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昌伟 编辑|韩蕾

尽管公司方面向《蓝筹企业评论》表示,“我们一直在进行市值管理。”但翻看蓝光发展近两年的股价,自2020年1月达到阶段性的高点以后,便一直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5%。

4月15日,蓝光发展(600466.SZ)发布控股股东蓝光集团的股份质押的公告,将其持有的蓝光发展1600万股份用作补充质押。数据显示,蓝光集团及杨铿先生累计质押股份总数约11.23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63.45%,占公司总股本的37.00%。

股东补充质押与股价下跌不无关系,一般来说是为了应对平仓带来的风险。同时公司也表示,企业的高质量增长,优秀的业绩实现和良好的盈利能力,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障。

但似乎公司盈利也没能管理好,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报显示,蓝光发展营业收入429.57亿元,同比增长9.60%,扣非归母净利润首次负增长。在2021年一季度,相关数据虽有所改善,但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仍同比下降7.31%。

《蓝筹企业评论》认为,股价和利润双双下落的主要原因是,蓝光发展发家于四川,土储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和中部,地理位置稍差,虽近些年积极布局华东,但船大难掉头,况且公司现归属“黄档”企业,融资约束下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

“以价换量”保千亿销售

今年一季度蓝光发展销售额取得大幅增长,但主要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0》显示,蓝光发展排名为37,而上年同期排名为33。下降了4个名次。

房地产行业向来就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一般而言,四季度的营收可以达到当年总营收的一半,四季度的销售情况才是决定房企业绩的风向标。

反观蓝光发展2020年四季度表现糟糕,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营业收入116亿元,环比下降25%,甚至都达不到2016年四季度的业绩水平。

再看销售单价,2019年度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金额1015.37 亿元,权益销售均价8959.97元/平方米,而2020年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金额 1035.36 亿元,权益销售均价却为7817.58元/平方米。

蓝光发展是否为保住名义上的千亿销售额,不惜“以价换量”呢?

《蓝筹企业评论》对此相关疑惑向蓝光发展方面进行了求证,蓝光发展表示,不存在相关情况,公司经营业绩平稳。

打折促销反响热烈

尽管蓝光发展竭力表明,“公司的新增项目销售均价达到1.35万元/平方米,新增项目销售均价较2020年当期提升50%”,试图化解“以价换量”的说法。

但据蓝光发展发布的2021年1-3月销售情况显示,华东地区销售金额增长较快,但近一半的销售额还是来自中西部,销售均价也并未突破1万元/平方米。

图片来源:蓝光发展公告

事实上,2020年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东部一枝独秀,中部、东北地区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成交规模萎缩,成渝2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

作为川企的蓝光发展也免不了受到影响,为了应对大环境恶化,蓝光发展做起了打折促销的活动。

“一个便宜三个爱”,普遍九折出售,这导致了销售金额并未增加,但销售面积同比增加10%。

打折最夸张是滇渝大区,2019年销售金额销售单价约10000元/平方米,到了2020年只剩7000元/平方米,当地群众的反响也很热烈,销售面积增长七成。

当初高价拿的“面粉”,现在打折出售“面包”,等到明后两年开始结算利润的时候,压力不可谓不大。难怪公司的营收增长,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难有起色。

土储质量不佳,舍现金流硬拿地

在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和政府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决定了各家房企能跑多快的主要因素为土储的质量和负债水平。

蓝光发展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土地储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项目数量新一线、二线及强三线占比八成,华东区域占比四成。

可据2020年年报来看,目前蓝光发展的土储主要还是集中在中西部,华东地区仅占总开发面积的1/5。依照房地产市场继续分化的趋势来看,蓝光发展未来一至两年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蓝光发展似乎也意识到土储质量的重要性,即便在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监管“三道红线”,各大房企纷纷卖地、转让项目回笼现金流的情况下,去年年中处在“橙档”的蓝光发展依然忍痛拿地。

据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蓝光发展2020年全年新增60宗土地,总地价421亿元,计容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拿地力度为41%,全年拿地力度较2018-2019年有所上升,积极布局长三角、华东地区。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公司公告

这样一来,原本并不富裕现金流变得更加紧张。2020年,蓝光发展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61.27亿元,主要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流出607.60元,也就是土地的购置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增加,而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流入38.33亿元。

“弃车保帅”真的值吗?

一方面是“三道红线”的威压,开发区域调整的紧迫,另一方面是“人居蓝光+生活蓝光”的双引擎模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最终蓝光发展选择主业。

2020年7月,蓝光发展以9亿元的价格将迪康药业卖出,今年2月,蓝光发展又将下属全资子公司蓝光和骏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02606.HK)64.6203%的股份出售给碧桂园物业服务(06098.HK),交易代价48.47亿元。

要知道当前物业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碧桂园服务的市值已经超过碧桂园了,物业的盈利逻辑已经跑通,把未来即将进入高速增加的蓝光嘉宝仅以30%溢价出让。

一系列的出售以后,蓝光发展也从去年年中“橙档”将至“黄档”,2020年公司净负债率为 88.57%,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03%,现金短债比1.06。

不过,目前蓝光发展融资结构并不均衡,短期有息负债较多,保障系数偏低,未来蓝光发展需要以长期负债替换短期负债,加快周转节奏,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才能保障财务安全。

2020年,蓝光发展曾出现多次人事动荡,4月张巧龙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王万峰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11月孟宏伟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12月余驰不再担任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等职位,改由董事局主席杨铿次子杨武正接任。

对此,蓝光发展回复称,公司高管的变动属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变动,且人员的调整并没有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运转。

拥有高学历,年仅25岁的杨武正,能否化解蓝光发展的“中年危机”还有待观察。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