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号 |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早已下断言:“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在庞大的中国房地产消费市场中,这一改变已经因为阿里巴巴和易居中国的“联手”而提前到来。

十数万亿元的房产交易市场猛然间降落一个新物种,而从降临那一刻起,大数据就始终伴随而生,这是一个因数据而生的物种,也是一个必将给数据带来繁荣的新超级物种。

巨头挥舞着金锄头

易居中国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在这个夏季和往后的许多个夏季都将成为行业的风向标一般存在。

数百万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人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一个时刻回想起2020年那个仲夏听到这个消息时自己的反应:时代变了。

7月31日,易居中国宣布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包括线上线下房产交易、数字营销和交易后相关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房产服务行业走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

网上有玩谐音梗的人,将阿里和易居的这次合作戏称为“阿姨来了”:“阿”代表着阿里,“姨”则是易居中“易”的谐音。

稍早前,阿里巴巴发布2020年财报,首次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身份致信投资者的张勇在信中提到了一个观点:

在所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中,永远存在一些高度的确定性。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就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走向数字化的大趋势。

在看得见的消费场景中,房地产无疑是施行“数字化改造”比较缓慢的行业,而这又是一个几何天量级存在的市场。

最近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已抬升到新的高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在2016年首次突破十万亿元,此后增速虽放缓,规模仍在跃升,到2019年总金额已近16万亿元。

然而,十数万亿元的房地产市场却有着与其交易规模并不相称的房产经纪业务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房销售经纪服务总佣金为818亿元,这其中互联网经纪业务占比却并不高。

显然,房产经纪特别是互联网经纪业务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掘金。

超大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及其背后的弹性增长空间自然容易引来巨头的关注。

如今,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已亲自下场,而他们所合作的对象正是这个行业的G2(或TOP2)。

贝壳于7月24日向纽交所递交的IPO招股书显示,腾讯系持有贝壳12.3%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而在7月31日易居与阿里达成的协议中,阿里将认购易居8.32%股权,同时签署可转股票据认购协议。未来如果阿里转股,将持有易居大约13.26%股权。

以及更为重要的,双方将共同建立一个数字营销平台,它将是唯一代表阿里在中国大陆地区从事房地产业的业务主体。首期计划投入50亿元,阿里和易居分别占股85%和15%。

情形已经再明朗不过,阿里与腾讯正在挥舞着金锄头朝房地产经纪交易这块“金色的麦田”走来,而易居和贝壳正是他们各自的引路人。

无数次尝试后的曙光

阿里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布局房地产。从最早的口碑网到2007年的线上拍卖,再到2010年淘宝房产频道上线,以及2014年与房企合作线上卖房,2017年共建杭州市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阿里一直在房产业务线上兜兜转转,可是始终没有扑腾出多大的浪花。

在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马云一如既往地向台下的中国顶级企业家们“布道”互联网: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跟互联网有挂钩,不是利用互联网去发展自己的业务,将会像数十年前不用电一样可怕,甚至比没有电更可怕。”

当时坐在台下的房企大佬有朗诗地产的田明和建业地产的胡葆森,无从得知两家地产开发商是否因此而“挂钩”互联网。

台下的另一个房产行业大佬链家和贝壳的创始人左晖却仿佛嗅到了什么,一年后贝壳正式从链家剥离,到了今年已经估值140亿美元。

有想象力的企业家,先冲了上去。

马云曾说“我口才真的不咋地,只是思考的角度、深度、广度不一样”,如今回过头来看,后半句是精辟的。也许在那一年绿公司年会之后,马云更加笃定了用互联网赋能并切入房地产业务线,只是打法发生了改变,从“单打独斗”转向“合纵连横”。

易居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老道的观察者与参与者,不仅帮开发商卖房,还提供营销服务、大数据服务,其专业度所带来的溢价甚至令房企钦羡,包括碧恒万融在内的20多家百强房企早已进入易居的股东序列。

筹谋房产业务良久的阿里巴巴不可能不注意到这家“地产服务生”,更何况后者在一手房代理业务方面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其背后完善网络的布局、广泛的大客户基础以及高效的管理和执行能力都正是阿里所看重的。

2014年马云曾经到访过一次易居上海总部,当时“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TNC理事会”在此举行,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和马云均为该组织理事。彼时,双方虽未谈定商业合作,但一颗种子应该已在彼此心中种下。

六年时间过去了,如今这棵种子竟以50亿元注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形式长成参天大树。

在房地产交易的世界里,易居中国就像那座高塔,以其全面覆盖从新房代理、房地产经纪共享服务到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为一体的业务模式,构筑了坚实的壁垒,同时也聚拢着从房源、经纪人到客户的稀缺资源。

阿里巴巴则凭借着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深耕与创造搭建了一个“新基建”广场。无论是在核心电商体系、交易和信任体系、物流、云计算基础设施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阿里要么成为开创者,要么成为变革者,并以之赋予的绝无仅有的独特洞察力,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这其中当然包括最大的消费链条——房地产。

而这也正是阿里与易居能够碰撞出“火花”的地方。

高塔的雄心与壮志

数字化到底怎么改变房产经纪?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说法:“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数字勤务员将把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拿过来’并参与到创造它们的活动中。”

阿里与易居要充当的角色正是要成为这个时代房产交易的“数字勤务员”——“阿姨来了”和“数字勤务员”的角色好像也很贴切。

易居有易居的天然优势:2019年易居完成了3个10000+,即10000+门店,30000个渠道和10000个社区的整体建设。“2020年我们要进一步的加强门店的拓展优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进行好渠道整合。”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说。

3个10000+的背后是海量的房源与潜在购房者,而他们正急切盼望着能够融入“数字深海”。

服务超10亿消费者的阿里已经成为覆盖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数字经济体,而这其中又沉淀了海量的消费者画像信息与消费行为数据。

勾连每一笔消费背后的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运算,将房源、购房者及配套延伸的房贷、装修设计、家电消费进行适配,实现房、人、金融产品的全面“连接”。

这才是阿里与易居达成本次战略合作的远景与野望。

深圳房价暴涨的2018年5月,有一条新闻刷了屏。

当时位于深圳蛇口的一家千万级豪宅项目开盘,一群怀揣着5000万的购房者却蹲在墙角排队,等待进场选房。

新闻一出,热议四起。“5000万蹲”现象瞬间戳中了购房人的痛点,哪怕是千万豪宅,哪怕是亿万身家却也免不了为糟糕的购房体验买单。

在线看房交易显然能够免遭这茬罪,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直播看样等方式,来进行远程在线看房,将是传统房地产中介无法阻挡的趋势。而易居与阿里即将打造的平台或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落后的看房、选房形式。

买房痛点远不止于此,许多人都曾遇到过因“巨额验资”而被挡在样板间门外的情形。这虽然是房企筛选潜在客户的一种手段,却也有可能将真正的意向客户挡在了门外,更令买房人难以在第一时间选定中意的房产。

如果未来看房方式接入芝麻信用体系,不用验资而是以芝麻积分或花呗额度为依据,提前让买房人拿到看房“资格”,岂不两全其美?

更有甚者,凭借蚂蚁金服的金融体系,新平台将为买房贷款将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体验。通过芝麻信用可以为购房者提供购房贷款的信用评级,再由借呗、花呗、网商银行等提供贷款服务,并通过支付宝支付,形成看房、买房、贷款一体化,并接入购房后市场消费,实现从买房、装修到入住的完整闭环。

既解决了购房人买房消费痛点,又促进了房企卖房销售,更拉动了内需,更大力度上融入“内循环”经济体系,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尼葛洛庞帝教会我们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进行生活,而阿里与易居在房地产交易领域的创新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时代注脚。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正是大数据赋能在发生着催化剂的作用。

“就像互联网通过给计算机添加通信功能而改变了世界,大数据也将改变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舍恩伯格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在一个十数万亿量级的消费市场中正在推演他的预言。

十万亿的市场,迎来了新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