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央行公布的一份报告让不少网友怀疑人生。

在《2019城镇居民家庭负债情况报告》中,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高达96%,58.4%的家庭拥有一套住房,有两套房的占31%,有三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竟然占10.5%。同时,40平米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发达国家。

在房价重压下挣扎的青年感到无比困惑,有人翻出2018年汇丰银行的一组数据,我国80、90后住房拥有率达到70%,远高于全球40%的平均水平(全年龄段),有人调侃道:“那70%才是奔涌的‘后浪’,我大概只是炮灰。”

数据与现实的割裂,源于多种“不均衡”。

首先调查本身就“不均衡”。

报告中的样本超过1/3选自平均收入排名前8的地区,导致家庭财富数据“被平均”。

同时在此前的众多调查中,我国的住房拥有率一直都很高,2012年就达到了近90%,当时就有学者解释,调查中与父母同住或租房的年轻人,由于父母有房产,所以也被算成了有住房的家庭。

想想我国2.4亿的流动人口,有多少人有能力在自己打拼的大城市买房?而在家乡的十八线城市,家里可能有两三套房住不过来,当这些人口都被算成有房,数据就难免让人感到违和。

庞大的流动人口数又源于另一个“不均衡”——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去年鹤岗的房价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闲谈,经济衰退、缺乏创新导致人口外流,加上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大量库存无人问津,鹤岗所在的东三省,类似的城市着实不少。

这几年,振兴、复兴某某地区的口号越来越少,国家转而投入大型都市圈的建设,追求优质生活资源的人们闻声而动,在交通网络升级的助攻下“孔雀东南飞”。

看看2019年人口净流入排名靠前的地区,大区域上,广东、浙江所处的大湾区和长三角是绝对主力,高薪岗位、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不断吸引人口。在大都市圈中,人口又不断向核心城市聚集,可想而知,这些地区的房产肯定是供不应求。

在流动人口追逐优质资源的同时,当地人口也在寻求生活的改善。根据2010年的数据,我国拥有住房的城镇家庭中,11%拥有原有私房,40%拥有房改私房,38%的家庭拥有商品,占比最高的“老公房”显然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虽然不知道经过10年的变迁,当前这一数据是何比例,但近几年肉眼可见的是开放二胎以来,无数家庭随之升级的住房需求,我国的住房需求正在由“从无到有”过度到“从有到优”,有房住早就不是大家的目标,优质的地段、学区、户型、社区是每个人的追求。

决定一个地区优质住房价格的不是平均收入水平,而是当地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大厂一发年终奖,周边房价就要涨,敢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心气儿都不低,当每个人都瞄着要垫一下脚才能够到的房子,房价一定会紧张。

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人口流动,让核心城市的住房需求线性增长,财产分布的不均衡则可能让需求呈指数型增长。

在央行的报告中,我国20%的人口占据着63%的财富,根据报告样本估算的基尼系数在0.51左右,这还只是城镇居民的数据。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虽然房子的金融投资属性越来越低,但资产配置的功能一直都在,核心城市的房产依旧是高净值人群的最爱,也是跑赢通胀的最好选择。

就拿我的大客们来说,不论家乡在哪儿,北上深优质地段的房产是一定要配齐的,这是他们无需思考的“本能”。身边有条件的小情侣,婚前也一定会把房票用满,双方各自在北京置办一套房产,有的家里还会投一套海南房产当作新婚礼物。

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长期来看核心城市的房价会一直平稳上涨,即使在城镇化超过95%的发达国家也是同样的情形。

城镇房产的3.5亿存量都是你不想要的房子,是与需求不匹配的供应,优质的房产价格永远不会降,想要争取想要的资源,“后浪”们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