关注其中的本土龙头公司,即投资头部效应。

在这样的行业和市场里,最好投资头部。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过去会犯的一个错误是,会去选市场中的小公司。理由是,如果这个小公司能做到头部公司的一半,那就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但事实上,这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一个竞争性市场,强者恒强才是大概率,因为人才、资金、市场资源都会向强者集中,而不是弱者。所以,最终打下来是,大公司会吃掉小公司的市场,小公司越往上走,就要面临头部公司在品牌、资本、渠道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最终可能是头部不断吞噬掉竞争力小的公司的市场。

从高阶市场向下渗透,也就是所谓的市场下沉,也是关注这一类市场很重要的指标。这几年,大家谈下沉很多,包括阿里、京东在往下走,我们有没有去研究,它们渗透下去背后的产业链效应。很多企业都在加速打透全国市场,比如海天味业,网铺乡镇。另外一个配套的,则是从下沉市场往上打的,过去,很多中国品牌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现在国产崛起之下,企业决战城市中高端,也会是很好的看点。比如,安踏、李宁等等,包括飞鹤,都是例子。也就是,在这个市场里,若具备市场下沉,市场上攻,甚至正在拐点的,尤其值得关注。

另一个是本土企业还相对弱势的大市场里,已经是本土市场领导者的本土龙头公司,这也更接近国产替代的概念:押注于本土企业接管外资占领的市场。

飞鹤就是这么个例子。过去,中国奶粉市场都是被外资把持,尤其中高端市场。这些年,在飞鹤、君乐宝等突围下,中国本土企业正逐渐把市场夺回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样的例子其实蛮多的,比如,化妆品也是这样。总之就是,有市场,但我们本土企业过去比较薄弱,所以哪里薄弱,哪里就有机会。

除了上面两大类,也还有一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在极度分散且粗放行业进行品牌塑造和市场集中的机会。我个人尤其看好这样的机会。

举个例子,茶叶是很大的市场,却长期没有真正的龙头品牌。但这几年,以小罐茶、八马、竹叶青为代表的几家公司,在这方面持续发力,尤其是小罐茶。现在,提到茶,大家马上想到的是绿茶、红茶这些品牌,但提到酒,大家马上想到的是茅台、五粮液、郎酒,而不是品类。如果将来有企业在茶行业,能够建立类似茅台、五粮液、郎酒的地位,你现在遇到了,闭着眼睛就可以买。因为,将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企业。

说到这里,我又得啰嗦一句,投资企业还是要投人。我个人觉得,小罐茶就极有可能成为茶叶中的茅台、五粮液。市场上对小罐茶老板杜国楹有不少争议,我和他有过几次交流,交流下来的结论就是,他极有可能在茶行业做出一个茅台、五粮液。小罐茶前年有一个风波,说他就是炒概念。还有人吐槽,一个茶叶为什么要那么昂贵的设计、审美,像卖奢侈品,总结下来就是在收“智商税”。我们后来去了他的基地、产地,一一看下来之后,就替他辩解过,并且强调说,如果这是收“智商税”,中国缺的恰恰是能够收“智商税”的企业和企业家。

当然,也有很多人也骂我们,不排除这个稿子出来,还有人继续骂。但大家冷静想想,如果产品好、服务好,然后把品牌概念,包括设计、审美,甚至对消费者的尊重感做好,然后去卖得更贵更好。如果这样是收智商税,那哪家大牌不是收智商税,又有哪家大牌不是靠这些成为大牌。

与之对应是我比较熟悉的另一家企业——郎酒。这家公司在白酒行业还不太强调品牌消费以前,也就是大家只比酒的原料、酿造工艺、产能规模,以及酒本身好不好喝的时候,曾经跟茅台分庭抗礼,素有“赤水河畔姊妹花”之称。很多贵州人当时都不喝茅台而喝郎酒,因为郎酒便宜。

但因为便宜,以及后期两家公司的品牌遭遇,尤其茅台被格外加持,最终把郎酒的发展害得不轻。当茅台在加持之下拼命做品牌、提价的时候,郎酒曾经的经营者甚至有个朴实的概念,就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酒,酒香不怕巷子深。最后结果是什么呢,是因为郎酒便宜,让很多人觉得喝起来没面子,然后差距也越搞越大。

如果不是汪俊林10多年前接手对其注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并且大手笔的在继续狠抓品质、产能的基础上,更大手笔的进行品牌,包括价格价值提升。作为中国少数获得名酒称号的老牌名酒郎酒,恐怕早就像曾经也是名酒的全兴、双沟一样没落了。

再次回到核心上,投资要投人。相信大家这些年都有看到郎酒的青花郎广告,这背后是郎酒正在汪俊林的带领下迎来脱胎换骨的发展。而且不但是品牌突围,也在品质(现在青花郎的出厂时长已经做到7年,比茅台飞天还多两年,而酱香酒最讲究时间出好酒)、产能和管理上等全面提升,进而也有了郎酒两大酱香的再次荣耀。

如果大家有时间去赤水河,一定到郎酒今年刚刚落成的郎酒庄园看一看,看完也更能体会到人在企业经营的巨大作用。或许,现在市场对青花郎,对郎酒提出的对标茅台不相信,但若用历史眼光去看,或许你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五粮液、茅台,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时间积累,甚至人们的观念变迁等等多种因素叠加的产物。如果青花郎的出厂时长7年,比茅台飞天还多两年这个印象深入人心,持续深入人心,且茅台因为一直紧俏无法将飞天做到7年,那青花郎在茅台之外圈定高端消费者,并与之分庭抗礼,就不是没有可能。

看好国产消费的机会之外,我还看好产业和市场梯度发展,看好“重塑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扩张机会等。我预期,内循环之下,欠发达但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产业,都会被国家在政策上加持,也会被发达区域、产业带动。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管理,已经在很多领域具有厚实的基础,这让我们可以在很多市场建立优势,赢得海外市场(要强调的是,不是过去那种帮海外修路筑桥,也不是帮海外代工,而是在海外建立品牌、渠道、拓展海外消费市场),比如,传音控股就是这么一个标的。

综合各种消息看,尤其是领导人的阐述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是国家长期的经济战略,而不是所谓为了应对美国的权宜之计。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美国这么闹,我们也要走这样的道路。这也意味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内循环,它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一年两年的,而是长期的。这个下面,我最看好的重点还是国产消费,尤其国产品牌。就这一点,即便没有大牛市,中国股市也有数不尽的大机会,并产生一批一年几倍、几年几十倍的好标的。

有人问,内循环之下,最有确定性也最有潜力的投资策略什么?我以为就是:重仓国产消费,重仓有品牌扩张力的消费服务企业。

当然,要把握这些机会,也是要以中长期眼光去看,并且去做中长期价值投资。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