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zure

来源:GPLP犀牛财经

2021年1月14日,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通新材”)更新了招股书。

据悉,大通新材拟募集资金5.99亿元,其中1.19亿元用于漆包线设备置换更新项目,3.61亿元用于年产8万吨漆包线绿色智能技术改造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大通新材主营业务为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电机、电动工具等领域。

大通新材由房地产公司冠城大通分拆而来,实控人为薛黎曦和韩国龙。其中,薛黎曦和韩国龙通过冠城大通实际支配90.08%的股份,薛黎曦通过朗毅有限实际支配9.92%的股份。

净利润率不足4% 研发投入少人才储备不足

大通新材业绩有所下滑,净利润率不足4%。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6.44亿元、35.11亿元、14.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457.25万元、9509.10万元、9686.69万元、3756.21万元。

电磁线制造对生产工艺、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有不小的要求,而大通新材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都略显不足。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大通新材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9%、2.92%、2.72%、2.76%,不仅常年处在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

此外,截至2020年6月末,大通新材硕士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仅为1.67%,大专以下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70.40%,且一半以上员工年龄在41岁至55岁之间。

业绩受铜价影响大 短期偿债压力不小

“加工费”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铜价波动成了大通新材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

招股书显示,大通新材生产电磁线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杆,仅这一项的成本就占营业成本的九成以上。而近些年铜价波动较大,特别是2020年以来铜价走出“V”型反转。

铜价波动直接影响大通新材的存货价值,2017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末,其存货余额分别为1.56亿元、1.82亿元、1.90亿元和2.19亿元,占当期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1.02%、12.43%、13.47%和15.74%。

大通新材供应商较为集中,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4.93%、89.29%、86.65%、78.52%。

大通新材应收账款规模较大,2017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末,其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45亿元、5.47亿元、6.55亿元和6.36亿元。

大通新材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30%、50.99%、48.49%和45.07%;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7.91%、97.87%、98.67%和98.23%。

此外,截至2020年6月末,大通新材流动负债合计为6.1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合计为3.26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仅1.41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