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前不久,能源巨头施耐德电气遭勒索软件攻击,大量企业数据被窃取,引发了一些企业的恐慌。与此同时,这位昔日的能源巨头的生存状态,也因为工业4.0、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向“工业4.0时代”迈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已经势不可当。而在国内市场,进口电气品牌的垄断地位也逐渐被打破,过去国内企业过于依赖进口设备与系统的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在这轮行业周期性变化中,以施耐德电气为代表的巨头企业,也因为产品、模式、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式过于传统,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在国内竞争品牌逐渐崛起之时,施耐德电气也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2006年正泰集团与施耐德电气的一场侵权官司,施耐德电气最终以赔偿正泰集团3.35亿元而败诉,更预示着电气品牌进入了“国产替代”时代。

那么,施耐德电气这个行业巨头,是如何走下神坛的?我们翻开施耐德电气近几年的发展史,答案或许就已经摆在眼前。

再遭勒索软件攻击,施耐德数据安全存疑

2024年1月,据媒体报道称,Cactus勒索软件组织在网络攻击期间窃取了数TB的公司数据,并威胁施耐德电气如不支付赎金,就会泄露被盗数据。

众所周知,如今是一个数字化时代,企业数据入网、上云之后,数据安全如何得到保障,是每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这次施耐德电气遭受勒索软件袭击导致数据泄露便给业界带来的深度思考,并引发了行业热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攻击事件主要针对施耐德电气旗下的可持续发展业务部门。而该部门是为DHL、希尔顿、百事可乐和沃尔玛等众多知名企业提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法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这也意味着,这次攻击不仅影响了施耐德电气自身的业务运营,还可能波及到其广泛的客户网络。由此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显然让其合作的企业客户十分担忧。

此外,从勒索软件的危害性来看,攻击者利用了一种名为Cactus的勒索软件变种。而且,该Cactus勒索软件自2023年5月首次被发现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加密方式和规避检测的能力,让全球网络安全专家倍感头疼。

尤其是其拥有多种加密模式,包括快速模式,一旦连续运行两种模式,文件将被双重加密,极大地增加了数据恢复的难度。所幸的是,施耐德电气面对危机,尚且保持着大厂的应对能力,快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并全力开展修复工作。

据观察,虽然该事件最终得以平息,但是对于巨头企业施耐德电气而言,却带来了双重损失。一是经济损失与品牌声誉损失。二是让市场、客户对其数据的安全性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要知道,这并非施耐德电气首次出现被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早在2023年6月,施耐德电气就因MOVEit漏洞遭勒索软件组织Clop窃取数据,那次攻击影响了2700多家公司。而施耐德电气可是全球能源与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是一家法国跨国公司,生产能源和自动化产品,范围从大型商店中的家用电气元件到企业级工业控制和楼宇自动化产品。施耐德电气2023年前9个月的收入为285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5万名员工。施耐德电气旗下的知名消费品牌包括Homeline、SquareD和APC(知名UPS设备制造商)。

由此可见,巨头企业施耐德电气在防范病毒入侵、数据泄露方面或许还存在纰漏,相关应对机制或许仍需进一步完善。

专利侵权败诉,商业帝国也有裂缝

能源与自动化领域,施耐德电气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不过,10余年前,施耐德却经历了一场中国企业与其在法律层面的“对抗”,并最终以“以弱胜强”的方式输给了对手。

据媒体报道,2006年8月,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集团)以专利侵权为由,将施耐德电气推上被告席。

正泰集团官网介绍,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正泰电器为中国首家以低压电器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不过,彼时的正泰集团与施耐德电气相比,还很弱小。

正泰集团与施耐德电气之间的官司,起因是20世纪末,国内电气市场的一场场“明争暗斗”。据了解,彼时的施耐德电气,为了压制国内竞争对手的崛起,采用了发起并购、专利战等方式,不断“挑衅”国产品牌,也是行业的后起之秀——正泰集团。

据了解,早前施耐德电气提出以现金收购正泰80%的股份。不过,正泰却选择了拒绝。于是,施耐德电气就抓住了正泰集团没有太多专利的短板,向其发起专利战,试图逼其就范。期间,施耐德为了达成并购,甚至还配合推出了收购50%股权等数个收购方案。

不过,正泰集团“骨头很硬”,无论施耐德电气如何打压,从来不向其低头,坚决不同意被收购。甚至即使其产品在多个国家被禁止销售,公司精力、财力、物力都耗费巨大,也从不妥协。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6年10余年期间,正泰集团被施耐德告了24次,平均一年被告2.1次。

也正是因为二者针尖对麦芒,正泰集团也在逐渐发展壮大后,开始选择了“反击”。自从因为专利问题在法律上吃亏后,正泰集团就开始不断申请自己的专利,并且在1997年因为“一种高分断小型断路器”这项专利,开始扭转局面。

据媒体报道,2005年,施耐德在不经意之间,用上了正泰集团已经申请的那项专利而侵权了。不过,正泰集团的高层却非常沉得住气,一直等到2006年,施耐德电气要和德力西集团合资,成为电气行业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才决定将其告上法庭。

而正泰集团之所以此时才出手,一方面是试图抓到更多对方“侵权”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让施耐德电气“一招毙命”。

最终,经过司法机关调查,2004-2006年施耐德集团这款产品的销售利润达到了3.35亿,因此正泰集团的索赔额也达到了3.35亿。虽然最终因为施耐德电气不服判决并继续上诉,让正泰为了节约公司发展“精力”不得不让步,最终达成了和解,从而让赔偿金打了折扣。

但是,正泰这场专利反攻,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而施耐德电气也因此首次尝到了一直压制对手,却最终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的失败滋味。

自此,施耐德电气在国内市场似乎也变得低调而沉稳,虽然江湖地位仍在,但是其霸气、锐气似乎也早已不复当年。

国产智能制造崛起,施耐德陷中年危机

尽管在能源与自动化领域,过去一直是进口品牌的天下。但是,随着国产智能制造的崛起,我国的电气市场也今非昔比。与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科技化类似的是,国产电气品牌也在扬眉吐气。

肉眼可见的是,近年以来,浙江中控、和利时、南京科远等国产自动化信息技术供应商,正在一改往日国内市场由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双雄争霸的格局。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电力设施自主可控程度正在高速提升,整个行业也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而这些国产品牌,同样有足够的底气,在新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环境下,与施耐德电气这些巨无霸企业展开竞争,甚至扳手腕一决高低。

以工业控制软硬件产品为例。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该类产品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为代表,更是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重心所在。而这些产品的存在,就是为解决工业流程的设计,实现自动化生产。

尽管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等进口品牌深耕本土市场30余年,市场根基难以撼动,但是依然没有阻挡“国产替代”品牌的悄然崛起。

例如,有数据显示,DCS市场本土品牌主要以中控技术、和利时为主,外资品牌主要以艾默生、霍尼韦尔、西门子为主,市场份额正逐步被中控技术等国内厂商取代。而SCADA市场,国产品牌更是占比超60%。

目前尚未“抢回”市场份额的,是2020年中国PLC硬件市场,目前外资市占率仍近九成,垄断地位依然明显。而且,目前电力行业的DCS系统,也基本被国产品牌垄断。但是可以预见,国产品牌夺回市场主动权也指日可待。

实际上,在核电、食品饮料、制药、市政等领域,国产品牌已经呈现出商业灵活贴合度高、维护服务响应迅速等方面的优势,已渐渐占据自动化产品市场。因此,于施耐德电气而言,其过去的品质优势也逐渐在国产替代品牌的价格优势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在汽车、机器人等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其老对手西门子也在压制着施耐德电气的发展。种种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影响,让施耐德电气也不得不谋求转型。例如,早年施耐德提出的从“做产品”转向“建智库”,就是其重要的战略转型策略之一。

结语

作为百年老牌企业,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市场都有着难以被替代的“江湖地位”。不过,时过境迁,国产品牌也在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正在加速追赶这些巨头企业。

而且,随着“国产替代”不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其产品研发、生产成本也越来越低。因此,在市场博弈中,也越来越有本土化品牌优势、价格优势,从而可以在新的“战场”与老牌“洋货”进行新一轮的角逐,而施耐德电气等头部品牌的危机,必将提前到来。

我们期待,在新的数智化制造时代,国产电气品牌能在新的行业周期中,弯道超车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而施耐德电气也能在新的转型期,在国内市场有不一样的布局,与国产品牌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