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早年,在机场与高铁站经常出现的一句广告语“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合作伙伴”,给比音勒芬贴上了“高尔夫服装品牌”的标签。不过实际上,在高尔夫球场,穿比音勒芬的“成功人士”却十分罕见。甚至有调查数据表明,近80%的比音勒芬消费者,从来不打高尔夫。

据比音勒芬门店的陈列,其供应的产品包括体恤、外套、长裤、短裤、鞋帽等许多与高尔夫运动相关的产品。因此,比音勒芬的营销话术,也频繁引来争议之声。

有人认为,这是打着“贵族运动”高尔夫的幌子,让自己的品牌更“值钱”;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变相收割国内中产阶级的智商税。更有不少消费者吐槽称,比音勒芬是“爹味”十足的“中年男人标配”、“衣中茅台”。

无论这些观点的立场是什么,对于比音勒芬而言,都无异于在给其做“无声的广告”,甚至这些话题,还可以让比音勒芬花费很少的广告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在服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比音勒芬借助高尔夫的噱头,就能曲线救国、弯道超车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低调而克制的比音勒芬,谁在买单?

据了解,比音勒芬与高尔夫深度绑定,高频出现在各大机场的黄金位置,主打商务风格的T恤。而且,其售价不低,均价在千元左右,最高超过2000元。不过,对于其别具一格的画风,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与价格同样不菲的始祖鸟一样,很多年轻消费者对比音勒芬的认知,这是一个设计相对老气,更适合“父母辈”的品牌。例如,曾有消费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机场、高铁站等场所看到比音勒芬,原本以为是一个洋品牌。

但是看到其价格奇高、但是设计却十分老气,并没有购买欲望。而在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十足的真国货,却也是一个十足的假洋牌。

尤其是早年很大集团许家印身穿比音勒芬出席活动后,更是让很多网友对该品牌印象深刻,随后网友又开始调侃,比音勒芬应该出现在爸爸的衣柜,是体制内中年男人的标配等等。

虽然比音勒芬的服装充满了争议,但是并不影响其拥有无数拥趸。一件Polo衫2000多元售价并不便宜。但是却在近几年来为比音勒芬连年创下了营利双增的不过成绩单。

就是这样一家定位高端,却又低调神秘的品牌,让消费者对其认知有些模糊。因此,在互联网上,不乏关于“比音勒芬什么档次”“比音勒芬是哪国品牌”的讨论。或许也正是因为其话题很多,所以在营销广告方面,比音勒芬除了在重要地段进行线下布局外,并没有花费太多营销成本。

不过,产品设计上,比音勒芬身上,确实有很多“洋元素”。例如,其先后邀请国际设计师参与服装设计。而其原料采购,也来自意大利、韩国、日本的供应商,和奢侈品品牌共用供应链。

而依靠“洋标签+高端化”,比音勒芬也逐渐树立起来高端的品牌形象,并在行业站稳脚跟。不过,在服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比音勒芬的财报报表,依然暗藏着一些危机。

尤其是其一方面有着高出行业水平很多的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被面临存货越来越多、库存周转率却越来越低的困境时,投资者的质疑之声更是不绝于耳。而所有的问题集中在,为何业绩看涨的比音勒芬,却看起来有些越来越难卖了,到底是谁在为比音勒芬的服装产品买单?

“硬蹭”高尔夫,增长放缓天花板已现

在服装行业,毛利率高意味着客单价高、品牌折扣少,产品好卖。而存货增加、周转率下降,或表明品牌在渠道扩张、SKU与铺货数量增加的同时,有一定的库存积压。这两组看似矛盾的指标,是如何出现在比音勒芬的财报上的呢?

翻阅比音勒芬的历史财报,自2016年以来,其营收规模一直看涨,从当初的8.42亿元涨到了2022年的28.85亿元。而按照其最新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其前三季度基本完成了2022年全年的业绩规模,达到27.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营收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其毛利率也高得惊人。以疫情三年期间为例,彼时比音勒芬营收、净利润同样双双增长。甚至在毛利率水平上,比音勒芬甚至高达77.4%,比爱马仕的71%还要高。因此,门店扩张与频繁“抄底”收购便成了其加速发展的主要策略。

不过,在其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净利润增速却开始放缓。以完整的2022年数据为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6%;实现营业利润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3%。

与此同时,实现利润总额8.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而对比2021年其总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8.09%及25.2%的业绩数据,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观察,有人将比音勒芬的成功,归结为其与高尔夫的高度绑定,锁定了高净值人群,所以能够通过超高的毛利率取胜。也有人将比音勒芬的成功归结为其选择了其覆盖高端市场的机场、高铁站等渠道。实际上,这两个因素的组合,才是比音勒芬成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而据胡润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高尔夫运动为第二大最受高净值人群青睐的运动方式,占比达7.5%。这也意味着,比音勒芬瞄准的,是一群非常有消费能力的富人。

另一方面,机场、高铁等场景下,对于一些成功人士出行忘记带衣服、需要穿更体验的衣服参与商务活动、社交活动等,也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需求紧急、却又不差钱的特征,因此销售“转化”也来得非常容易。

不过,这样的定位与营销策略并非没有问题。例如,虽然比音勒芬“口口声声”表示,其服装定位是高尔夫服装,服务的是热衷打高尔夫球的高净值人群。

但是事实是,无论是一些高尔夫爱好者、还是知名球会的运营人员都向媒体表示,比音勒芬在高尔夫圈子里,并不流行,甚至十分罕见。而据调查,比音勒芬有近80%的VIP客户表示“不打高尔夫或仅在高尔夫练习场打过球”。

如果说这是第三方数据,不一定客观并能反映问题。那么,民生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其门店数量近半都在三四线城市,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0日,比音勒芬11%的门店在一线城市,23%的门店在新一线城市,17%在二线城市,49%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而众所周知,消费能力强、热衷于钻入高端商务圈子的成功人士,多数位于中国的新一线与二线城市,但是其渠道配置却刚好相反,由此也足以印证,其所谓的“高尔夫服装”或许只是一个宣传噱头。

而抛开这种定位,其动辄千元的价格,就显得不够“厚道”,甚至不接地气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比音勒芬频繁,被指正在收割中产阶级的智商税了。

质量并非无懈可击,品牌力或有待提升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对比千元羽绒服的价值在于,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御寒,而且保暖效果立竿见影,甚至肉眼可见。而比音勒芬的品牌价值,除了被赋予“高净值人群”那种优越感等精神标签外,价值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

尤其是当千元的价格无法与其产品质量匹配时,更是让消费者对其充满了抱怨。例如,在社交媒体与网络投诉平台,关于比音勒芬质量差、价格贵的投诉并不罕见。

在雪球网上,有消费者发帖称,连续两次买了比音勒芬的服装,花费近3万元。但是两次购买的衣服都洗后缩水起球。该消费者质疑称,公司的产品至少应该重视缩水率与进行摩擦测试,不然动辄千元的价格,确实是物不所值,甚至不及淘宝等平台购买的普通品牌服装。

无独有偶,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投诉刚买的比音勒芬服装就起球,而且实体店服务差劲,不维修复退不换。

由此可见,价格奇高的比音勒芬,不仅质量并非无懈可击,连售后服务水平也有一些差强人意。而在该条投诉下方,也有消费者表示,客服解决售后问题时,不仅周旋一周还未退款,还谎称向上级汇报等方式来搪塞消费者,因此被指有敷衍塞责之嫌。

图源:黑猫投诉网截图

由此可见,比音勒芬并没有因为其独特的品牌定位,而让其品牌力、用户口碑固若金汤。相反,在为数并不算多的比音勒芬用户中,比音勒芬因为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体验难以让消费者满意等所带来的负面口碑,恐怕也会让其未来的发展遭遇品牌信任危机。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热衷在机场、高铁站开店的比音勒芬,还存在营销渠道过于单一的潜在风险。例如,据其2023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营收的94%由线下门店贡献。要知道,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传统的电商、新型的直播电商早已非常成熟。但是其营销模式依然停留在80-90年代。

很显然,渠道布局方面的潜在问题、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也将为其未来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期待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品牌,能够通过前瞻性的眼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成为国货品牌崛起的典范,而不是仅仅依靠“名不副实”的用户定位,而迷失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