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雨 编辑:小市妹

  2001年,京东方在A股上市。自此,在资本的助推下,技术壁垒先后被打破,国内外显示面板技术的剪刀差不断收窄。

  作为后起之秀,京东方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上市第二十个年头依然在持续自我超越。1月15日晚,京东方发布定增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200亿元,用于收购和新增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景气提升,龙头定增

  京东方一直是本土面板行业的引领者。

  2003年,公司投建了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建设的显示生产线——北京第五代TFT-LCD生产线,就此结束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的时代”。2009年,公司又建设了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中国大陆“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的时代”。

  如今,京东方已经成为全球的显示面板绝对龙头。Omdia的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方在电视、笔记本、显示器、平板和手机这五大显示面板主要应用方向的市场份额就已经均位列全球第一,市占率分别为18%、30%、24%、47%和22%。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器、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等,其中LCD和OLED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京东方此次公告,在200亿的定增资金中,公司将有65亿元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部分股权,而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为TFT-LCD;此外,还将拿出60亿元增资并建设重庆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

  尽管京东方已经跃居全球面板龙头,但继续扩大公司在面板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地位依然是此次定增的根本目的。

  

  事实上,京东方在此时推出定增计划和行业景气度提升高度相关。自2018年以来,受到产能溢出影响,全球面板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随之被压缩。

  以京东方为例,2017—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5.07%、20.39%、15.18%,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在此期间,韩国厂商选择退出LCD产能,三星及LGD自2019年Q3起开始关停LCD产线,进入2020年,两大韩厂先后宣布了进一步的产能退出规划。

  从去年5月份以来,生产受阻和产能退出使得面板供给端趋紧。在需求回升的背景下,经历了两年下行期的面板行业迎来了周期性反转,面板价格出现了普涨的局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2020年5月至12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的平均涨价幅度超过65%,手机面板约为24%,笔记本面板约为20%,液晶显示器面板约为20%。

  进入2021年,面板的涨价行情并没有偃旗息鼓,根据群智咨询发布的1月上旬面板月度价格表,液晶电视面板、笔记本面板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单价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受到行业景气度提振的影响,京东方第三季度的业绩暴增,根据财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8.21亿元,同比增长33.04%,归母净利润13.40亿,同比暴增629.30%。

  从效果上来说,京东方此次定增有两大优势,首先,在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提出对外扩张,能够尽可能多的吸引投资人并获得股东支持;其次,通过快速入股相关公司的方式可以尽可能的享受到行业反转向上的红利。

  敌退我进,国产替代

  行业进入景气周期之外,行业格局的变化才是驱动其对外扩张的深层次原因。

  上文提到过,LCD和OLED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技术。相较于LCD,OLED可以实现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先天优势使其省电性能更好,并可以做到更薄,符合智能终端轻薄化的趋势。此外,OLED具备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好的色彩还原效果,被认为是更符合未来的面板技术。

  不过,目前LCD相对OLED依然保持着绝对成本优势,特别是在大尺寸领域,55寸UHD OLED的制造成本是LCD面板的2倍以上,这也就决定了TFT-LCD技术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半导体显示行业的主要市场空间。根据Omdia的预计,到2022年,TFT-LCD仍将保持94.10%的出货面积份额和64.25%的收入份额。

  OLED的兴起吸引着韩国厂商将资金和精力转移到该领域,与此同时,主流尺寸的LCD面板价格在2019年就已跌破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厂商的现金成本,这也是韩国主要厂商开始退出LCD领域的关键原因。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得到显现,并有望彻底接管这一市场。

  HIS曾做出过预测,中国大陆的LCD产能占比将从2019年的54%提升至2020年的63%左右,2021年将继续提升至约75%,2022年以后有望提升至约80%。

  京东方此次斥资65亿元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的10.5代TFT-LCD生产线已经量产,收购完成后,京东方在LCD领域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成为市场的绝对霸主。

  OLED按驱动方式又可分为主动式(AMOLED)和被动式(PMOLED),应用于显示屏幕的主要类型为AMOLED。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时代浪潮下,国家对于OLED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AMOLED还曾成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作为面板龙头,京东方也一直引领着国内OLED产业的发展。按照之前设计的产能,京东方2021年的AMOLED年产能将达到480万平方米,约为2020年全球面积产能的24%。公司此次定增将会继续投资第六代AMOLED生产线,继续提升市占率。

  此外,京东方今日(1月26日)收盘后公告,公司拟以63.39亿元的价格受让绵阳科技城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所持绵阳京东方23.75%的股权。

  绵阳京东方是京东方AMOLED显示面板的主要产线之一,受让完成后,公司占绵阳京东方股比将由66.67%增加至90.42%。这将有利于公司优化管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为未来实现收益打下基础。

  OLED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根据DSCC的报告,2020年全球OLED销售总额为319亿美金,其中智能手机占比达到79.93%。京东方在2020年四季度正式通过了苹果iPhone面板的规格认证,预计2021年京东方将为苹果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提供约1000万片屏幕面板。进入苹果产业链,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军备竞赛,剩者称王

  如同芯片行业遵循“摩尔定律”,面板行业也存在引领自身发展的“王氏定理”,即:每隔三年,标准显示器件的价格将下降50%,如果要保持价格和收益不变,那么产品性能必须提升一倍以上,有效技术的保有量必须提升两倍以上。

  在此高压之下,业内公司必须始终保持高投入以维持竞争地位,军备竞赛式的迭代发展模式让很多企业吃不消。与此同时,上下游强大的话语权,不断挤占中游面板行业的利润空间,后起之秀京东方坚持长期投入,打了几十年硬仗,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持续投入,不但赢得当下,更有利于赢得长期未来,最终赢得行业话语权。每一轮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在行业内的公司将会进一步建立护城河并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比如,2013年,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投资重心为LCD高世代线与OLED产线,在此期间,京东方的年均资本开支拾级而上,先后经历了200亿、300亿、500亿三个阶段,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当期资本性支出的差值(自由现金流)长期为负。但2020年三季度,自由现金流转为正值,意味着上一轮资本性投入进入阶段性收获的季节。

  如把周期拉长来看,京东方在前期的巨额投入主要是完成技术的积累和追赶,今后才是业绩集中兑现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方定增扩大产能也有利于将战果扩得更大。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