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穿越最冷猪周期

作者:蒙多

编辑:闻道

风品:黄石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商场浮沉本是常态。看看老牌企业,哪一家没曾低谷前行过,唯有处变不惊、周期穿越才是本事。

比如国内肉制品业第一品牌——双汇发展,做大做强过程中便多次起落。若从1984年算起,2024年企业迈入不惑之年,然从最新的营利双降财报看,双汇仍面临一些待解难题,该如何对症下药,走出困境呢?

1

两大主业双滑

库存激增 冰激凌效应追问

2024年3月27日,双汇发展2023年报发布:营收598.93亿元(不含其他类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29%;归母净利50.53亿元,同比减少10.11%;扣非归母净利47.32亿元,同比减少9.29%。

同期,公司销售净利率8.52%,较2022年同期的9.14%下滑0.62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仅为6.91次,为近三年新低,存货周转天数则达52.13天,为近三年新高。

实际上,将视线拉长,颓态早有显现。2021年至2023年,总营收为667.98亿元、627.31亿元、600.97亿元,同比变动-9.65%、-6.09%、-4.2%。营业周期为39.55天、41.62天、53.34天;存货周转率为9.37次、8.88次、6.91次。

问题出在哪里?

公开资料显示,双汇发展旗下主要产品包括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其中,前者包括生鲜猪产品和生鲜禽产品,后者便是市场常见的火腿肠类、火腿类等品类。

据2023年报,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分别创收309.70亿元、264.1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7.45%、2.85%,占当期营收比为51.71%、44.10%。

两大主业均出现下滑,自然整体业绩就好不到哪去。追其颓态原因,首先受上游猪周期影响。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生猪出栏均价15.03元/公斤,比2022年下跌了3.77元/公斤,跌幅20.05%。

此外,自身库存减值也是重要考量。2023年,双汇在低猪价期增加冻肉储备,生鲜猪库存同比增长76.6%,全年计提减值4.88亿元。其中四季度计提2.21亿元,直接影响了利润水平。

截至2023年末,双汇发展生鲜猪、生鲜禽产品库存量同比上升76.56%、120.97%。整体存货也从2023年初的61.21亿元,上涨35%至期末的82.67亿元。包装肉制品2023年对应销售150.64万吨,同比下滑3.57%,其中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7.7%。

是否有些“卖不动”了?后续有无减值风险呢?双汇回应,目前冻品库存处于历史偏高水平,但库存成本处于相对低位,且公司已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足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后续冻品存在减值的风险较小。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来作答。但抛开猪周期的不可抗因素,双汇自身短板也值警惕。冰激凌效应告诉我们,越是行业寒冬,越凸显头部企业的抗风险力、成长稀缺性。面对营利双滑,双汇发展该有什么反思?作出哪些针对性调整呢?

财报发布次日,双汇股价大幅跳水,单日跌幅9.45%,收于25.87元,一度创下开年新低。

2

新曲线尚需培育

合同负债新低 流动性压力几何

客观而言,为提升盈利能力,双汇发展没少努力,比如发力预制菜。

早在2019年6月,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便与预制菜龙头湖南新聪厨食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发展预制菜。

2021年1月,双汇发展再进一步成立餐饮事业部。该部门集食材研发、食材生产、食材销售、门店运营、售后服务为一体,品类覆盖肉、蛋、奶、菜、粮等多领域。

同年,公司还聚焦预制菜,推出了“双汇啵啵袋系列”“筷乐星厨”等品牌,以及梅菜扣肉、丸子、酥肉、蒜香排骨等新品。

2022年2月,双汇第三工业园签约仪式举行。据漯河市人民政府官网新闻稿,该项目占地1175亩,首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占地规模、投资金额均创双汇投资建设新纪录。新园区将围绕“一顿饭、一桌菜”,开发中华菜肴“进家庭、上餐桌”产品,整合包括第一,第二工业园产品在内的肉、蛋、奶、菜、粮资源,打造新业态。

宏伟远景足够诱人,然而双汇发展的资金链压力同样不可不察:2021年至2023年,双汇账面在建工程为30.74亿、27.11亿、8.69亿。同期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为78.39亿、57.69亿、28.34亿;短期借款为23.38亿、31.47亿、59.83亿。

以2023年为例,截至年底账面货币资金同比降超50%,短期借款则同比涨超80%。一增一降,账面货币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借款。若再加上期末37.36亿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612.68万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双汇承受的流动压力肉眼可见。

面对主业增长失速、营利双滑,能否处理好新引擎培育与流动性的平衡性,是双汇发展一道严肃思考题。

至少目前看,预制菜业务仍在孵化发力期、一时还扛不起整体增长大盘。2022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年报当中。2023年前三季为例,双汇预制菜产品销量5万多吨,同比增超80%。但财报中并未披露预制菜的具体收入,其所属的其他业务营收仅约占总营收的15%。

另一厢,截至2023年末,双汇合同负债(预售收货款)为19.69亿元,较期初减少了11.35亿元,降幅约36.56%,为近四年最低。

对于上述问题,双汇方面给出的解释是,2022年末距离春节较近,市场备货积极,公司预收客户货款较多,报告期内按合同约定履行产品交付义务,导致预收货款余额下降。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认为,合同负债不仅能够为双汇提供流动性,还反映出企业对经销商的话语权,旗下产品畅销与否。合同负债创四年新低,显然不是好消息,尤其正处新业务培育的爬坡期,急需一个稳健的现金流环境。

3

双汇、万隆浮沉往事

提及双汇管理层,便不得不提当家人万隆。

1940年,万隆出生在河南漯河的一户贫困人家。1968年当兵复员后,万隆来到双汇集团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从办公室办事员做起,1984年当选厂长,当年企业即盈利,结束了26年亏损史。随后更在万隆带领下一路开挂,从资不抵债,蜕变为行业龙头。

2000年,双汇率先从欧洲引进国内第一条冷鲜肉生产线,且把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冷鲜肉连锁销售模式引入中国,开创了中国肉类第一品牌。

2013年,随着双汇国际(现更名为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全部股份,万隆也缔造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

不过,壮大之路同样充满坎坷。如2011年3月15日,双汇被曝光“瘦肉精”事件,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同年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71岁的万隆向消费者致歉。

此后,其还作出每年花费超2亿元,进行一系列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改革的决定。最终,在严抓质量行动下,双汇成功转危为安。

可见,双汇发展的一路逆袭,离不开敢想敢拼,敢为人先,也离不开持续的进化韧性、市场敬畏。

然堡垒最易从内攻破,双汇又一危机也来自内部。

2021年6月,万州国际官宣罢免万隆长子万洪建所有职位。长久以来,万洪建被外界视作接班人,该罢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2021年7月,万洪建自曝被罢原因,其称因CEO人选与父亲冲突,用头撞击玻璃墙柜、满头血迹被保镖摁倒……

当年8月,万洪建再度发声,发文《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曝出许多公司与家族的秘事。一时间,刷新不少投资者认知。

诚然,万洲国际在次日便作出回应, 称万洪建指控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本公司保留向万洪建或对指控需负责的人士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然而,毕竟是祸起萧墙,对于这桩家族风波外界不乏疑虑,进而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2021年8月12日,万隆宣布辞去万州国际执行总裁,留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

目前看,万隆依旧手揽大权,除了担任万洲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还是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双汇发展董事长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0多岁的万隆仍在线拼杀,可敬可赞。只是从近三年治下的业绩表现看,有些差强人意。有无战略反思?如何新老交棒呢?

4

深耕主业、加速转型

翻身仗期许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

对于双汇这样的全球大集团来说,年逾八旬的万隆显然需要一个成熟辅助团队。2021年8月31日,双汇召开股东大会,万隆、万宏伟、郭丽军、马相杰担任双汇发展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其中,万隆、万宏伟、马相杰都是上届董事,本届属于连任,只有万洲国际CEO郭丽军为新晋。从年龄结构看,万宏伟、郭丽军、马相杰均为70后,皆年富力强。

在行业分析师王彦博看来,双汇“一老带三新”的管理层架构,既为后期管理层过渡做了准备,也兼顾了国际化、财务审慎性以及技术和生产销售一线的三角结构。

不算夸言。2024年2月,万隆发表新春贺词称,2023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双汇在以马相杰总裁为首经营团队的坚强领导下,克服贸易冲突、非洲猪瘟、通胀通缩、消费不足等重重挑战,全体员工锐意创新,与广大客商精诚合作,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字斟句酌,万隆对管理团队整体能力是认可的,侧面也折射出企业内部组织隐忧已解除。剩下的就是专心应对市场变化,攻克内外隐患点。

目前,猪周期仍在调整筑底。面对洗牌增长压力,双汇在2023年报中表示,2024年在经营战略上将坚持“继续调整结构,突出五大产业,整合全球资源,创新发展上规模”的战略方针,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继续推新品调结构,加快渠道开发,加强网络拓展,发挥企业优势,推动规模提升。

细分业务,肉制品将坚持“两调一控”,扩网络、上规模,加强新产品研发,控成本稳价格,推动产品向肉蛋奶菜粮结合转变,向一顿饭、一桌菜转变;加快新渠道开发,强化市场运作,提升市场服务。生鲜品业务上,将做好“六个结合”,降成本、扩销量。加强行情研判,创新采购模式,增强采购优势,控制采购成本。

最新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显示,2024年双汇透露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聚焦产品研发。旗下高温产品将围绕健康概念开发减盐、减脂的新产品;低温产品围绕高端高档开发美、西式产品;休闲产品围绕“多品项、更方便”开发满足不同场景、零食消费需求的新产品;餐饮产品围绕“口味还原度更高、适应区域更广”开发肉粮结合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寻求业务拓展。比如2024年公司禽产业产能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商品鸡出栏及屠宰量同比将保持增长,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加强过程管控,预计禽产业经营将明显改善。

不难发现,双汇发展仍有满满干劲、冲劲、创劲。不服输不认输的进化信心升级决心,也给了外界无限遐想。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双汇所处赛道刚需,随着上游行情向好,若自身革新效率、业务实力能够及时匹配,恢复增长业绩反转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从规划到如愿,把优势转为胜势,往往仍有一条鸿沟待越。2024年,万隆极其团队能否打个翻身仗,还要见真章。

知耻而后勇,越挫越勇真英雄!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