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原创: 大文 

现在还只是模式拷贝阶段

石女士的父亲最近因尿毒症去世,悲痛的同时也很恐慌,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决定给自己和丈夫增加一份健康险。但在给自己和丈夫选择去投保商业健康险时,却因为丈夫曾动过手术、自己有糖尿病、乳腺结节和高血压而被双双拒保。这样的情况下,石女士前往了朋友所在的保险公司寻求帮助,希望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还能买什么保险。在一堆摇头感慨“为什么不早买保险“的保险业务员里,只有一位业务员回复说:“税优险可以带病投保,建议试试。”

而号称能“带病投保”的个人税优健康险,为什么连保险业务知道的都很少?

税优险,不同于以往的健康险——交保费获得保额。购买税优险,每年向保险公司固定缴费 2400 元,这 2400 元中的只有一部分是用来支付购买该保险公司的医疗报销险,剩下的钱进入个人医疗帐户,进行滚存。医疗报销险的费用,同其他一年期的医疗报销险一样,根据产品不同和投保人的年龄不同支付费用有所不同。账户的钱,等到退休之后,全部可用于购买其他商业保险或是用于支付个人医疗费用使用。

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但说到底,就是一个带了账户且没有免赔额的一年期医疗报销险。但不同于其他医疗报销险,他的优势点在于“保证续保”和“带病投保”。

“保证续保”方面,很重要。一旦发生健康问题,之后想要买其他保险就很难了,要是现有的保险再不能续保,就是说这个人身上一个保险都不能再有了。一个非健康体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医疗支付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说停就停,不会有官方的短信或者电话通知,最多就是业务员来打个电话问一下你要不要买其他的产品。而税优险不但能在正常情况下保证续保,还不会因被保险人发生健康问题而拒绝续保。

“带病投保”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是写在《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里的规定。但是带病和健康,两个状态的保险额度是不一样的,健康体的保额规定在 20 万以上。而对首次带病投保的,可以适当降低保险金额,这个保额一般是 4 万。虽然额度不高,但是对石女士夫妇这样几乎无法投保任何商业健康险的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除了上面两个优点,他的另一个优点,是对个人购买健康保险给予税收优惠。被保险人每年向保险公司固定缴纳的 2400 元的这个额度,允许在当年或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就是说在需要缴税的工资里,每年有 2400 元被免税了,前提就是纳税人买了这个税优险。

这样创新模式的保险品种,契合政府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决策。2016 年 1 月 1 日,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开始试点。同年 3 月 4 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签发首单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2017 年 7 月 1 日,个人税优健康险政策开始从 31 个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

这种在税优政策下保险产品,它的诞生是借鉴于发达国家的保险税优政策。

“法定医保为主,私人医保为辅”,是德国的医保体系,跟目前的中国基本相似。目前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人口约 90%,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约占人口的 10%。德国的保险税优政策体现在,德国企业为员工支付的法定健康险和商业健康险费用,是作为雇员收入的一部分,被看做是公司的经营费用,无须缴税;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在一定额度内享有免税政策。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和中国就不太一样了,也有公共保险,但还是以商业保险为主导。他的公共保险计划只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穷人、军人等,其他人的医疗保障全由市场解决。高度市场化下的美国医疗保障,在健康险的税优力度和范围都更大。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团体健康保险费和员工自费部分予以免税,而且这个免税没有额度限制,买得越多,免的税就越多。同时,对个人购买健康险的费用还有部分年度医疗支出都予以一定程度的税收免除。

2004 年开展的健康储蓄账户和高自付额的保险计划,是美国另一个保险税优政策的重要体现。这个计划“账户+医疗险”的结构可能就是我国税优险的参考对象。不同的是,美国的“税优险”医疗保险部分的有免赔额,2014 年个人免赔额不低于 1250 美元;但也有个人负担上限,2014 年个人负担上限为 6350 美元,超过该数字部分的费用,由保险公司 100% 赔付。美国“税优险”的账户在支付了保费和免赔额及其他政策允许的医疗支出后,剩余未使用的金额还可以滚存,也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渠道,投资收益也享受税优政策。退休后,全都可以取出。

无论怎么看,税优险的优势都很明显,但如今的沉没也是一个事实。

购买不方便,就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的税优险,主要以单位集体投保为主,单位集体投保由财务部门进行个税优惠具有一定便利性,而单人投保的时候,申请程序就比较复杂了。首先要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确认是否能个人投保,在确认后,保险公司会邮寄相关投保资料到投保人,投保人需要将纳税证明、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信息邮寄到保险公司,投保完成后保险公司会给到个人带有税优识别码的保单,个人需要再前往税务局报税。

其次,免税额度太小,并不能给民众带来实质性的优惠,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在 5k - 8k 的,一年也就省了三四百块的税金。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产品本身还没有优秀到非买不可的地步。“税优险”的本质还是一个医疗报销险,而医疗报销险本身由于社保的存在和其本身保障范围的狭窄,他的必要性并不大,只能作为在社保和大病险之后的一个补充。

即使税优险带了“账户”,但是这个账户的灵活性很差,只能用来支付医疗费用,和美国“税优险”账户即能投资又能取出比差得还是非常多的。而且美国“税优险”的超过个人负担后,最终能达到“全包”,这才是能作为兜底的高端医疗险。

无论如何,税优险的开发都是我们国家完善医疗制度的一个很好的尝试,最终目的一定是通过隐性补助刺激商业健康险的需求,让各类人士享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缓解基础医保支付压力。

只是,从形式拷贝到最终找到方向,这条路一定还是很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