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米娅)讯,沪硅产业午后涨停,报收15.84元/股,成交额超17亿。上市2周以来,较3.89元/股的发行价涨幅已超3倍。

与股价亮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其昨日晚间披露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55.4%,但净利润转亏,同比下滑超5倍。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仍可能为亏损,原因是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持续增高影响毛利。

沪硅产业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究竟是什么在支撑其股价上涨呢?

资料显示,沪硅产业已成为多家主流半导体企业供应商,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芯片制造企业。

除此以外,沪硅产业用于28nm逻辑芯片和64层3D-NAND等先进制程的300mm半导体硅片认证通过,12寸大硅片和8寸硅片产品新增认证的客户数量有较大增幅,而公司用于14nm先进制程的硅片产品也已处于研发阶段。

天风证券潘暕指出,半导体硅片行业具备典型的周期属性,随下游半导体周期波动,在景气周期时企业具有产能趋紧涨价带动毛利率上升的特征,适用PB估值。而沪硅产业所在的硅片行业市场空间大,当前PB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9年是半导体行业底部周期,第四季度产业周期触底,硅片进入供需结构改善节点,即将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天风证券潘暕分析称,从供需结构来看,供给端全球硅片产能已回落至低点,而需求端5G、车联网、云计算等所需硅含量提升,供需紧平衡已经出现。虽短期内受疫情影响,复苏节奏有所放缓,但这属于短期脉冲,疫情过后行业大周期逻辑仍然持续。

从下游来看,据SEMI预测,疫情影响下,全球及中国大陆晶圆厂在下半年会有所反弹,在 2021年创下新高,产能爬坡仍然是国内晶圆厂当前以及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核心任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终端市场,随着芯片制造产能的持续扩张,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半导体硅片行业被国际寡头垄断,半导体硅片作为半导体材料中最大宗产品,国产化率亟待提升。硅产业集团作为国内第一个300mm硅片的量产公司,打破了12寸硅片零国产化率的情形,携手上海新升在内的三大子公司,将持续引领半导体大硅片国产化进程。对于半导体硅片整个行业而言,也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及下游晶圆厂扩产带来的边际订单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