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量化投资策略遭遇“开门黑”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2420只量化基金2021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01%,且2021年1月份的胜率并不高,仅有1543只量化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约为63.76%。就收益中位数而言,股票量化中性策略仅以0.95%平均收益率领先,获得正收益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不足一半,1月份仅有48%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赚钱。

基 金

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量化投资策略遭遇“开门黑”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2420只量化基金2021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01%,且2021年1月份的胜率并不高,仅有1543只量化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约为63.76%。就收益中位数而言,股票量化中性策略仅以0.95%平均收益率领先,获得正收益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不足一半,1月份仅有48%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赚钱。

农银汇理徐文卉:消费行业将迎来中型成长股黄金时代

“消费行业是A股投资的黄金赛道,不同于龙头型或航母型消费股的投资,未来消费行业将迎来中型成长股的黄金投资时代。”农银汇理新兴消费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徐文卉日前表示。徐文卉认为,消费行业中的航母型巨头时代接近尾声,新消费“小巨头”的黄金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新基销售出现降温,仍有“日光基”再现发行市场

市场行情陷入震荡,新基金销售也出现降温迹象,2月以来爆款基金数量明显减少,不过,2月25日依旧有基金一日售罄。2月25日,渠道人士透露,当日首发的富国兴远优选12个月持有混合基金合计认购金额逼近80亿认购上限,将提前结束募集。

中基协:截至1月末私募管理基金规模17.06万亿元,环比增长6.8%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587家,较上月增加26家,环比增长0.11%;管理基金数量98977只,较上月增加2125只,环比增长2.19%;管理基金规模17.06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857.53亿元,环比增长6.80%。

赎回潮初露苗头,基金公司预留流动性

 从基金公司了解到,面对投资者赎回情绪升温,基金公司已经着手准备流动性应对赎回。Wind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月24日,在302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中,份额减少的基金与份额增加的基金数量旗鼓相当。其中,有116只基金份额减少,有118只基金份额增加,4只ETF份额减少超过1亿份。2月24日当天,在404只可统计的LOF基金中,133只LOF基金场内流通份额减少。

券 商

中证协发布券业2020年度成绩单:127家券商实现盈利

 2月2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2020年度未审计经营数据。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84.79亿元,同比增长24.41%;实现净利润1575.34亿元,同比增长27.98%,127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

光大证券:印花税调整不改港股向好趋势,利率快速上行为动荡主因

 光大证券:继续看好港股市场2021年的投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1)港股市场2021年盈利确定性提升,市场会对盈利提升有正面反映;2)全球流动性虽然边际上会有收紧可能,但在美国经济正常化之前,全球流动性还是相对宽松的;3)中美关系边际上的改善对市场有正面积极作用。

中信证券:节后外资对其重仓股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减持

2月份,外资对673股进行了减持,占比23.78%;重仓股中,减持占比达50%。结合全月475.89亿元的净流入,可以说外资在2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仓换股。从占流通A股的比例来看,2月份外资持股比例提升超1%的有81只,持股占比下降超1%的有686只。

国盛证券:调整已基本结束,不必过度担忧市场

国盛证券指出,本轮市场调整,核心原因仍在于年初以来的过快上涨。与此同时,美债利率快速上行也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并导致全球科技及高估值白马板块共振调整。但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调整已基本结束,市场不必过度担忧。一方面,短期调整后,当前市场由于前期快速上涨而累积的畏高、获利了结情绪已显著释放。另一方面,美联储宽松表态显示全球货币宽松的环境仍将维持。当前到四月,A股仍处于一个向上窗口。

年内56只新股登陆A股,27家券商揽入27亿元承销保荐费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今年以来实现IPO的公司当中,有27家证券公司参与承销,合计募资(联席保荐计入统计)446.7亿元,同比减少33%;获得承销保荐费用约27亿元。

银 行

深圳多家银行房贷跟进“官参价”,最高或可上浮15%

有市场消息传出,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二手房根据参考价贷款,但最高可以上浮15%,即如果参考价为每平方米10万元,最高可按每平方米11.5万元来评估。对此招商银行的多位个贷经理均表示,暂时还没有收到具体的细则要求。不过,有建设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上述消息属实。

深圳建行回应:“二手房成交参考价”为该行二手房贷款重要参考依据,具体细则仍在完善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表示,为贯彻落实“房住不炒”,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行深圳市分行按照《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要求,将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作为该行个人再交易贷款发放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实施细则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中。

业内人士:农商行或掀起上市热潮

日前,山东证监局网站披露,菏泽农商银行已接受上市辅导,这意味着菏泽农商银行正式向A股发起冲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8家农商行在候场IPO,9家农商行审核状态为“辅导备案登记受理”。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有望成为银行IPO大年,其中农商行将成为主角。

浙江苍南农商行要一分为二,系我国银行业首例“存续分立”

日前消息显示,资产规模不到500亿元的浙江苍南农商行将采取存续分立的方式,在该行基础上筹建浙江龙港农商行。其中,苍南农商行分立后存续,但注册资本金减少至9.94亿元;新设立的龙港农商行注册资本金3.31亿元,全部来源于原苍南农商行分立取得。在这之前,此次该公司分立已获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在原有农商行的基础上分立组建新的本地法人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也实属首例。

商业银行今年以来发债超千亿元,小微专项金融债顶起“半边天”

Wind数据显示,1月1日-2月22日,16家商业银行共计发行16只金融债,发行规模为1083.1亿元。其中发行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简称“小微专项金融债”)规模达500亿元,约占半壁江山。整体来看,在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下,预计2021年各家银行仍将倚重发债这一“补血”渠道。

保 险

6家险企去年偿付能力不达标,5家栽在“风险综合评级”上

截至2月25日,除个别险企外,陆续有156家险企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发现,按照中国银保监会近期修订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至少有6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1家险企属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其余5家全部因为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

保险金信托井喷期来临,私行业务财富传承诉求凸显

2021年,平安私人银行迎来开门红,过去约2个月时间其代销的保险金信托业务新增规模突破100亿元,而在2020年,同样规模的增长花了10个月时间。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私人银行负责人称,不到2个月,他们的保险金信托业务增速同比超过100%。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希望能根据自己财富传承意愿的改变,随时增加信托财产,变更受益人数量,以及调整财富传承安排方案等。

险资调仓新布局:越跌越看,节后19家公司128次调研

春节之后,A股陷入跌跌不休之中,不过保险公司却加快了调研的步伐,根据同花顺统计,自2月18日以来,6个交易日,险资已经调研19家公司,合计调研128次。从调研公司来看,钢铁、石油、有色等周期板块成为年后调研的重点。此外生物医药和消费也是险资关注的领域。

五大上市险企迎“开门红”,首月揽收5615亿元保费,同比增6.26%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首月保费全部出齐。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1月份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6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6%,迎来“开门红”。

产险承压人身险回暖,保险业去年利润增速分化

一组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在错综复杂的2020年,保险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产险与人身险公司、大型险企与中小险企的经营业绩仍出现了分化。数据显示,产险公司去年的综合成本率100.90%,同比增长0.92个百分点。这个指标超过100%,即意味着承保利润出现亏损。

信 托

“两压一降”,2021年信托规模将持续下滑

压降与收缩,这是近几年信托行业的关键词。截至2020年末,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已连续12个季度下降。在春节前召开的2021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人士明确表示,2021 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信托业风险事件数量居高不下,新规要求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近年来,受行业转型、疫情等因素影响,信托业风险事件率出现走高态势,这也使所涉信托公司和行业声誉受损。日前,银保监会官网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保留原两部指引适用对象的同时,还增加信托公司等作为直接适用对象。

来源:经参、中证报、上证报、证券日报、一财、券商中国、新华社、证券时报、21财经、中国基金报、经济日报、每经网、金融时报、财联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