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样的折腾都经不起,企业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

最近,安徽芜湖一位姓甘的老板诉苦:

自家码头一年要被检查200多次。

这个数字还是能唬住人的,毕竟一年也就365天。

甘老板粗略统计,在码头投入运营的第一年,有明确记录的执法检查就超过了200次。

往码头跑得最勤快的部门是: 芜湖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三大队。

甘老板以为自己记了小本本,就想拿200多次吓唬人,幸好有关部门也有自己的台账。

为了真相,他们还组织专班又一次到码头走访座谈,根据记录比对发现:

哪有200多次?!明明只有65次。

这个用波旁斯基的黑话来说,属于颗粒度没有对齐。

在数字统计这一点上,斯基选择相信有关部门,因为他们一般不擅长缩水,但擅长注水。

虽然,65次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一年只有52周,这意味着码头每周都会面临一次以上,来自有关部门的关心、关注与关爱。

甘老板是懂经营码头的,但他不懂有关部门的用心良苦。

他只会觉得对方来检查一次,他就要接待与应付一次,他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对方想过:

是报纸不好看?还是茶不好喝?非得逮着一家企业检查?

再说了,码头不是一点问题没有,光是这65次走访就发现了27个问题。其中环保问题16个、安全问题9个、管理问题2个。

甘老板觉得码头几乎每天都要应对执法检查,怎么可能经营好? 他却没有想过,要是不这么检查,大伙儿的工作量怎么饱和?

难道真要沦落到跟那些大厂一副德行,动不动就给员工颁毕业证,向社会输送人才?

当然,芜湖本身就是一座很有追求的城市。 它常年霸占着安徽老二的位子,只是跟老大合肥的体量又在逐年拉大。

2023年,合肥的GDP将近1.27万亿,芜湖的GDP还不到5000亿。

在安徽能排上老二,但是搁长三角的城市朋友圈,它也就是一个小弟。

混长三角这个圈子10年了,芜湖肯定也不想在营商环境这一点上拖整个圈子的后腿。

所以,芜湖在这方面还是蛮努力的。像他们有一个早餐会,已经办了109场了,每办一场还向大伙儿公布办理反馈。 他们说了:

在芜湖,只要企业有困难,就一定有人关心!

不过说实话,作为圈子里的小弟,怎么把握和企业相处的度是没有那些老大哥经验丰富的。

芜湖提出了“主动服务”,又提出了“无事不扰”。

这八个字大伙儿每一个都认识,但操作起来,边界感是不容易掌握的。

离边界远了,大伙说你们的“主动服务”意识呢?离边界近了,大伙又觉得说好的“无事不扰”呢? 随便一搜,斯基就能搜到当地有关部门走访企业问需求的新闻。

这些新闻,显然一边满足了“主动服务”的要求,一边又似乎违背了“无事不扰”的原则。

按照芜湖市交通执法支队三大队陈可副大队长的说法,甘老板的码头,也没有得到他们的特殊关照。他说:

市执法支队会下发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然后大队对辖区内所有的港口企业按计划检查,一视同仁。检查频次每一家都差不多,不会相差太多。

斯基查了一下芜湖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的工作总结:

全系统累计开展安全检查4110余次,检查辖区交通运输企业1840家。

也就是,平均每一家企业能幸运地得到系统关照的机会,一年也就2次。

但一开始在甘老板提供的部分执法检查文书中,有记者看到《港口安全和环保工作检查督查记录表》数量最多,超过了40份。

那些记录表都是执法三大队开具的。 甘老板还添油加醋地说:

有时候对方来检查时并不出具执法文书,所以他保守估计执法三大队到码头执法检查至少超过了百次。

甘老板和有关部门之间,对于“到底去过几次”这么具体的颗粒度都对不齐,更别提那些“主动服务”与“无事不扰”的概念了。

在这一点上,长三角有些老大哥做得还是挺好的。比如,浙江从“最多跑一次”升级到“最多跑一地”,现在都快升级到:

一次都不跑了。

斯基也专门去看了看浙江港口多的地方是怎么操作的。

一看人家宁波的交通运输局,已经开始搞远程执法、非现场执法了,远程监控到企业有问题,人家才亲自跑一趟。

这种操作不仅不打扰企业,关键还不费干部啊。

说起来,有些地方搞服务型政府,喜欢用数字说话,上上下下目标明确,一看就懂。

但有些地方不一样,一谈到服务型政府,喜欢撂狠话:

谁砸xx的锅,我就砸谁的饭碗。

谁跟企业家过不去,我就和谁过不去。

这种狠话撂下之后,最后的局面往往是: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

当然,搞浙江那一套,咱也需要技术支撑。

芜湖要是实在找不到好的技术,可以去帝都海淀区、魔都浦东新区找找中小学生。

毕竟咱们现在一些硬核技术,已经掌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手里了。

前阵子,魔都又针对青少年搞了一届青创赛,有人发现一些中小学生的获奖作品似乎达到了硕士毕业的水平。

要是这些中小学生的科学成果,能够得到转化,芜湖离真正的“无事不扰”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