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鹃 编辑:小市妹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初出茅庐,牛刀小试

  颜静刚出生在浙江省台州温岭的一个建筑建材世家,1995年,17岁的他便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上海闯荡。初出茅庐,他便展示出自己超越年龄的才智与魄力。

  彼时,伴随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的浪潮,大量外商涌入上海,如饥似渴地寻找着投资机会。在国门初开的年代,即使是在上海,能够在商务谈判中充当现场翻译的人才也极度稀缺。为了解决最基本的沟通问题,许多商人不惜重金聘请翻译以确保谈判的万无一失。

  需求市场旺盛,翻译人才不足,意味潜在着巨大的商机。颜静刚意识到机会,一句英文也不会的他弄来一部电话和一台传真机,便张罗起了自己翻译中介的生意。

  很快,凭借憨厚老实的外表、热情诚恳的待人之道和年轻人的一身闯劲,颜静刚的业务在上海滩打开了局面。无论是掏钱的客户还是受雇的翻译,都对眼前这个头脑机灵却又低调谦逊的年轻人赞誉有加。2002年,颜静刚以50万的注册资本正式地创立了上海嘉信翻译有限公司,随即又在虹口设立了分公司。

  年少的颜静刚已经将自己善于发现机会,又敢于放手一搏的个性暴露无遗。他有着对商业的浓厚兴趣和敢于游走于陌生市场之中以小博大的勇气,未来,这些属于颜静刚的个人特质,将为我们解释他命运轨迹的内在逻辑。

  2004年,颜静刚的叔叔颜小荣成立了一家名为云南中技的管桩公司,之后由颜静刚的父亲颜邦华作为负责人,带领云南中技进入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并伴随着上海地产开发的热潮,中技的上海分公司越做越大。

  此时,眼见着建筑建材产业的光明前景,颜邦华便拉着儿子颜静刚自立门户,颜静刚立刻察觉出这是个不能放过的好机会。于是,他果断决定倾尽1000万的积蓄,和父亲注册成立上海中技。

  21世纪的头十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正热火朝天,基础牢靠的上海中技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在接连获得复星创富、北京首创等大机构的投资后,上海中技便顺理成章地把IPO提上日程。

  然而,这让最先创立中技的颜小荣心里难以平衡,向法院状告颜静刚父亲自立门户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

  颜氏家族内部叔父反目对簿公堂,公司又接连发生严重工程事故。上海中技的IPO计划最终宣告失败。同时,为了能够摆脱诉讼纠纷,2011年,颜邦华将33岁颜静刚推上了上海中技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位置。

  呼风唤雨,只手遮天

  如果说翻译中介的生意只是让颜静刚初探商业世界,那么上海中技则真正地将他推上了资本博弈的牌桌。

  IPO的接连受挫,让颜静刚一直寻找着中技登陆A股的可能性。于是,当濒临退市,急需保壳的ST澄海也就是后来的ST富控出现在颜静刚面前时,他意识到机会来了。

  2013年,颜静刚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实施了对ST澄海的并购,并以30.79%的股权成为了实际控制人。2014年4月公司更名为中技控股,重组复牌后,股价直接拉了8个涨停。

  借壳登陆A股,初战告捷,颜静刚开始进一步着手构建自己的资本帝国。在过去很多年,中国股市都更像是一个感性的市场,一个热门概念,一个听起来有前景的企业故事,都会为那个会讲故事的人带来丰厚回报。

  颜静刚想要讲一个通过资源整合串联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生态圈”的故事。他以追随国家战略为口号,有计划地试图将中技的触角延伸至文娱、能源、健康、贸易、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实业整合和金融非常规的运作下,试图在资本市场只手遮天。

  中技控股登陆A股后,颜静刚并没有在建筑建材业上花太多心思,却精心地设计起了其所谓产业资源整合的并购扩张之路。

  2014年8月,中技控股披露86.72亿元的大手笔定增预案,用于收购游戏公司点点互动和影视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虽然定增方案后遭否决,但中控控股股价从7.09元/股飙升至38.94元/股。

  2015年9月,中技控股签订收购武汉枭龙汽车不低于51%股权的意向条款,未果。

  2015年,颜静刚瞄上宏达矿业,他促成交易,使此前获得宏达矿业股东股份的淄博宏达,作价21亿元将手中41.6%的股份协议转让给了妻子梁秀红等五位自然人。此番操作后,中技系第二家上市公司到手。

  2016年2月,决定收购英国Jagex公司,转型游戏产业。3月22日,宏达矿业又发布公告称,拟与上海品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向其参股公司上海宏投网络共同进行增资实现向游戏业的全面转型。通过本次重组,宏达矿业的业绩表现大幅改观。

  掌控两只A股的颜静刚,继续其资本版图的扩张。2017年5月拿下尤夫股份控股权,同年6月,富控互动以22.29亿元现金收购宏投网络剩余49%股权获得宏投网络全部股权。

  2017年1月11日,梁秀红将所持宏达矿业的股权转让给颜静刚控制的上海晶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宏达矿业参股公司宏啸科技拟通过其下属企业,以不超过3亿美元的交易价,收购美国Mivip Healthcare公司80%股权。宏达矿业再度跨界开始转向“大健康”领域。

  2017年3月20日,中技控股更名“富控互动”,转型“大文娱”。同年6月,富控互动以22.29亿元现金收购宏投网络剩余49%股权,以获得宏投网络全部股权。

  2017年5月13日,中技集团从尤夫股份原实控人手中购得苏州正悦100%股权,转让总价款及承担债务合计26.81亿元。尤夫股份在收购了智航新能源51%股权后宣布公司将专注新能源领域。

  至此,颜静刚所设计的中技系产业融合“生态圈”的三驾马车已经成型,分头出击文娱、健康和新能源。颜静刚以并购整合为方式,三家公司的股价也一路走高,总市值一度超过300亿元。只用时六年,颜静刚几乎仅凭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灵活身法,便将两度IPO受挫上海中技,打造成坐拥3只A股上市公司的中技系帝国。

  颜静刚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评价自己。

  客观地说,颜静刚一手打造的“中技系”的“三驾马车”的确是让曾经奄奄一息,濒临退市的企业,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大升级,在企业发展路径规划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如果将目光从资本市场转向实体经济,我们很容易发现,中技系在整合过程中,一次次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公告,并未创造出与其扩张的大手笔相匹配的实体,它们实际上不过是其炒作概念抬高股价的一种惯用手段。

  跛脚巨兽,轰然倒下

  尽管颜静刚一直高调地带领着中技系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开疆拓土,但外界对中技系的实际状况一直不甚了解。

  实际上,颜静刚为了能够实现商业企图,维持其手下企业股价的坚挺,采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一方面,颜静刚通过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和运用整合重组理念,将股价一步一步地抬高,然后倒手获利。另一方面,颜静刚一直热衷的“高对赌+高溢价”的并购方式,以及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整合,维持中技系的高股价,都需要他找到巨额的资金,以保证他的资本游戏能够一直进行下去。

  于是,颜静刚通过妻子、亲戚、朋友进行大量关联交易,隐瞒关键的财务信息等方式,确保企业扩张行为的顺利实施。

  同时,颜静刚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以融资的方式为中技系寻找生机,其中包括大量违法操作。

  颜静刚不但利用壳资源,将手中的上市公司转化为融资平台,为其并购行为发起担保和贷款业务。同时,他还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通过金融机构向民间融集资金,他承诺的利率远高于市场,月利率普遍在2%以上,部分短期借款的利率甚至达到3%以上。利用自身上市公司的担保和高利息的诱惑,颜静刚以合法和不合法的方式,向民间借贷总额或高达878亿元。

  根据相关披露,光大银行上海花木支行、中江国际信托、恒丰银行烟台分行、工商银行湖州分行、渤海银行上海分行、中航信托、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公司均卷入与颜静刚的借贷纠纷,借款金额从1400万元起,最高达5.5亿元。同时,颜静刚的债权人中还有18位自然人,借款金额从100万元至4.15亿元不等。其中单个自然人借款本金过亿元者达4人。

  中技系逐渐成为了一只金融巨兽,它必须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吞噬进化,才能供养已经太过庞大的自己。游走于灰色地带,横行招摇的中技系引来监管部门的注意,中技系开始坍塌。

  2018年1月,ST富控、宏达矿业和尤夫股份同时宣布,因为财务造假、违法证券业法律法规等问题实控人颜静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月底,颜静刚便筹划宏达矿业和尤夫股份的转让。

  2020年3月10日,*ST尤夫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颜静刚作为*ST尤夫实控人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了违规担保、隐瞒关联交易、或有负债等一系列财务造假违法行为,证监会拟决定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0年12月9日,*ST富控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对其股票实施暂停上市的决定。这是深改委定调“健全退市机制”一个月后首家被暂停上市的公司。

  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此,喧嚣一时的中技系彻底从A股的舞台上消失了。而少年成名的颜静刚,再无余力腾挪于资本的世界,留给他的只有中技系帝国的残骸,和来自失意股东们的声讨与控诉。

  后记

  中国的资本界每隔不久,就会诞生像颜静刚一样的冒险家,他们以过人的勇气和辗转腾挪的本事,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资本系,在灰色地带攫取了巨额的经济回报。

  从“德隆系”、“涌金系”、“中科系”到“明天系”、“凯地系”和颜静刚的“中技系”,这些天才的民营企业家无一不打着产业融合的旗号,倚靠着资本市场的操作,将企业视为投机赌博中的一枚棋子,最终让自己和手下的产业落入多元化和负债经营的陷阱。

  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进程持续推进,我们似乎能比以往更清楚地反思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使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让才智与勇气回归到踏实经营,避免颜静刚和中技系的悲剧一再重演。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