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户籍制度有种重大突破性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方案》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2. 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3. 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

4. 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5. 打造一批物联网产业基地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城市。

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谌利民表示,这一次行动方案里提出要试行以经常居住地来登记户口制度,除开超大城市之外,要探索实行都市圈和成为群内户口准入年限的同城累积互认这种制度,相信也会打开一些缺口。

而中央的这一波行动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0年底,这一趋势就初见端倪。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节点,中国多个一二线城市就掀起了一波“抢人”大战的高潮。

据报道,在2020年末的一个月,至少已经有广州、苏州、无锡、青岛、福州五个城市相继推出户籍新政,大幅放宽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

比如苏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提到,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即相当于开启了“租房就能落户”的模式。

一线城市广州,则采取了差别化的落户办法,只要符合三项申请条件,就能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登记入户。

在福建省省会福州,更是全面解除了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正式实现落户“零门槛”。

那么,为何年底这些大城市扎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它将产生什么影响?近几年来,以降低落户门槛为代表的抢人大战,是一个持续已久的热点话题。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2017年该市出台了户籍新政和人才新政后,一年多的时间收获了超百万户籍人口。而经过几轮人才竞争后,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上都已经解除。

像河南、广西等省份,在2019年就宣布除了省会(首府)外,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2020年4月,随着昆明主城区的落户限制取消,云南全省实现零门槛落户。省会城市方面,石家庄、沈阳、南昌以及昆明等城市,都已经全面开放落户。

不过,相较前几轮的开放落户动作,年底集中推出的这轮户籍改革,在此前的基础上有很明显的重大突破。

首先,以一线城市广州为例,尽管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年都有四五十万的常住人口增长,但不愁人气的它也加大力度进场抢人了。广州这种分行政区的差别化落户政策,在一线城市中还是首次,开创了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户籍改革的先河。

其次,根据2018年城市建设年鉴,福州城区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300万人,属于Ⅰ型大城市。按照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眼下福州还不在必须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范畴,但福州依然率先实现了全面放开。它也成为第一个零门槛落户的沿海省会。

再者,苏州在租房落户之外,还宣布和南京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两个经济十强城市的落户积分、年限互认,在全国同样是走在了前列,为下一步的都市圈、城市群内的户籍通迁、户籍同城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因此,这一轮的户籍改革动作,不只是简单地降低门槛,它在多个层面都实现了破冰。

降低落户门槛,吸引外来人口尤其是高端人才流入,对城市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一方面城市化进入下半场,流动人口数量整体在减少,劳动力的价值不断凸显。另一方面,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更离不开高端人才。

当然,对具体的城市而言,不管是降到零门槛,还是仍然保留一定的限制,放开、放宽落户条件,还有自身的战略发展考量。

但不管怎么说,人口更自由的流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这种自由流动,也将开启都市圈甚至城市群建设的新篇章。

北美观察家综合央视财经、环球时报、新京报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