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连续有不同的券商机构召开策略会,包括中信、中金、招商、方正等等。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各种年度策略报告看花眼,各种年度策略会议听晕头的时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都来不及全部听完,先挑一些关键信息跟大家聊几句。

1、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大家都是偏谨慎

机构们的观点高度相似,都是说由于中国疫情防控到位,经济已经平稳复苏,货币政策会收紧,信用周期开始收缩。但因为海外疫情还没完全可控,所以不会一下子收得太紧。这点我就不重复啰嗦了,前天就已经分析过👉《今天终于定方向了!

2、要阶段性回避疫情受益行业

第一个是回避部分医疗医药股,今年部分公司是因为疫情驱动使公司产品需求阶段性爆发,明年疫苗普及后疫情得到控制后,需求自然开始大幅下降,在今年业绩大增高基数的影响下,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专门做医疗器械的鱼跃医疗。由于今年肺炎疫情驱动下,业绩爆发,今年属于高基数的一年,明年没有疫情驱动,鱼跃医疗的业绩增长就可能大幅度放缓甚至负增长。当时我们看到的PE估值是24倍(现在已经跌到18倍PE),但对应明年或者后年可能是40倍PE的。

其他的医药医疗公司,你们可以自行拆解公司业务,看疫情受益业务与疫情受损业务的比例。比如某M医疗器械公司,它30%业务是疫情受益,70%业务是疫情受损,那么影响程度实际不是特别大,短期下跌只是杀估值而不是杀业绩。

第二个是回避超市和部分休闲食品股。超市股如今已经跌成渣我就不再展开说,有马后炮的嫌疑而且在极低估值看空没太大意义。

休闲食品行业内部是分化的。比如之前提及的有友食品就属于疫情受益股,居民躲在家里无法外出通过看视频娱乐的同时啃啃鸡爪。


而某J卤制品公司,它应该是属于疫情受损股。居民躲在家里无法外出,谁去买来吃啊。而且某Z卤制品公司还是湖北武汉的,虽说没有地域歧视,但业务也是有一定影响。

3、要阶段性配置疫情受损行业


第一个是出行消费服务股,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航空股和机场股

今年虽然国内疫情控制住了,但国外疫情还不可控,所以我们变相闭关锁国了一年时间,航空机场的旅客量大减,为了捞回点成本,航空公司被迫推出了“随心飞”业务,惨惨惨。我的配置组合是南大门+东大门+廉航+国际大航的看涨期权

第二个是线下消费股,这里指餐饮、景点、酒店、电影、珠宝、菠菜股

餐饮股主要就看港股那边的火锅和酸菜鱼,股价早就涨起来了。景点的话,某S景点股今年没怎么跌,但也没怎么涨,就横盘。酒店的话,美股的华住已经新高了。电影股我向来不喜欢,投资电影股要押注哪一部电影成为爆款,我自认没这个分析能力。珠宝就看某Z公司了,菠菜在港股。

4、关注国内出口会不会超预期

今年海外疫情影响,外面很多工厂都倒闭了,造成大量海外订单回流。有家公司叫八方股份,今年一直在外资100的名单里。仅仅半年时间,外资持股比例就从不到1%被买到30%。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涨这么猛,前几个月研究后才知道它是专门给欧洲美国那边卖电踏车

最近家电股涨这么凶也有这个原因,外销同比增长20%+。叠加房地产竣工周期的逻辑,明年还有可能超预期增长,这个要再观察数据了。同类的还有那些卖家居用品的,比如那个卖记忆棉床垫的某M公司。

5、好赛道行业保持配置


好赛道主要就是指白酒、化妆护肤品、医美、在线教育、高端服装、免税。这里就不用展开说了,公司质量那是肯定好,股票估值那也是肯定贵

我今天看到游资炒完低端白酒,开始去炒黄酒了。还别说,黄酒主要就是用来炒菜的。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酒”这个词已经非常热了,游资不敢去拉茅台和五粮液这种机构重仓股,但去拉古越龙山还是可以收割一些不懂的资金。

为了避免荐股,我把名字都打码隐去了,但逻辑绝对是高清了。上面说的主要是宏观以及消费部分,科技、周期和医疗我还没听完。

最近震荡行情比较多,我把网格成交记录整理出来,需要的朋友自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