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吴艳蕊 编|深海

近日,贵州茅台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茅台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随后,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甚至将这一事件与十年前的“烟草院士”一事相提并论,称王莉是“白酒院士”“酱香型院士”。

王莉是谁?公开资料显示,王莉1994年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茅台科研所分析组工作。以科研人员的身份进入茅台,此后从科研者、技术人员慢慢到公司高管。截至目前,王莉已与茅台共同走过了27年,见证了彼此共同的发展。院士申报材料显示,在这27年间王莉成为了白酒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组织实施者和学士带头人。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3项,发表论文近30余篇,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获各类专业科技奖项20余项。

雷达财经注意到,由王莉背后的贵州茅台,自2015年至2019年期间,连续四年研发支出下降,且研发人员数量在2018年出现急剧下滑。近几年,茅台的研发人员数量和员工占比均低于五粮液。

茅台总工程师入选推荐公示名单

2月17日,贵州茅台官方公众号发布了标题为《王莉入围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文章,宣布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文章表示,一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是我国科学院最受关注的一件大事,能够入选两院院士,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也是对他们过去为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王莉本人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

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热议,网友联想到2011年时任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的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直接取名“烟草院士”。此次调侃茅台总工程师为“白酒院士”。

央广网评论此事,种种疑问都需要直接面对,相关各方应当慎之又慎!

18日,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称,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地方科协推荐后还需经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才能成为有效候选人。

在贵州省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领导小组办公司负责人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回应,推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符合院士增补的相关流程,没有其他因素干扰。负责人同时表示,公示的候选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最终被增选为院士,科协推荐渠道要经过多个阶段的严格审查和筛选。

对于推选王莉的决定,负责人表示贵州省科协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既考虑了专家投票结果,也出于为贵州培养和举荐人才的需要。

19日上午,央广网再评“茅台候选院士”。评论称:流程合法,站位也应更高。“院士”的推荐、评选应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方向相契合。推荐流程当然必须合法,但更应提高站位,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面向未来,而不能仅从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王莉已与茅台结缘27年

1994年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王莉被分配至茅台科研所分析组工作。以科研人员的身份进入茅台,此后从科研者、技术人员慢慢到公司高管。

初入社会参加工作的王莉还不会喝酒,后因被传统酿造工艺吸引,参加工作第三年的王莉每天“泡”到生产一线,准时走进制酒制曲生产车间,跟老酒师亲身体验茅台就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认真记录并分析。

2000年暂停十余年的酒类国家评委选拔考试再次举行,王莉被推荐进了考前培训班。此后以较好的名次考取了酒类国家评委。

与此荣誉一起到来的是王莉在茅台工作职位的提升。2000年12月,王莉出任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2005年4月出任贵州茅台技术中心副主任,2010年7月为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2011年12月提升为贵州茅台总工程师,2012年4月提升为技术中心主任,2014年1月担任贵州茅台总工程师兼质量部主任。

2015年7月王莉出任公司副总经理,成为公司高管。2017年2月辞去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相关职务,此后被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命为首席质量官。

2021年2月4日,王莉荣获贵州省首批“贵州省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下称“优才卡”)。据悉,“优才卡”是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贵州省“优才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设立,首批“优才卡”发放对象主要是“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或有关奖项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

至2021年,王莉已与茅台共同走过了27年,见证了彼此共同的发展。

据院士申报材料显示,在这27年间王莉成为了白酒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组织实施者和学士带头人。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3项,发表论文近30余篇,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获各类专业科技奖项20余项。

具体方面概括为:开创了基于仪器分析技术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传统名优白酒质量控制模式、主导构建和完善基于先进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平台、构建形成以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功能微生物代谢机制为三大核心的传统工艺阐释体系等。

贵州茅台的年销售收入也从1999年不到10亿到2020年预计营收977亿,股价和市值随之屡创新高。

研发支出连续四年下滑

据公司年报显示,2015年到2019年贵州茅台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6.57亿元、6.10亿元、4.35亿元、3.86亿元、2.21亿元。在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年初至报告末期(1-9月)研发费用为0.3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84%。

研发投入总额的减少导致了研发投入总额占总营业收入比例的下降,2015年到2019年占比分别为2.01%、1.57%、0.75%、0.52%、0.26%。

从具体财报来看,2015年和2016年附注与情况说明均表示,当期费用化研发支出包括列入生产成本的研发支出、新产品市场推广费及科研人员公司等支出。贵州茅台根据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装备升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原料基地及两化融合建设等多个方面继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并努力使研发成果不断应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达到以创新促发展的目的。所有在建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不断使公司创新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不断体现创新驱动力,为公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017年研发支出减少主要是公司研发项目较上年同期减少。

2018年和2019年附注表示,当期费用化研发支出包括列入生产成本的研发支出及科研人员工资等支出。研发支出减少主要是前期研发项目已实施完毕并结题,规划中的部分新增研发项目尚处于启动阶段。

与研发投入减少对应的是研发人员数量的减少,2015年贵州茅台研发人员为1723人、2016年1945人、2017年1679人、2018年551人、2019年495人,同期研发人员数量占全部员工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16%、9.16%、6.99%、2.07%、1.83%。

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茅台的研发人员数量和员工占比均低于五粮液。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2015年到2019年五粮液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925人、2733人、2685人、2680人、2719人;占比分别为11.28%、10.76%、10.54%、10.19%、10.32%。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