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月30日),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7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获同意,这也是2020年第9家过会的科创板企业。

较为特殊的是,君实生物目前既是港股上市公司,也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所以,截止目前,第一家“三+H+A”公司由此正式诞生。

不过,按照君实生物此前披露的规划,公司拟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后,将择机向全国股转系统申请内资股股票终止挂牌。

​君实生物核心药物“一招鲜,吃遍天”,去年销售收入近8亿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的生物制药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研发及商业化。

根据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君实生物此次募投项目包括创新药研发项目、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合计27亿元。

君实生物表示,公司自主开发并建立了涵盖蛋白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技术体系。目前,通过源头创新开发同类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药物,并已成功开发出包括JS001、JS002等多项生物创新药。

公司核心产品特瑞普利(Toripalimab)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已于2018年12月17日获NMPA有条件批准上市,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公司是首家就抗PCSK9单克隆抗体和抗BLyS单克隆抗体取得NMPA的IND批准的中国公司。此外,公司向美国FDA申请并获得了全球首个抗BTLA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临床试验批准。

截止目前,公司商业化的产品只有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这一款肿瘤药物,但已给公司带来不菲的营业收入。

根据公司披露的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较2018年的93.4万元实现突飞式增长,同比增长828.86倍。

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君实生物在年报中表示,主要由于特瑞普利于2019年2月商业化后销量攀升所致。2019年,该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74亿元,销售毛利率为88.3%。

君实生物尚未实现盈利,近四年连续亏损额超19亿元

君实生物自2012年成立以来,公司几乎每年都在亏损状态。2013年~2019年的这7年时间,君实生物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其中,近4年的亏损额就超过19亿元。

业绩公告显示,君实生物2019年净利润亏损额为7.44亿元。另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亏损1.35亿元、3.17亿元、7.22亿元。至此,加上2019年亏损额,君实生物2016年以来的合计亏损额超19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财务数据,君实生物在招股书中做出了解释。

公司称,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累计亏损,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药品研发,连续数年发生较大的研发费用支出;

二是公司首个产品于2019年2月起刚开始实现销售,销售收入尚不能覆盖成本、费用。

君实生物“能赚能花”,近四年研发投入近19亿元,2020年将再投入逾12亿元

在持续多年亏损的情况下,君实生物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持续为负数。

2015年~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200多万元、-1.85亿元、-3.11亿元、-5.17亿元和-11.8亿元。

持续“失血”之下,君实生物也不得不持续进行融资。

2015年,君实生物挂牌登陆了新三板,挂牌期间,公司开展了数起定向增发,累计融资额超过18亿元。2018年2月,公司通过可转债融资2亿元;2018年12月,君实生物赴港IPO,融资约30亿港元。这一次,公司登陆科创板,欲再次融资27亿元。

这些钱,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君实生物的药物研发。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是1.22亿元、2.75亿元、5.38亿元、9.46亿元,合计为18.81亿元。

另外,从君实生物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了解到,公司2020年将在PD-1药物上投入8亿元的研发费用,公司总研发费用在12-13亿元之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公司共有20项在研产品储备,其中有11项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13项为自主研发的原创新药,且JS004和JS009为具有全球首创潜力的单抗药物。

君实生物提醒,这些较为前期的、或创新的研发项目均会导致研发结果不确定性较大,具有较大的研发风险。

君实生物合作研发新冠病毒抗体,投资斯微生物mRNA新冠疫苗

在抗击新冠肺炎方面,君实生物也做了多种努力。

据君实生物公告,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响应国家号召,满足对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紧急需要,凭借自有的完整抗体商业化开发实力和基础,结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病原免疫开发平台和已取得的冠状病毒相关技术秘密,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将合作开发新冠病毒抗体并相应签署与本次业务合作相关的协议。

本次业务合作有利于加快新冠病毒抗体开发,若项目能成功开发并顺利实现商业化,将提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治疗选择,并为中国和世界疾病预防控制贡献力量。

另外,在2月份,斯微生物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由嘉兴领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君实生物联合投资。

据悉,在此前国新办就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国内正从5条技术路线同步加快推进新冠的疫苗研发,分别是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疫苗。

而处于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发第一梯队的斯微生物亦对外透露,当前已经和国家药监局开展了临床前的沟通,计划于四月中旬申报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

据介绍,斯微生物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合作,依托“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战略库与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平台”课题子任务——mRNA合成平台成果,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

在疫苗量产方面,斯微生物表示已与上海医药达成了战略合作,已于3月开始生产工艺放大的准备工作。

在具体分工上,斯微生物将主导中试放大的研究,以及量化产品设备的操作,而上海医药则会主要负责GMP临床样品及后续疫苗产品的检验以及配套设施的保障。

按照目前初步的合作意向,上海医药将给予生产场地及生产人员的支持,为完成量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