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受华为在汽车领域宣布重磅消息及上海车展新品发布消息影响,近日汽车板块迎来一波短暂的涨停潮。值得一提的是,股价连涨同时,多家A股公司提示相关新车上市后销量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事实上这些公司业绩方面也是“压力山大”。

二级市场来看,4月20日收盘多只汽车股大涨。按照申万新行业分类,汽车板块中,阿尔特(300825.SZ)、渤海汽车(600960.SH)、北汽蓝谷(600733.SH)、东安动力(600178.SH)、瑞鹄模具(002997.SZ)、小康股份(601127.SH)、路畅科技(002813.SZ)等7只个股涨幅达10%以上,合兴股份(605005.SH)、常熟汽饰(603035.SH)、安凯客车(000868.SZ)、英利汽车(601279.SH)、亚太股份(002284.SZ)等5只个股涨幅逼近10%。不过,4月21日收盘,前一日大涨的多只汽车股又出现暴跌,多个股票跌停。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北汽蓝谷五连板,产销下滑业绩预亏60亿

4月20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北汽蓝谷,证券代码:600733.SH)披露股票交易异常风险提示,自4月14日至4月19日,公司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区间涨幅累计达36.37%。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该公司与华为合作的自动驾驶车型落地。据悉,4月17日,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在上海发布了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该款车定价为38.89万,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能实现城区通勤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北汽蓝谷称,公司近日发布的ARCFOX极狐品牌智能电动新车型,由北汽新能源开发并由子公司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新车型上市后的销量由市场情况决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4月20日收盘,北汽蓝谷股价继续上涨,实现五连板,股价报15.14元/股,公司目前总市值达529亿元。

事实上,北汽蓝谷仍在持续加码新能源战略方面的布局。4月13日,其子公司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狐汽车”)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证券简称:广汇汽车,证券代码:600297.SH)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现有优势,围绕ARCFOX极狐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展开合作,拟共同打造ARCFOX无界生态,探讨构建出行、充电、网联、买车、维保、生活六大场景服务体系,打破行业与业务的边界,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可触摸的解决方案。双方计划在2021年4月选定不少于5个城市进行合作,2021年力争全年合作城市扩大至20个。

不过,股市得意却难掩公司产销下滑的现状。就在披露上述股票交易风险提示的同一天,北汽蓝谷还披露了2021年3月份的产销快报,今年以来公司产销量累计分别同比下滑78.77%和65.01%。

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北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00辆,去年同期为3876辆。今年前三个月累计产量为1217辆,去年同期累计生产5733辆,累计同比下滑78.77%。销量方面来看,今年3月份,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65辆,去年同期为5992辆。今年前三个月累计销量3149辆,去年同期累计销量为9000辆,销量累计同比下滑65.01%。

而业绩方面来看,因产销未达预期,北汽蓝谷预计2020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亿元到65亿元,预计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62亿元至67亿元。

其中,产销量未达预期对北汽蓝谷2020年业绩影响金额约为30亿元。此外,公司增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力度的同时对现有车型加大促销,对期末库存计提了较大金额的跌价准备,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2亿元。

渤海汽车股价连涨,提示北汽蓝谷业务占比较少

另一家前期涨幅较大的公司是渤海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渤海汽车,证券代码:600960.SH)。4月16日、19日、20日,渤海汽车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或许是沾了北汽蓝谷ARCFOX极狐的光。

不过,4月21日,渤海汽车披露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北汽蓝谷发布ARCFOX极狐品牌智能电动新车型,目前公司与北汽蓝谷的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较小,对公司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8月3日,渤海汽车与北汽蓝谷签署《附条件生效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协议》,参与认购北汽蓝谷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目前持有北汽蓝谷3.01%股份,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该部分股权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北汽蓝谷股价波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公司当期损益。

梳理发现,4月13日、4月14日、4月16日、4月19日、4月20日收盘,渤海汽车分别收涨10.14%、9.95%、9.93%、9.93%、10.06%。股价在连续6个交易日内5度涨停,期间累计涨幅达到33.33%。

不过,4月21日收盘,渤海汽车股价报4.82元/股,跌幅为10.07%,公司目前总市值为45.81亿元。

小康股份发布澄清公告,新车上市后销量尚不确定

继4月19日涨停之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小康股份,证券代码:601127.SH)在4月20日继续收涨10%,股价报35.09元/股,公司总市值为453亿元。

4月20日,小康股份披露澄清公告称,近日有媒体发布了赛力斯电动车联合销售相关文章,新闻报道所述为公司拓展赛力斯营销渠道的方式是与第三方的正常生产经营合作,双方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合销售,已于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发布新车型,并将于4月21日开启预售。

小康股份表示,双方的联合销售不存在强制性的销售保底安排,并按照市场惯例收取相关费用。新车型上市后的销量由市场情况决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小康股份还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涌现新的竞争者,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公司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据小康股份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公司储备了包括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交互、高效增程器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公司生产的赛力斯电动车在国内已开始量产交付,并已获得欧盟认证,于2020年10月首批出口德国200台汽车。赛力斯汽车可实现“有电充电、无电加油”。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小康股份股票价格涨幅达到86.77%,小康转债价格涨幅达到139.58%,涨幅较大。

小康股份在2021年3月15日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且由于市场竞争格局和未来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存在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2020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较少,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较低,该板块业务尚未实现盈利,未来受到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该板块的业绩存在不确定性。

同样,股市“得意”的小康股份也面临着业绩巨亏压力。业绩方面来看,小康股份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0亿元到-13.8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0.80亿元到24.80亿元。

业绩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燃油车销量有所下降,且受公司销售策略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销售产品单台价值降低,毛利率有所下降,该业务板块整体影响归母净利润约-4.6亿元。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板块,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偏低,销售尚处于爬坡期,并且研发费用及产品营销渠道建设费用大幅增加。另外受美国疫情影响,小康股份在美国的资产预计计提减值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0%,致使该业务板块整体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

4月21日收盘,小康股份跌停,股价报31.58元/股,公司总市值为408亿元。

江淮汽车与地平线开展智能驾驶领域合作,股价没讨好

在多家公司提示股票大涨风险的同时,4月20日,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江淮汽车,证券代码:600418.SH)则披露,公司拟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平线)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加码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据悉,江淮汽车将于2021年市售车型中使用搭载地平线征程系列车规级芯片的产品,实现高级辅助驾驶(ADAS)及智能座舱交互功能,推进双方合作落地。

据江淮汽车公告披露,地平线是一家具备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前装的企业。基于创新的人工智能专用计算架构BPU,地平线已成功开发了中国首款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专注于智能驾驶的征程(Journey)1。2019年,地平线又推出了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并在2020年大规模量产上车。2020年,地平线发布征程3和旭日3,持续提升芯片极致能效,加速商业落地。

双方此次合作中,地平线将按照江淮汽车需求,提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整体智能汽车方案,包括智能驾驶处理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视觉感知算法、地图众包和定位、智能座舱、数据闭环等整体解决方案,满足江淮汽车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制造的多元化需求。

不过,此次合作对业绩方面尚不构成较大影响。据江淮汽车披露,本次合作事项将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推进汽车产品智能化发展,对公司智能化汽车的推广产生积极意义,鉴于公司智能化汽车尚处于推广期,预计不会对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构成较大影响。

二级市场上,继4月20日收跌3.25%之后,江淮汽车股价在4月21日报收8.92元/股,跌幅为3.92%,公司目前总市值为162亿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智能驾驶、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势头迅猛。而股市上的暴涨暴跌以及公司产销、业绩下滑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智能驾驶、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应用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离规模化商用尚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智能驾驶、车联网、无人驾驶的技术门槛高,产品的产业化过程长,投资者们还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