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汽车内外饰件领域,突然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汽车装饰件领域的大牛股相当的多,先来标杆对比,就是汽车零部件的黄金企业,福耀玻璃,时间轴为2008年底(上证2000点)——2017年底(上证3000点)。

福耀玻璃从2008年底最低点到2017年底最高点,168.8-2217.7,增长1213.8%.妥妥的大牛股。那么国内汽车内饰件的上市公司有华域汽车、宁波华翔、敏实集团、模塑科技、凌云股份,5家,不挑好坏

NO.1 宁波华翔

从2008年底最低点的15.9,到2017年底也有150-170点,增长900%左右,最高点是2015年的牛市,达到214.38。

其实宁波华翔增长应该远不止900%,主要两个原因限制了:

一、分红少,比例不算高,但勉强能看,主要是市场给的估值高,福耀玻璃PE一般在20以下,这货PE两次上50,常年在20以上。这一分摊下来,股息连买个方便面的钱都不够,后复权(股息再投资)收益自然就低了。

二、收购了德国华翔,别人收购是并表增利,他收购这货是挖坑,心情的好时候拉低当年净利润10-20%,心情不好的时候拉低30-40%。如果2012年没有进行这项收购,那么之后的基本面会好很多。但即使如此,仍然具有900%的增长,略逊色于福耀玻璃。

NO.2 华域汽车

从最低点76.73到最高点1213.78,增长1481.8%,高于福耀玻璃。

NO.3 敏实集团

从最低点的2.12,到最高点的64.17,9年间增长2926.9%,啥都不说了,扣波666吧。

NO.4 凌云股份

凌云股份的具体公告和详细业务我还没了解,股价从5.37到17年底的41,增长693%,比较逊色于福耀玻璃。最高是在2015年牛市达到66.93。从业绩数据上看,营收增长很稳定,净利率较低(2%-3%),波动较大。同时往年PE比较高,基本在20以上,30+、40+也很常见,虽然公司派息算大方,但股息再投资收益很低,导致后复权收益较低。

NO.5 模塑科技

模塑科技从2008年底15.9到2017年底的85.增长434%,如果以2015年最高点194.3.则为1122%。股价在2015年后下滑是因为净利润崩盘,虽然营收逐年增长,但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具体原因我没有了解,从业绩数据来看,净利率波动很大(0.2%-10%),主要受毛利率影响,2018年净利率只有0.2%左右。

以上,我国主要5家汽车内外饰件公司的后复权股价收益与福耀玻璃的对比,2家高于福耀、1家略逊色、2家远不如。福耀玻璃仅仅属于中上,而福耀占据低PE的优势,使得股息率一直较高,9年时间令后复权收益得以释放,当然了,低PE是市场给的,天时嘛。

我们看业绩对比:

备注1:华域汽车2008年净利润为负,营收、净利润取2009年数据。

备注2:福耀玻璃的净利润复合年增长34.96%是因为2008年净利润创新低,为2.04亿,2009年为13.03亿,其唯一波动很大的一年。按2009年算复合增长为11.09%。

营收来看,除了模塑科技之外,基本都在福耀玻璃之上,而且增速都在20%以上,当然有含并购增收的因素。

净利润来看,如果剔除福耀玻璃2008年基数太小,也只有模塑科技净利润增长不及福耀玻璃。这么一看,除了模塑科技这个拖后腿的,汽车内外饰件企业在过去2008-2017年业绩都不逊色于福耀玻璃。但福耀玻璃投资收益率仍旧能超过凌云、宁波华翔,原因在于低PE赋予了福耀玻璃高股息率。

那为什么福耀玻璃的地位评价如此之高?我不说2018年后行业寒冬,2018年以前市场对福耀玻璃的评价、关注度、行业报告、讨论远远多于华域、敏实、宁波华翔(如果不买坑的话应该也比福耀玻璃收益高),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反正热门企业榜单中是不可能出现华域、敏实、宁波华翔。热门行业中也不会有汽车内外饰件,估计认知的都没几个,而且你写也不会有流量,哪些是热门的呢?我随手一举吧,银行、白酒、医药、消费品。我们把消费品神话茅台摆出来好吧。

神话茅台从2008年底最低393.48到至今9103.85,增长2213.6%,真是强,但仍低于2017年底的敏实集团。

都说银行PE低,招行PE不算低吧,都有11.27(静态),华域和福耀也常年在10-20PE,成长性方面招商在银行里面也是非常优秀了。从08年最低点26.16到至今174.25,增长566%。

连招行都如此,银行好像真没一个能打的,但是!一个招行的人气加起来比整个汽车内外饰件行业都高!

汽车内外饰件在过往十年中已经足够证明优秀,重要的是弄清楚这些企业是否还能再创辉煌,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过往汽车内外饰件成功的原因何在?

1、国内汽车行业高速发展,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938.05万辆,2017年2887.89万辆。增长207.9%,年均复合增速为13.3%,为汽车内外饰件业绩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嗯?真是这样吗?NO!!!!!!

国内汽车主要增长在2009及2010年,2年内近乎翻了一番。而到了2011-2017年,只增长了60%。但汽车内饰件企业,少则如模塑科技营收也翻了一番,多则如宁波华翔,6年后翻了两番。

可以推论,汽车行业缓增长的7年中(2010底-2017底),年均复合只有6.9%,但汽车内外饰件上市公司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究其原因,本文不予展开。

2、估值双杀与双击

汽车内外饰件股价走势最为稳定的华域汽车,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一(2008年底-2010年底)股价最低76.73上涨至最高点465.25,涨幅近500%

其上涨幅度比其他行业要大,主要是2008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只有6.7%,行业寒冬,市场估值低,同时车企业绩差,再加上大盘跳水。而2009、2010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5.46%,32.37%,高速增长迎来了估值与业绩的双击。短短2年时间,涨幅近500%。

时期二 (2011初-2014年初)股价最高点465.25到2014年6月330左右,期间最低点247.14,接近腰斩,横盘3年有余。同期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5%(2011)、4.33%(2012)、13.87%、6.89%(2014)在2014年初,无论是主机厂还是汽车零部件,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估值都非常低,很多在6-7倍PE,华域最低PE去到5.93。业绩没有下滑、但汽车行业不景气,估值创新低。

时期三 (2014年初-2015年底)从330点去到最高点900点,然后跌到500点附近。

基本都在跟上证指数在走,上证从2014年初2000点到5100点再跌回3000点。

时期四 (2015年底-2017年底)从最低的437.96上涨到最高1213.76,涨幅177%。

主要是市场估值在改变,从最低的7.67倍PE到最高点14.57倍PE.PE上涨近一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推手,同期上证指数没太大波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95%(2015)、13.65%(2016),3.04%(2017),比时期三好不到哪去。

我并不想太过于去分析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导来看,只想申明两个观点:

一、汽车产业链(主机厂与零部件)估值波动都较其他行业大,而市场的估值并非一定与行业增长有关(例如时期三与时期四)。

二、我们是开着上帝视角,以后视镜来抓取最高点与最低点分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般来说都是逆着市场来做的,这很考验对企业、行业的理解,同时我们也不可能抓取到最高点与最低点。

其他:

1、为什么汽车内外饰件不会出现在热门榜单中。因为低ROE、低毛利率、低净利率。高票榜单都是高ROE、高毛利率、高净利率的,投资有时候真不是看数据就能做好的。

2、汽车内外装饰最为核心的逻辑在哪?为什么汽车行业缓增长后,汽车装饰件营收仍然保持高增长?企业的壁垒在哪?这5家企业他们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个性?研究国外一流的企业能给他们发展提供哪些借鉴意义?这些都是我想寻找的,会在后面的报告中逐步给出自己的理解。

3、费那么老大劲,就是因为现在属于汽车寒冬,整个汽车产业链估值都很低,之所以没到2008和2014年的那个点,是因为上证指上涨了50%,如果剔除大盘涨幅,与2008年底和2014年市场估值相当。

未来大盘会怎么走,我不知道,汽车估值周期需要多久,我不知道。汽车寒冬要持续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有冬天,就会有春天,至少从历史来看,没有例外。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会的,没有人知道未来如何,但春天终会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了解好行业、了解好公司,选取优质的标的,等待市场发现

最近聚了一群股友,一起探讨风险机会,分享各种指标涨停战法,每日早盘精选一只票,只为一起吃肉,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散户聚沙成塔,抱团取暖,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