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歉有用,那么还需要法律做什么?

4月5日上午,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在朋友圈表示:“我个人非常的自责,无论独立委员会最终的调查结果怎样,我都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条款,造假不仅面临着巨额罚款,甚至还有可能把牢底坐穿。

如果是最坏的结果,不知道陆正耀还有勇气承担应有的责任吗?

据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瑞幸自曝财务造假,可能并不能为其带来一定豁免,参考2001年的安然事件,如果造假属实,那么公司会有一下情形:

第一,会遭到巨额的罚款:

第二,退市成为一一种必然;

第三,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

第四,可能会有牢狱之灾,最长刑期可能是25年(难以执行)。

第五,一连串的投资者索赔,索赔对象包括瑞幸以及一众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

这里第四点是存疑的,因为中美之间没有引渡条约,而瑞幸咖啡的一众高管都在国内。所以,想给他们判刑难度有点大,只要他们后续不去美国,大概率判刑这一块是不用担心的。

所以,瑞幸敢于自曝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我们再来看下瑞幸去年二季度到三季度的财务情况,根据目前披露的瑞幸咖啡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分别为4.79亿、13.88亿以及29.29亿。

也就是说,瑞幸虚构的22亿元,大约是二三季度总营收的一半。

如此大规模的造假,瑞幸把锅甩给了COO刘剑。

我们再来看一下刘剑的履历:

2008年至2015年,刘剑先后在神州租车担任汽车管理中心副主任、产量管理负责人;

2015年至2018年,其担任神州租车的收益管理主管;

2018年5月起担任首席运营官,2019年2月起担任董事。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刘剑并不在受益人的中心位置。按照瑞幸咖啡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刘剑并未持有瑞幸咖啡的股票,如果按照常理推断,一个跟自己关系利益并不大的事情,自己为什么要铤而走险?

而且根据浑水提供长达89页的报告来看,瑞幸的所有门店以及订单都可能存在造假行为,其实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这种造假是系统性的,并非刘剑一人可做到的。

所以,大概率刘剑只是一个背锅的。

在陆正耀的道歉信中,他把瑞幸咖啡的造假归结到过去两年公司的跑得太快,所以引发了很多问题。

但,这真的是跑得太快引发的问题吗?很显然不是,我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割韭菜行为,为什么?因为到瑞幸咖啡上市,之前的A、B、C、D四轮投资人很可能已经通过IPO将之前的投资都连本带利赚回来了,对于这些投资人而言并未损失什么,而一众核心创始人也从瑞幸咖啡的上市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翻看一下瑞幸咖啡的财报,你会发现瑞幸一直在亏钱,举例来说,去年瑞幸咖啡去年三季度营收29.2亿,但现金流却是-15亿,且去年三季度最大的一笔资金来源是吸收投入的54亿,说白了公司烧的都是股东投入的钱。

综合ofo我们可能大概会明白,有些资本的游戏本质就是击鼓传花,这种局面越玩越大到最终肯定是玩不下去的。所以,谎言终究有被拆穿的一天。

目前,瑞幸咖啡称,相关当事人已停职,公司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就在前天,陆正耀还在朋友圈中元气满满的加油。

一来一回的反差,难道陆正耀本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非也!

我认为,这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个设定好的游戏,因为他们熟知了美国法律可能带来的最坏的结果,现在反正该套现的已经套现了,留下来的就交给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