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
我的
网站导航
焦点新闻
国际
国内
深度
证券要闻
公司
市场
公告
研报
商业观察
商业投资
商业要闻
创投要闻
创业报道
风险投资
通讯
金融科技
大消费
科技要闻
人工智能
互联网
今日关注
经济生活
文化旅游
安徽要闻
县区动态
创新园区
银行理财
保险理财
信托资讯
债券理财
收藏资讯
理财导读
理财规划
理财达人秀
互联网金融
云掌活动
云掌财经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外贸相关资讯和知识,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外贸更多热门信息。
作者:时代财经 梁施婷 编辑:梁励据海关总署在1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贸易顺差达到3.7万亿元,增加27.4%,创下五年来的新高。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14日的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外贸进出口从2020
作者:时代财经 刘沐轩 编辑:梁励在这个“黑天鹅”常态化的2020年,任意一个行业、领域甚至国家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似乎并不罕见,但中国外贸却是一枝独秀,不仅逆势增长,还创下了历史新高。从3月国内新冠疫情暴发后的订单短缺,再到下半年海外需求猛增后的运力短缺,中国的外贸企业在今年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据海关总署统计,以美元计,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双双创下了自1979年有统计数据
作者:时代财经 梁施婷 编辑:梁励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在11月30日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1月制造业PMI为52.1%,较市场预期有所扩大,在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的同时也刷新了年内的最高位。出口的强势增长支撑了11月制造业PMI的回升。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值
作者:时代财经 梁施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历时9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从年初的同比下跌9.6%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在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逐季回稳向好,呈现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稳、三季度全面反弹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增长1.8%,进口下降0.6%。海关总署发言人李魁文指出,中国出口从4月份开
作者:时代财经 余思毅近日,人民币持续升值引发关注。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50个基点,报6.7675,上一交易日9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97个基点,报6.7825,中间价升值至2019年6月9日以来新高。这意味着,从5月底的7.1954,人民币升值了4200多点。人民币即期汇率创16个月新高,是什么因素导致本轮人民币升值气势如虹?接连升值是否意味着人民币进入了新一轮的升值
财联社(深圳,记者 丁蓉)讯,中国政府网8月12日晚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这个政策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在疫情面前很多外贸受阻,在稳外贸中跨境电商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8月13日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此次出
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以及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等方面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举措。面对疫情期特殊需求,此次《意见》格外关照中小微外贸企业,在支持其融资需求的同时,聚焦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支持特定劳动密集型产业。
继6月进出口增速双双回正后,进入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趋稳向好。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2.93万亿元,增长6.5%。其中,出口强势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69万亿元,增长10.4%;进口1.24万亿元,增长1.6%。目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未来外贸企业的订单将从哪来?有专家指出,刚性需求出口及替代性出口将是订单主要来源。在企业努力抓订单、转内销的同时,我国也
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1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4万亿元,下降0.9%;进口7.76万亿元,下降2.6%;贸易顺差1.64万亿元,增加8.1%。 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93万亿元,增长6.5%。其中,出口1.69万亿元,增长10.4%;进口1.24万亿元,增长1.6%;
作者:时代财经 梁施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海关总署在8月7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外贸出现明显回暖。7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93万亿元(以人民币计,下同),增长6.5%,为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幅远超预期,实现10.4%的增长,环比上升11.3%。进口方面则增长1.6%,环比增长4.9%。7月份贸易顺差达到4422.3亿元,增加45.9%。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信托公司涉足消费金融领域屡见不鲜,借贷纠纷亦层出不穷。因卷入涉嫌非法放贷风波后而引发关注的外贸信托,如何突破消费金融业务的困局,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投资者网》宋咏婷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一则裁定书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贸信托”)推到风口浪尖。法院以“未经依法批准,以盈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为由,驳回外贸信托的执行请求。7月22日,外贸信托发布声明对“涉嫌非法
财联社(上海 实习记者 林汉垚)讯,近日,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中山中院”)的一份《执行裁定书》使得外贸信托备受关注。此前外贸信托在开展一项普惠金融业务时,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随后外贸信托要求执行借款人资产,但是中山中院以其未取得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金融许可驳回了外贸信托的执行申请,因此,有媒体报道称“外贸信托涉嫌‘非法放贷’”。 对于本次事件,外贸信托回应称,已于1987年经原中
投资者的每日财经早茶。央行货币政策司: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中国金融》杂志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文章,文章指出,2019年至2020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步走高,主要是受供给侧因素扰动,结构性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有观点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少数紧俏物资价格短期上行的现象,称我国可能出现“恶性通胀风险”。近几个月,同样受结构性因素影响,CPI涨幅较快回落,PPI涨幅再次落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6月8日,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赛生物”)的科创板IPO申请正式提交注册,企业拟募资47亿元用于金乡凯赛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乌苏技术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等。 官网信息显示,凯赛生物系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其可将玉米等原材料加工制成产品,而后用于应用于汽车、
作者:时代财经 石恩泽抗疫进入下半场,国内复工复产率稳中向好,但是外贸企业受国外疫情影响,形势仍不容乐观,不少企业面临着订单量下滑、运输不畅等压力。作为“六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稳外贸刻不容缓。5月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事关改革开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他指出,外贸外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对我国
在疫情期间的欧洲,中国电视机意外成为了抢手货。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零售平台全球速卖通上,全平台智能电视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00倍,俄罗斯市场销量更是同比暴涨220倍,涨幅远超防疫物资。海外市场对电视机的强劲需求,给疫情之中遭遇困境的中国家电品牌带去了信心。5月20日,海信与速卖通在云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共同开拓海外线上零售市场。速卖通是海信拥抱的第一家跨境零售电商平台。作为中国“走出去”的第
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我国今年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以国内而言,外贸行业带动1.8亿人就业,如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关乎民生。在5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回应,我国将在出口转内销、扩大开放、举办进博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作出相应努力。 培育贸易新业态 资金紧张、订单下降,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不少外贸企业承受着压力。张芹(化名)在广东省江门市一家生产胶
受疫情影响,在国外订单锐减的情况下,不少外贸企业都开始将目标转向国内。 商务部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正在努力将出口商品转为国内销售。 短期应对一时之需转向内销,面对“陌生”的环境外贸家居建材企业能成功吗?而另一方面,对于本就饱受摧残的国内家居建材市场,大量新供应的涌入,又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外贸遭遇至暗时刻 转型内销困难重重 前4个月,我国家具出口93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