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突然来袭,令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提出实行"双循环"战略加以应对。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国内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有哪些急需改善的空间?科技创新将如何推动内循环的良好落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推进需要重点考虑哪些要素?

《投资者网》戴昊彤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并形成庞大的金融系统。

日前,《投资者网》与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展开了一番精彩对话,周春生教授围绕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后,我国的科技创新未来将走向何方?资本市场将如何为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内循环提供良好的金融基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实行"双循环" 战略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等一系列市场热议的话题,为《投资者网》读者们一一详细作答。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长江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获北京大学数学硕士学位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美联储理事会经济学家、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他在行为金融,资产定价和信用风险分析领域有许多重要成果,近年来更是开拓性的提出了"新经济无限供给"新理论。

科技创新离不开直接融资支持

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在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依然存在不少距离及有待完善的空间。

谈及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未来方向的建议,周春生对《投资者网》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及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其重要性早已得到广泛认可。尤其现在政府提倡发展内循环、壮大中国科技产业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的发展前景更加被寄予厚望。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金融系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等。

周春生指出,"但与西方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需要不断强调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在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口径里,银行间接融资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并不利于不同企业利用不同类型的工具进行多渠道融资。尤其是以轻资产也就是无形资产为主的创新型企业,由于其缺乏获得银行贷款的抵押物,传统间接融资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能对这类企业进行有效定价,并对接股权投资和天使资金。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直接融资的支持,科技创新需要资本市场的服务。"

他强调,金融生态环境既包括融资方、投资方、中介机构等企业主体,也包括监管机构、司法机关等政府部门,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周春生指出,目前国内"恶意逃废债"现象比较普遍,意味着企业、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对诚信的重视还有待提高。因此,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提升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健全法律法规及法律服务等都属于促进金融生态良好运转的重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就此,周春生对《投资者网》表示,这一现象也与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有关,比如:证监会长期以来把股市调控当作重要使命,如果股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证监会随即采取救市措施,"这样会令股民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一旦股指下跌,证监会就暂停发行新股或者减少发行规模,从长远来看,这也许会催生资本市场的泡沫现象,最终,普通散户将成为泡沫的受害者。不过,从注册制改革启动以来的种种迹象看,监管机构已经有强烈的意识让股市更加市场化,把合规和信息披露放在首位,减少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周春生补充说。

科技内循环是经济未来重要保障

在疫情冲击下,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剧的国际大环境,高层对"内循环"的重视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选择。同时,在逆全球化趋势之下,实行"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对外围环境的依赖,也有助于推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会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关于内循环的本质,周春生向《投资者网》表示,"内循环的本质主要可归结为两点:第一,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因素,因为投资会形成产能,而目前国内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剩局面,前几年,国内还在提倡去产能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事实上内循环就是科技创新。在核心技术领域里,中国企业争取拥要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才能在复杂且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当中,具备充足的应对能力;第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实现,如果中国不能实现独立自主的研发与创新,显然难以实现在国内的内循环。"

周春生认为,"科技创新不仅仅需要优秀人才,更需要的是充裕资金。但由于以新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公司在技术研发阶段急需大量资金,然而,在研发成功前,企业很难确定研发成败的时间,也更加难以保证具备充足的现金流持续投入研发。"周春生直言,"对于一部分现金流紧缺,且无核心资产可抵押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初创公司,只能依靠股权融资以获得在资本市场的发展。"

周春生指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这条渠道,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优点则在于能够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科技内循环是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多层次的健康发展,将会为实现良好的科技内循环提供金融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

中央提出"双循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被视为经济对外与对内循环相互交织的关键一环。

2021年1月4日,央行工作会议召开并圈定2021年央行工作重点。会议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人民银行将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如何理解"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周春生向《投资者网》表示,"稳慎推进,换句话说,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急于求成,不应盲目冒进、不能一蹴而就。可以肯定的是,在发挥我国金融的国际影响力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

周春生认为,在如何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仍有需要注意及继续完善的空间。周春生解释道,"首先,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国需要做好国内相应的各方面准备,比如:完善监管的配套措施考虑如何促进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保持金融及贸易的长久稳健;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不能脱离中国经济金融和贸易发展的整体需要、整体水平,同时,还需要掌握好多方面的权衡之道,包括国际关系、国内金融改革的金融基础建设、中国经济贸易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来平衡推进。 "(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