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现在口罩已经是全球畅销的紧俏货了。而我国口罩产能占世界口罩产能的六成,在这样的局面下,国内口罩产业链上下都颇受关注。因此这段时间,在A股市场口罩指数、口罩概念满天飞。

其中,就有一只口罩概念股搜于特,涨势特别凶猛,自从2020年2月蹭上了口罩概念后,在2月25日至3月9日期间迎来十天八个涨停板,3月9日当天一度涨至公司2018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时,搜于特也因连续多日涨幅异常,一度被证监会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但是这只新晋“妖股”背后,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本来面目。

从服装到投资到供应链,转型皆以失败告终

搜于特的前身东莞市搜于特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门店在2007年~2009年曾以47%以上的年增幅扩张。成立不到5年就在中小板上市。可是上市以后,搜于特开始战略转型,在2014年8月起耗费1.92亿元投资了刚成立不久的电商女装品牌,及网络销售平台。然而2014年同比减少24.86%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13%的净利润。

2015年搜于特再次砸下4.55亿元加码投资新兴电商女装品牌,并分别入股四家pre-IPO公司,但是这几家品牌投资标的表现也不佳,最后以投资的7个女装品牌公司,以4个计提减值、1个亏损平价转让告一段落。

搜于特第二次转型,以股权联合的形式开展服装上游原材料相关的供应链业务。截至2019年6月末搜于特旗下已有12家股权联合的供应链合资子公司,为服装行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但是因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不足,而迟迟无法推进。

与此同时,搜于特原服装业务规模逐渐萎缩,2017年以来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仅占公司整主营业务收入的8~10%,与原竞争对手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搜于特资金方面开始产生压力,公司的在手现金不断减少,有息负债持续增加。

自打2017年供应链业务规模较去年同增长了277.44%起算,搜于特的有息负债迅速增加至18亿元以上,增幅高达119.64%。搜于特的资产负债率在2019年上半年抬升至49.13%,公司总体偿债能力不断下降。

为了募集资金偿还利息,依赖增发、发债等“奉旨乞讨”事项

2010年搜于特首发上市共计募集了14.43亿的资金,其中10.61亿元为超募。将5.61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剩余5亿投入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接下来,搜于特基本保持着前三年每年一次,后两年每隔一年一次的频率向公众、股东和公司员工“奉旨乞讨”了40.64亿元,其中的20.64亿元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随着供应链业务规模、资金缺口的进一步扩大,按照2017年搜于特披露的三年战略转型规划,目前的实际募资进度仅为60~100亿元的投入目标贡献了34亿元,搜于特未来还计划将融资融券进行到底,但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却越来越差。

2015年搜于特初涉供应链业务起,原服装业务的毛利率开始停滞不前。2016年后搜于特服装业务收入较往年毛利率也一路下跌,2018年起搜于特的毛利率一直垫底。结合前文提及的品牌投资收益不佳、盈利质量差,搜于特在筹钱花钱的路上越走越远。

无力回天情况下,大股东开始减持和质押

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公司实控人马鸿和其兄妹马少贤、马少文、一致行动人兴原投资在二级市场合计减持了5.84亿股,套现14.59亿元。同时马鸿还通过转让股权,分别将自己持有的10%公司股权及兴原投资持有的15%公司股权转让给第三方。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搜于特宣称拟投资2亿设立全资子公司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上涨,3月9日公司股价还创下近两年新高。待市场情绪稍稍冷静后,搜于特分别在3月16日、4月2日更新披露口罩已投产、部分口罩逐步向国外出口的进展,在全球疫情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为公司股价再“添把火”。

可就在3月9日,搜于特第二大股东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曝出分三笔大宗交易卖出6000万股公司股票,第二天公司股价随即下跌,再现精准套现“神技”。以2.46元/股的转让价格粗略计算,广州高新投这一波操作下来就净赚1.73亿元,投资回报率高达117.48%。而3月11日,搜于特关于大股东减持的公告才“姗姗来迟”。

不到两年,经过屡次减持,实控人马鸿个人的持股比例从69.9%下降至35.69%,套现了26.37亿,很愉快的丧失了2018年9月以前的绝对控股地位。同时,大股东广州高新投在与搜于特合资的子公司成立不到半年,也开始了集体大手笔减持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实在是很难让投资者有信心持有,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就算公司已为规避市场风险主动放缓业务扩张速度,也不能彻底扭转两大支柱业务毛利持续双降、钱哗哗往外流的局面。

文章转载自《赢在择时章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