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出现大“堵车”。

天气晴朗、气温升高,珠峰迎来了“旺季”。素有“死亡区”之称的8000米海拔地带竟现了“人山人海”的景象,320多名登山客在排队等待。

据尼泊尔政府部门的统计,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踪。5月23日就有3人丧生。热潮不减的攀登挑战,可谓风险重重。

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探路者掌门人王静第三次成功登顶珠峰,将王石甩在身后。令人钦佩的无畏精神让其超越极限,荣获“国际登山家”殊荣,然而,王静所掌舵的探路者却深陷经营不佳、多元化布局失败的泥淖,股价也一步步探底,刷新着谷底的极限,冲击着市场的底线。

引发市场纷纷质疑后,探路者回应称,董事长王静再次登顶珠峰,系落实公司与中国登山队(西藏)的战略合作。

登山王再次登顶珠峰  公司市值却缩水近9成

5月24日,探路者微信公众号发文,祝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成功登顶珠峰。文中提及,总裁王静于5月23日早8点31分成功登顶珠峰,24日15时,王静一行已经安全下撤到珠峰大本营。

据悉,王静是登山探险界知名人士、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已9次成功登顶8000米以上雪山,其中 3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王静曾经连续143天完成地球九极7+2探险项目,成为当时世界上完成此探险项目最快的人,并荣获尼泊尔政府授予的“国际登山家”称号。

然而,王静成功登顶备受登山人士赞扬之际,作为上市公司掌门人的身份却引来口诛笔伐,市场人士纷纷质疑其是否“用心经营公司”,指责其“不务正业”。

与王静不畏艰险,数次攀登高峰创造纪录相对应的是,王静所创办的探路者,一度被称为“户外用品第一股”,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的辉煌后,由于经营不善、转型失败,其股价跌跌不休,距离巅峰缩水近九成,颇有点讽刺的意味。

截止5月27日收盘,探路者收盘于4.01元,日内上涨2.56%,相比2015年高点29.22,跌幅为86.33%,市值也从260亿,缩水至35.74亿。

探路者连续亏损,股价跌跌不休的窘境下,王静高调登顶珠峰,“国际探险家”的网红人设与上市公司掌门人的不匹配,其遭受“不务正业”的质疑似乎难以避免。

5月27日,针对投资者质疑,探路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应称,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静总此次身着公司产品再次登顶珠峰,主要是落实今年1月份探路者与中国登山队(西藏)签署的战略合作中的相关内容。

探路者称,本次珠峰登山季的西藏地区登山队队员(包括救援队),均穿着探路者HIMEX系列登山产品。王静总此次以产品经理身份深入藏区,与队员们一起亲历攀登过程,不仅是公司的一次重要品宣活动,更肩负着探路者最新一代高海拔极限系列HIMEX产品的测试任务,以亲身测试的宝贵数据来改进产品,进一步提升HIMEX产品的研发水平和技术高度,并将指导和应用于更广泛和日常的户外装备开发中,从而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虽然探路者上述回复非常详细,但是高调宣布登顶在先,面对始料未及的质疑,亡羊补牢将董事长攀登行为定义为落实战略合作,明显有点牵强。如果上述回复属实,那么董事长甘冒奇险,亲身体验测试,如此重大的品牌宣传与战略推进,何以在其官微单独解读为“国际登山家创纪录”的俗套网红事件呢!那么,至少可以说明公司宣传的不专业性,那么探路者品牌营销效率偏低,销售费用高企(对比于同行三夫户外、牧高笛)似乎也不令人意外了!

此外,探路者业绩不佳,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王静,大幅攀升的高薪也引起大家质疑。

探路者2018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支付董监高薪酬为1369.18万,其中王静薪酬为430.46万,一个人占接近三成。而与其个人2017年的95万薪酬相比,增幅高达353.11%。

对此,探路者解释为,王静女士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其年薪是根据经合法程序审议通过的《董事、监事津贴制度》和《高管人员年薪工资方案》确定及考核。

曾经的“户外用品第一股”陷入多元发展迷途

2002年至200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入局户外产业较早的品牌,探路者尽享产业红利快速发展壮大,于2009年成功上市。

从上市到2014年,探路者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探路者2009到2013年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50%。其中,2011年净利润暴增达98.81% ,2014年增长放缓,仍维持在20%左右。

2015年开始,探路者开始多元化布局,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并购活动,进军旅游及体育领域。

其中,2015年探路者斥资2.3亿元投资控股易游天下,这是其上市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易游天下曾经是一家旅游O2O明星企业,2013与201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3亿元和6.8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13.6万元和26万元。然而,直到2018年,易游天下上仍未获利,探路者则再次输血增资1558万,可谓下了血本。

粗放式的跨界并购与低效的投后管理下,探路者脱离主业的试水差强人意。旅行业务持续亏损等待输血,体育业务表现平平的时候,商誉减值大坑已经埋好。2017至2018年探路者商誉、资产减值计提为4.6亿。

在大肆“买买买”背后,探路者的业绩出现“滑铁卢”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从2015年开始,探路者出现净利双位数下滑,2017年,探路者出现大幅亏损, 属上市以来的首次。

4月26日,探路者姗姗来迟的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9.92亿,同比减少3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13亿,同比减少14.85%。而截止至2019年一季度,探路者已经连续15个季度净利下滑。

创始人回归,能否挽救探路者

股价连续下跌,连续两年亏损的“户外用品第一股”已然失色,2017年11月背负期待,再度出山的王静, 能否力挽狂澜,以大无畏的探险精神,带领探路者走出迷途,重回高增长的轨道?

2017年11月,探路者集团举办了“新启程 共征程”第四届董事会新闻发布会,王静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的董事长兼总裁,并确立“聚焦户外产业,围绕主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的战略方向。

2018年,探路者聚焦户外用品主业,调整缩减了利润率较低的国际机票等业务规模,并逐步剥离、重组退出与户外用品主业不相关的业务。

2018年6月14日,为了激励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振奋士气,王静掌托下的探路者推出了股份回购计划,用于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截至 2019 年 4 月 30 日,探路者自筹资金回购金额为3112万,回购股份7,591,718 股,占总股本的0.8518%。回购期即将届满,回购金额基本达标(超过其3000万下限,接近其预期回购比例0.93%)。

然而,亡羊补牢,或许为时将晚。受益于户外运动行业兴起的探路者,必然也受到行业形势落差的影响。

近两年,户外用品行业发展态势明显放缓。COCA提供的《2018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达到249.8亿元,同比增速为2.10%,出货总额141.2亿元,同比增速为2.38%,连续7年下降,创下2002年以来行业最低增速。

在行业发展放缓制约同时,探路者亦面临同行后来居上的挑战。另外两家户外用品上市公司中,三夫户外维持高速增长,牧高笛也基本维稳,二者体量小于探路者,但是主业明确,销售与管理效率更高,在行业增速放缓之际,轻装高效的低成本运营无疑是更优的战略选择。

2017年至今,探路者已经连续亏损两年,2019年一旦再次亏损,探路者将面临退市。探路者成立20周年之际,疯狂登山“探险成瘾,不务正业”的王静,能否收收心,用心经营,带领探路者扭亏为盈,将决定探路者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