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没有新鲜事。

2021年2月10日,曾经的免税概念龙头格力地产发布公告:由于不符合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公司将暂停于2020年5月23日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这也就意味着格力地产进军免税业的计划将被无限期搁置。

回顾格力地产最近一年的资本操作,可谓是标准的股市“收割”教学了。

在2020年5月末,格力地产发布利好消息,股价应声大涨,在短短两个月股价就从5块左右飙涨至最高18.1元。但在股价飙升的背后,却是机构、员工趁机逢高减持。而在减持完毕后,其股价再度大幅回落,近期更是直接暂停了收购事项,公司借利好“出货”的意图非常明显。

作为曾经和格力电器“同气连枝”的企业,格力地产为何会沦为股市“收割机”?机构、员工减持,散户再成接盘侠,已经暴跌68%的格力地产又将何去何从?

折戟免税业,曾于与格力电器“同气连枝”

2021年2月10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重大资产重组》第三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组方案至召开相关股东大会前,如该重组事项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上市公司应当暂停本次重组进程……”公司暂停于2020年5月23日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所谓的2020年5月23日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就是格力地产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100%股权的事项,换句话来说,格力地产进军免税业的计划已经被无限期搁置了。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格力地产因为和格力电器“撞名”而被广大投资者熟知,实际上两者也是颇有渊源。

格力地产和格力电器开始时都是格力集团旗下企业,格力电器一开始由朱江洪主导,随后由董明珠接任;而格力地产则是从由当时身为格力集团副总裁的鲁君驷在2004年创立,随后在2009年成功上市。

到了2015年,格力集团将所持有的全部格力地产股份,划转给珠海国资委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至此格力地产和格力集团再无关系;而由于格力集团在2018年后不断出让格力电器的股份,格力电器也和格力集团撇清了关系。

由此来看,格力地产曾经是和格力电器同气连枝的,但目前已没有太大的关联。也难怪董明珠明确表示,坚决不做房地产。

借利好“出货”?

在发布暂停重大事项的公告之前,格力地产一度是市场内的免税概念龙头,备受大资金追捧。不过,如今来看,当时发布的消息很可能是出货的手段。

在2020年5月末,格力地产发布公告: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100%股权,当时正逢免税概念大火,格力地产的利好消息发布之后,股价连续收出了7个一字涨停,随后股价继续上涨,最终涨到了18.1元,是起涨点的三倍还多。

而在股价上涨之后,机构、员工没有错过这个机会,逢高大举减持。根据其三季报数据统计显示,多家机构已经在股价上涨之后进行了减持操作,例如原位于格力地产第八位股东席位的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已然退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还有其余五家参与定增的机构投资者合计减持了1.89亿股,前十大股东也多有减持的动作。

还有员工持股方面,在2020年7月6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237.85万股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全部出售完毕,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终止。此外,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512.95万股已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全部出售完毕,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终止。"

而在最近,格力地产发布了暂停重大事项的公告,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而经历了大半年的下跌之后,其股价也和起涨点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根据数据显示,其股东人数已经从5月的3.37万涨到了9月的7.21万,股东人数已经翻倍。

股价大涨又大落,看似和一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实背后大资金已经胜利大逃亡,可怜的一众散户再度成为了接盘侠。

重大事项被叫停后,困难才刚刚开始?

进军免税业失败,毫无疑问给了格力地产的投资者们当头一棒,不过,困难可能才刚刚开始。

从近几年来看,格力地产为求改变,在地产业之外也有不少的尝试,例如重新划定了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现代金融等产业格局。不过,这些尝试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业绩来看,近几年格力地产的发展已经趋于停滞,净利润一直在5亿上下浮动,而且虽然谋求多元化转型,但地产收入仍占据大头,在2020年的半年报数据中,其地产收入占收入比例高达89.15%。

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房地产的调控越来越严,格力地产的生存环境也日益严峻。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格力地产现金短债比0.45;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73.2%,净资产负债率为173%。这也意味着,格力地产踩中了房企融资管理的"三道红线"。

本来免税业确实是个不错的转型方向,但在被无限搁置之后,格力地产恐怕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