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帮我们筛选那些优质的公司,并给我们足够的回报。

回顾资本市场这二三十年,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万科A、美的集团……优质的公司总是少数,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的陪伴它们成长,然后从它们身上获得最大的回报。

1988年,万科的“扫地神僧”刘元生以400万买入万科400万股,三十多年过去了,经过历年的分红扩股,刘元生手中万科的股票早已价值超过37亿,占万科总股本约1.21%。

价值投资的真谛是价值,价值背后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掌舵者胸襟与梦想。

毫无疑问,不管是万科的王石还是格力的董明珠,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发现企业家的担当与责任。所以,对于他们的企业,我们值得去价值投资。

一场疫情,检验出了很多公司的好坏。对于大的公司来说,稳比利润来得更加重要。

每每到关键时刻,我们总能从一些优秀公司身上看到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样的公司也值得员工与其患难与共。

在这点上,我认为董明珠要强于很多企业家。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公司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格力也不例外。

2020年7月15日格力中报预告显示,格力今年上半年,归属净利为63亿至72亿,同比降幅48%至54%。业绩如此大的降幅下,董明珠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裁员,而是员工不能失业。

面对媒体的采访,董明珠说:“当天灾刚来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企业的利润,而是员工不能失业和如何利用创新技术对新冠病毒发起进攻”。

在新世纪刚开始的头一个十年里,我们的经常会听到一句话——“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当房价的发展淹没了人才价值的时候,当绝大部分年轻人把房子当成梦想的时候,“最贵”的显然就不再是人了。

董明珠曾经说过,她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格力员工拥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她说:“现在的80、90后负担很重,当他们一直为房子和家庭担心的时候,他们怎么能把工作做好”。

从这个层面上,董明珠算得上是一位好企业家。当然,因为拿地和工程进度问题,这几年有媒体以及外界声音也总在质疑这件事情。

人无完人,董明珠这几年从造手机到造车,再到成为“网红”。

在她身上的褒贬十分对立,有人甚至因为她去否定整个格力。从结果上,这几年格力的转型确实不是很顺利。包括格力对于珠海银隆的投资,中小股东投了反对票之后,她自己带着王健林和刘强东去试错,虽然说结果不是特别好,但最起码为企业找出路的行为值得肯定。

媒体曾经问过董明珠,投资银隆是赌,董明珠在赌什么?

董明珠的回答是:“我个人举债投资银隆,是为了‘搭桥’,来把格力的产业(链)扩大。虽然我自己举债了,借的债仍然在还,但分了红我就能还债,格力是得到了真的实惠”。

有时候投资就是投人,从一个企业家就能看到一个企业的品质。格力之于董明珠,她完全可以做好格力,不必要担着这么大的风险。因为她既不是格力的大股东,也不是最大的得利者。

但从另外的角度而言,她是一个企业家,身上有企业家的责任,也有对中国制造业的担心与思考,以至于她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为中国的制造业站台和呼吁。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在1996年格力上市一开盘就买入一手,持有到今年7月23日这一手的价值是3000多万元。

所以,选择优秀的企业,要先看企业的掌舵者是否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