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没有读过书,将企业做到领先地位,其品牌故事值得深入了解。

没读过一天书,并不妨碍创业。

1.调研出来的商机

用捡来的半截砖、石棉瓦搭起一个“实惠饭店”,用来卖凉粉和冷面,实际上相当一个路边摊。

这是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始的创业。客人经常来吃凉粉,顺便带走她自己制作的豆豉麻辣酱。这也是后面老干妈的核心产品。

有一天,陶华碧发现自己凉粉的客户一个都没有,而麻辣酱不够卖。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就关上店门到其它凉粉店走走,看到十几家卖凉粉的餐厅和路边摊,生意都非常红火,就是桌子上都有她制作的豆豉麻辣酱。

2.为穷学生能吃上饭

“调研”后,陶碧华将“实惠饭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没有再经营米豆腐和凉粉,将豆豉辣椒酱作为主营产品。

当时,豆豉辣椒酱生意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政府单位的干部还专门游说陶华碧,放弃餐厅经营,专门生产辣椒酱,但陶华碧没有听进去。

陶华碧听不进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旁边上学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到哪里去吃饭”。说起这个话题,陶华碧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

3.老干妈名字的来源

“吃水不忘挖井。”后来受到照顾的学生们,也开始游说陶华碧,要专注于豆豉麻辣酱的经营。

陶华碧才借用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辣椒酱加式厂,平常照顾的学生们,和陶华碧格外亲切,经常叫陶华碧为老干妈,直接就将厂子名字叫老干妈。

做善事,自然得到回报,老干妈的名字太好了。

4.坚韧做苦差事

辣椒酱加工厂刚刚成立时,陶华碧即是老板,也是一线员工。那个时候,就是简陋的手工作坊,没有什么生产线,全部工艺都是最原始的手工。

捣麻椒、切辣椒那是相当辣人的,会让人眼泪不停地流。陶华碧亲自动手,一手握一把菜刀,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陶华碧身先士卒,带动员工也纷纷拿起了菜刀“切苹果”。而付出的代价是肩膀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长期搅拌麻辣酱现在全部钙化。

 

5.要瓶子

辣椒酱生意好,要将辣椒酱的玻璃瓶子不够用,但当时老干妈只不过被当成手工作坊,对于当年产量大的贵阳第二玻璃厂,就是一个少得可怜的小客户。

陶华碧就说,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 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玻璃厂允许她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拎回去用。就是这一捡,日后老干妈成为贵阳第二玻璃厂的最大客户,让第二玻璃厂在国企倒闭狂潮中屹立不倒。

6.诚信-不欠别人一分钱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

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她始终坚持这个原则。“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这一点,现金流是企业基本的原则,特别是疫情影响后,但很多企业基本不少可以说到,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作者梁小平和出处,非常感谢支持那一颗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