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桃李面包(603866.SH)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过期面包由公司统一回收后销售至猪饲料厂,一时引来网友热议。

制作面包并不是一个有很高技术门槛的生意,除了桃李面包,大家所熟悉的知名品牌还包括达利园、面包新语、稻香村、好利来等。

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近日,桃李面包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在保持多年业绩高增长后,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却大幅下降了16.27%。

同时,近年来,桃李面包主营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对此,有投资者表示,如果不是2020年受益疫情的提振,或许业绩会下滑更快,可见行业竞争正在加剧。

另外,桃李面包的产品也因质量问题也遭遇消费者投诉。

 

收入增速持续放缓

国民品牌桃李面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公司主营面包,并生产月饼和粽子等烘焙类食品,是全国知名食品类公司。公司创始人也有不凡的人生经历,被称为“面包大王”的吴志刚在60岁教师退休后,不甘清闲的生活创立了桃李面包。经历了20多年打拼,最终成为沈阳首富,坐拥300亿身家。

在吴志刚退休后,桃李面包由其儿子全面接手,但是近年来公司经营情况似乎并不如人意。2021年公司一季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长0.31%;营业利润 2.05亿元,同比下降17.74%;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下降16.84%; 实现归属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6.27%,成为了桃李面包有史以来最差业绩。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同比下滑,桃李面包解释称:1、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多数同行及餐饮行业未及时复工营业,面包成为更多人的首选。另外由于疫情,公司2020年享有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促销活动减少,返货率、折让率及各项成本费用均低于本期;2、去年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各项成本费用低于本期。

同时,年报显示,桃李面包主营业务的增速正在逐年下滑。2020年营收为59.63亿元,增幅仅为5.6%。而在2017年-2019年,主营业务营收分别增长了23.49%、18.08%、16.89%。可以看到,营收增速正在逐年走低。

不过,2020年桃李面包的归属净利润为8.83亿元,同比增29.19%。2017年-2019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7.85%、25.11%、6.42%。可以看到,不是受益2020年疫情的提振净利润,2019年净利润已经出现大幅走低的情况。

面包第一股遭投诉

1997年1月23日,桃李面包凭出众的口感和亲民的价格在辽宁的烘焙行业中脱颖而出。随即,吴志刚父子成立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吴志刚占60%,二儿子吴学群占40%,桃李面包的总部也从丹东迁移到沈阳。

之后的十年是桃李面包的“黄金时代”,吴志刚凭借自创的“中央厨房+批发”的产销模式,极大的提升了桃李面包的毛利率,飞快拿下了整个东北市场。

桃李面包并不自己开实体店,而是直接从工厂向周边区域商超与便利店供货,这样能够通过节约成本,同时又大批量产出商品。

据公开资料统计,2011至2017年,桃李面包的营收从11.97亿元增长至40.8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2.68%,公司净利润从1.46亿元增长到5.14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36%,桃李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远高于面包行业12%的复合增长率。

快速的利润增长,让桃李面包在2015年12月22日,于上交所持牌上市,正式成为中国A股“面包第一股”。

但是令人唏嘘,“面包第一股”近来产品质量也受到质疑。每日商业报道在黑猫投诉网上注意到,不少消费者表示,在桃李面包中发现不洁物品,而且在投诉后始终公司并无回应。

行业竞争加剧

伴随烘焙品牌和渠道的竞争与日俱增,桃李面包如今想要顺利抢占全国市场更多份额或存难度。

近期,华西证券研报认为,桃李面包继续开拓华中、华南等战略市场仍需一段时间的资源投入,短期利润承压,因为它所在的“短保”面包赛道正面临新老对手的围困。

老竞争对手方面,宾堡收购曼可顿后,对桃李面包形成了南北包围之势;新对手中,达利食品押宝“短保”产品“美焙辰”,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马大姐等休闲食品发力烘焙品类;加上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便利店、茶饮渠道也陆续推出了自有烘焙品牌,这都给还停留在供给传统商超的桃李面包增加了焦虑。

某连锁烘焙企业负责人王女士表示:“桃李面包的主要客群在商超渠道,商超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面包多用于全家早餐。但现在很多年轻人购买面包多在便利店、烘焙店甚至茶饮店,点外卖吃面包也很少从超市下单。”

王女士认为,除生活方式改变给商超渠道带来冲击外,类似盒马、便利店等渠道的自有品牌或专供品牌,也在增多,产品更新速度也在变快,桃李面包已非这些渠道的唯一选择。近年来,很多便利店都在做短保面包,并把产品放在店内较为显眼的区域,拥有一定渠道掌控力和议价权的便利店更倾向于其他高毛利品牌或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