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是社会公器,它必须在危难时刻战胜困难和恐惧,上援战需,下固民需。

  文丨华商韬略 徐艳丽

  据2019年《财富》榜单,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年营收总和超过了2018年中国GDP的一半。另一个统计数字是:截至2020年2月底,国内484家头部公司为疫情捐款超162.5亿元,占全社会捐款总额的75%以上。[1]

  这就是大企业的力量。以一当十、本固根强,平时是创造利润的源泉,战时是扶危救急、积善扬德的社会公器。

  疫情催生出一个空前团结、上下一心的社会。大企业在其中担当的作用,包括最直接的捐资、捐物,更包括背后调动企业全球资源为国扫货、调动成千上万员工为国民保生产等各个方面。

  【再捐1.8亿】

  3月26日,全国抗击疫情节节胜利之际,一笔大额捐赠十分惹人注意:

  继投入1亿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伊利集团再捐1.8亿,用于奖励援鄂医疗工作者。

  就抗疫成果而言,国内本土新增病例多天保持个位数,很多省市实现了动态清零。疫情正走向拐点,伊利为什么选择此时加捐1.8亿?甚至有人权衡,这笔钱捐在前期买物资是否更有价值?

  人们赞颂雪中送炭,却忽略了某些锦上添花意义重大。

  据伊利捐赠通告,此次1.8亿资金分三个流向:

  第一是为全国所有援鄂医疗队员提供全年乳制品。

  湖北解封、武汉除危,全国二十多个省份4万多援鄂医疗人员陆续撤离。鏖战数十天的医护人员凯旋,人民给予他们鲜花掌声,政府给予切实的福利回报,但经受长期高压疲惫、接近身体极限的医生护士,更急需的是精神休养和健康修复。

  伊利1.8亿的首个支出项,就是第一时间购买京东购物卡,赠送给全国所有援鄂医疗队员,提供全年营养支持;对于抗疫期间因公殉职的医护工作者,伊利将为其家属提供十年营养产品供应。

  第二是捐赠钟南山、李兰娟、程京院士团队1500万元。

  疫情空前挑战了国家医疗科技力量。时隔17年,挂帅出征的依然是钟南山、李兰娟这批当年“非典”冲锋陷阵的科学老将。没有科学防控系统、没有充足的科研后备军,下次疫情袭来,我们可能还是要靠群防、封城这种巨大牺牲来控制形势。

  为支持国家医学教育,奖掖群贤、扶植新秀,伊利向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程京院士团队定向捐赠1500万元,以期推动健康领域的科研攻关,推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

  ▲3月26日下午,伊利集团代表人员参观程京院士团队科研成果并捐赠500万元支持医疗研发

  第三是守护抗疫一线发光发热的普通人。

  为了让捐助惠及各行各业,伊利联合新华网等共同发起“你守护生命,我守护你”暖心故事征集活动,以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疫情防控中突出贡献者的感人瞬间。为感谢每个平凡人的付出,伊利为他们送上营养支持,奖励这些守望相助的民间微光。

  无论从捐赠对象还是捐赠形式看,伊利此次1.8亿都是对抗疫中“人”的力量的高调褒奖。病例正在减少,物资紧缺缓解,医护者、值守者、服务者还原回一个个普通社会工作者,我们该如何纪念、回报、告慰这些人过去两个月的平凡伟业。

  救人者在灾难后需要自救。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健康上。

  站在抗疫阶段性胜利节点上,对那些承受超常压力、付出巨大辛劳甚至生命的工作者和家庭做好事后感恩与呵护,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一场非常必要的灾后精神抚慰和健康重建。

  【酣战60天】

  伊利并非拍脑袋决定捐赠1.8亿。比尔盖茨曾说,企业做慈善的目的,就是用研究和创新来寻找社会问题的答案,帮助解决那些政府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

  抗击新冠两个多月,伊利没有错过一家乳企能援手的各个环节。见过炮火才知道用什么弹药。

  伊利是第一家覆盖全国31省(区市),向数千家医院、疾控中心、诊所、隔离观察点、公安交警等一线机构捐献牛奶的企业;第一家将牛奶送进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的乳制品企业;第一家为全国外卖小哥、民警、保安、建筑工人免费提供营养支持的企业。

  疫情爆发伊始,伊利发现一线医院、抗疫单位可能有大量孕妇、产妇、儿童缺乏营养供应,随即向疫区304家医院、47个隔离单位、40个社区及14个政府机构投放数吨奶粉产品;后又追加5770份、价值38万元的高钙奶酪棒,支援湖北医院中收治的病患儿童。

  了解到医护人员长期戴口罩被勒到耳朵疼甚至出血,伊利黄冈分司一夜之间打包3万多个牛奶箱提手,送往全国26家医院。通过发起“我有一个武汉朋友”公益送奶活动,伊利给前线英雄们送出了6671份爱与祝福。

  一个提手,一箱牛奶,事情很小,成本也不大,但包含的用心和缓解的切肤之痛非常大。就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东西湖医院医生说的:“口罩很紧,耳朵很疼,感谢伊利,我们很暖心。”

  着眼于每个群体的细小痛点,一个企业在国家防疫战事之下见缝插针地补给刚需,这可能就是盖茨说的用慈善去解决真实问题。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大企业负有特殊生产职能,平时是创造利益的源泉,战时则变身为扶危救急的资源力量和积善扬德的社会公器。

  1月20日,彼时全国疫情还未席卷,伊利第一时间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预案》,4天后,首批2万箱牛奶送到武汉;大年初一火神山医院刚动工,伊利1000万转款到账。

  “面对肆虐的病毒,有一种无比珍贵的精神,对于打赢这场阻击战至关重要,就是坚守精神。”

  疫情蔓延最猛那段时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给员工打气:无数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和解放军战士奋战在防疫控疫的第一线,他们逆行向前、争分夺秒,用血肉之躯为更多人筑起牢固防线;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伊利人全力以赴,与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

  口罩告急,医用物资奇缺,伊利联手苏宁、利乐等全球30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在美、澳、欧等世界“朋友圈”里搜寻物资,成功采购100万个口罩以及护目镜、消毒液、医用胶靴等大量紧缺性物资,陆续送达国内疫区。

  ▲调动全球供应商资源伊利为疫区采购到大批防控物资

  3月5日,伊利合作伙伴南美最大乳企乌拉圭科拿乳业,跨越2万公里、大半个地球将5800个口罩转交给伊利。

  截至3月13日,伊利先后采办十批物资,共计533783只口罩、137.2吨酒精和281500副医用手套、12910双医用胶靴、55吨消毒液等,系数捐给内蒙古自治区。

  作为“国家公民”之一,企业的生产力就是国民的生产力,企业的全球资源就代表国家的全球资源,企业能扛多大事儿构成了国家的肌肉力量。

  伊利是全球乳业八强、亚洲最大乳制品企业,国家健康食品龙头,在过去两个月的生命卫战中,这列乳业火车头没有丝毫犹豫地一次次开赴前线。而在保卫国民营养健康需求的生产大后方,它同样没有缺位。

  【6万员工逆行】

  2020年2月6日,火神山医院刚交付使用,建筑工人骆名良带着7200元工钱加300元补贴,到附近超市购买了140箱伊利安慕希和金典牛奶,捐给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这件事被报道后,伊利辗转找到当事人希望返还购奶款。骆名良心领了好意,他觉得“有国才有家,因为国家有难,你个小家,要付出。我这点做得远远不够……”

  2月6日是正月十三,前后几天正是全国新增病例指数级上涨、群防群控最艰巨、各地隔离最严格时期,骆名良能在封城已半月的武汉超市买到百余箱新出厂的酸奶、牛奶,侧面说明伊利在疫区供货渠道基本通畅。

  实际上,自武汉封城起,伊利已联合当地具有60年历史、在疫情期坚持营业的武商连锁超市,紧急启动绿色供货通道。

  武汉有900多万人留守,全城每天奶制品消耗量数千吨,封城期间新出生的上万名婴幼儿口粮更是一刻不能断。

  为保障武汉供奶、解决人手短缺,6名伊利员工大年初五从家动身,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步行7小时横穿武汉,从四面八方赶到伊利武汉奶粉工厂。

  从物流经理到装卸工人,从司机到门卫,凡能到厂的都喊上自己朋友家人,自备叉车、手推车、自行车齐上阵,将产品及时装车、运输、卸货,连夜送到医院和各大商超。

  ▲疫情期间伊利自动化工厂与一线人员坚持生产供货

  武汉之外,全国伊利工厂启动“疫情期间产品发运应急预案”,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伊利乳业基地放弃休假支援前线。

  2月3日,伊利天津酸奶事业部仅用2小时就装载12.8吨酸奶产品,不到24h横跨四省16市、1358公里,第二天一早把奶送进武汉市民家中。

  知乎上有个问题,讨论伊利在疫情中的存在感。有人说自己初五去超市买奶,只有伊利最全、最新到货;有人说孩子过完年没有奶粉吃,伊利手推车送到了小区门口;有人说老爸执勤回家带着伊利的慰问奶。

  长达60多天全民群防,伊利是很多疫区唯一保持正常生产销售的低温乳制品、奶粉品牌。在四川甘孜、甘肃平凉、湖北恩施等交通不便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疫情防控让乡村进入封闭管理,物流中断造成很多儿童出现奶粉短缺。

  为避免各地婴幼儿断粮,伊利金领冠大年二十九开通“喂”爱守护计划,24h接受线上急呼、奶粉配送、婴幼儿免费义诊服务。

  从武汉封城到全民群防群控局面形成,伊利6万名一线销售、业务员、奶粉营养师、送奶员全员逆行在一线。

  物流阻断,他们有的辗转翻越几十公里盘山路,以最快速度把奶粉送到崇山峻岭中的藏民村;有的只能靠双腿、电动车、私家车,甚至有些运输全面中断地区要靠划木船,免费将奶粉、鲜奶送到家门口。

  【全力确保全国供奶】

  据伊利后台数据,金领冠“喂”爱守护计划开通之后:

  ·客服外呼团队一周为4万多婴幼儿家庭提供援助;

  ·电商客服团队服务会员3.64万人次;

  ·微信社群累计服务4.6万人次,提供咨询36.8万次;

  ·专家团队在京东、母婴圈等社交平台连续开展30余场公益防疫直播,近百万父母学习。

  这些数字反映了企业坚守。

  一周援助4万多个宝宝家庭,当大部分人还在“初一不动,初二纹丝不动”的网络段子里时,伊利人已经开始全天候奋战。

  这些数字也反映了“战时”民需缺口——大疫当前,非必需行业可以停工,但民生领域必须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保障”两手抓,为前线筹集紧缺物资的同时,还务必确保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伊利是国内和亚洲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正常情况下,全国每天要消耗1亿多份伊利产品,每年有近11亿中国消费者靠伊利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等健康产品补给身体必需营养。

  占全国近4成奶业市场的伊利不仅仅是一家乳业巨头。

  牛奶、奶粉这类国家战略物资外围资源,攸关民生稳定,被国家指定为“特需用品”生产企业的伊利,必须扛住任何恶劣条件下的生产需求。

  1月28日,在决定投入1亿支援全国抗疫工作后,潘刚发布《致全体伊利人的一封信》:

  为全力保障奶制品市场充足供应,从春节至今,上万名伊利员工坚守岗位,确保原奶收购、生产、质检、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有序运行。

  疫情期间,伊利联合其他乳制品企业,保障武汉每天有1500吨牛奶的供给。截至3月,伊利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均已满产运行,产品供应量已与去年同期持平。

  古人言,路不险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无以知人之德。

  历史上,国家每发生重大疫情、天灾或经济困难时,民生领域总是经受最大考验、肩负最大责任的,大型民生企业更是抗灾救灾、保障生产安全、稳抑物价、维护民生民用的关键力量。

  在2020年这场牵涉全球1/5人口、长达两个月的全民战疫中,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品巨头,对外协同全球资源,对内抢先安全复产,在源源不断支援前线的同时,在保民需、保健康、保市场稳定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后盾作用。

  责任无界,大爱无疆,在全社会坚守和奋战下,中国抗疫取得最终胜利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

  [1]数据来自洞见学堂:《204亿元?抗击疫情,企业捐赠总金额到底有多少?》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