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冯忆情

5月10日,受合资生产疫苗利好刺激,复星医药开盘一字封板。

属于疫苗自主创新概念的国药股份也在早盘封上涨停。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苗概念及其生物医药板块走出一轮大行情。

反映到股权投资市场,国内PE、VC机构纷纷加大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该领域共有融资案例947起,披露金额约2087.04亿元。其中,融资金额超过亿元的案例有395起,合计融资金额约1088.14亿元。

今年以来,PE、VC依旧青睐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特别是创新药企成为投资的“香饽饽”。

2021年5月6日,凡恩世生物医药公司、和其瑞医药公司均宣布完成B轮融资,前者融资金额为4000万美元,后者为5600万美元。

“在生物药创新领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至少二十年。最早期我们走的是me too模式,现在主流的是quick follower(快速跟随)模式,first-in-class(首创)模式这几年开始出现,形成了几家头部公司。”北京一家大型风投机构医疗投资负责人刘洪山(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

创新药企成香饽饽

“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土壤已经日渐成熟,只有实现源头创新才能提升中国药物研发的国际竞争力。”启明创投合伙人唐艳旻在完成对和其瑞医药的投资后表示。

5月6日,和其瑞医药(Hope Medicine Inc.)宣布完成56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远翼投资、启明创投共同领投,弘晖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挚信资本持续增资。

作为一家创新药研发公司,和其瑞医药致力于用“first-in-class”新药解决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同日,凡恩世生物医药公司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德屹资本、火山石投资、康禧全球投资基金、文周基金跟投,老股东险峰旗云和天使投资人追加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凡恩世生物主要聚焦肿瘤和眼病治疗领域的抗体新药研发。

过去两年,凡恩世生物建立了两个双抗技术平台,持续开发“first-in-class”双抗产品。本轮融资将全面加速该公司研发管线中多个抗肿瘤单抗及双抗产品的临床转化。

“投资国内的创新药,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刘洪山感叹,之前很多条件都不具备,风险太大,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创新药项目的投资竞争非常激烈。去年有一些机构甚至不做尽调就直接投了,太疯狂。

据时代财经了解,随着港交所2018年下半年对生物医药上市的18A新规的推出,A股市场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一方面使得创新药企IPO更便捷,投资机构退出周期更短;另一方面也使得医药股估值体系从PEG走向PEG+pipeline模式,利润不再是药企估值的唯一核心要素。

“原来的估值体系主要考量的是收入及利润,现在积极鼓励创新,投资机构在给企业估值时更多衡量的是创新药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有多少,研发费用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投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刘洪山称。

火石创造数据显示,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股权融资案例达到947起,披露金额约2087.04亿元。

除了资本市场的估值变化,造成创新药企大量出现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国家的政策。无论是创新药审评审批改革,还是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化,都大大缩短了新药在中国上市的预期时间。

另外,国家医保准入政策的调整对于创新药在国内市场的快速成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攒项目”方式过时

“但创新药不是谁都能做的,人才、技术、资金缺一不可。”一家创新医药企业的创始人对时代财经表示,创新药的研发非常困难,由于没有可供参照的标准,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即使研发成功,商业化阶段也面临巨大挑战,好的药品一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但同质化竞争严重,价值也可能难以得到体现。

事实上,创新药从科学研究到药物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耗资巨大且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不少创新药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倾向于采用License in(许可引进)的模式。

作为一种产品引进方式,License-in核心是“产品引进方”向“产品授权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并约定一定金额的里程碑费用(按品种开发进展)以及未来的销售提成,从而获得产品在某些国家(地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商业化权利。

近两年以来,已经有数十家本土创新型新药研发公司凭借License in商业模式获得资本青睐,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如云顶新耀、再鼎医药、天境生物均是license in的代表性上市公司。

其中,云鼎新耀从创建到上市仅用了三年时间,刷新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上市的记录。

公开资料显示,云顶新耀由康桥资本于2017年7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商业模式方面,云顶新耀采用了License in的模式,上市前公司产品管线中共有8款产品,均来自海外药企的授权引入。

在康桥资本推动下,云顶新耀共进行了3轮融资,合计4.2亿美元。去年10月9日,云顶新耀(01952.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其实生物医药还是非常传统的行业,从研发、临床到商业化,谁能够把这些效率提升、做到优化,谁就拥有了先机。”康桥资本创始人、CEO傅唯称。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医药VC机构采用康桥资本这种方式来孵化新的药企,业内叫“攒项目”。

不过,有不少医药圈人士对不敢苟同,认为是资本“填鸭式”的圈钱游戏,“licence in不能算是创新药企,只不过是代理商罢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缺乏真正的科学贡献和价值提升。”

“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的项目太贵,而创业团队、在研产品又一般,性价比太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机构就会觉得不如自己直接找来团队和项目,然后组成一个公司,这样成本更低。”刘洪山分析。

高特佳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李秋实认为,“这种模式好与坏是相对的,最后还是长期看商业化落地后的未来。”

License in模式上市存障碍

不可否认,license in是相对短期可针对性解决临床需求的新药研发方案,重点在临床及应用,但针对科学原创的底层改变却相对有限。这也令不少行业人士担忧,未来缺乏科学价值、单纯以营销驱动的纯License-in项目公司将很难通过科创板审核。

事实上,今年4月16日,证监会与上交所同步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和《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以及推荐暂行规定》。

其中新增了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将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从“3+5”变成了“4+5”。

与此同时,新规还强调,不简单依赖指标,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咨询作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客观判断发行人是否具备科创属性。

根据医药魔方PharmaInvest数据库,2020年国内生物医药板块的资本市场依旧保持高度活跃。从实现IPO上市的公司数量上看,去年相比2019年全面增多,其中通过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公司数据是2019年的2倍,而以港股和美股身份登陆二级市场的公司数量相比2019年也增加了53%。

截至今年一季度,科创板共有251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生物医药及其他生物相关领域企业共有56家。

与此同时,终止审核的企业也达到95家,其中生物医药企业为11家。

典型的如肿瘤创新药企业亿腾景昂于2020年12月3日撤回材料,终止了其科创板IPO之旅。据悉,亿腾景昂几款在研药品都是通过海外授权引进方式取得。

上交所在问询中也明确提出,公司多项在研产品中存在技术引进的情形,需要说明“产品管线及技术是否主要来自于外购,是否对技术引进以及非自主研发丰富产品管线的模式存在依赖,是否具备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

刘洪山认为,投资生物技术公司现在更看好的是能够快速跟进国际前沿领域的全球新的靶点或技术,包括first-in-class创新,甚至是best-in-class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