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代财经 余思毅 编辑:王丽丽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研究员冯煦明在出席清华大学一个论坛时指出,中国存在着“人口世代断崖”的问题。据统计,“9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60-80后世代”减少了1.5亿人。这相当于中国在30年间少生了1.5亿人。

在谈及人口变化的影响,冯煦明指出,未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账户的平衡压力、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可持续性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此外,汽车、能源、电子产品等行业,以及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保险等行业未来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世代间人口数量剧烈变化的影响。冯煦明还认为,未来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住房需求可能明显收缩。

尽管人们对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的讨论已然习以为常,但“世代断崖”这一论断还是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少生了1.5个亿?很多欧洲国家人口还不足1个亿,30年跌没了一个欧洲国家。”“人没这么多了,房价只需再高位站岗10年吗?”……

但在产业研究与规划领域有近20年经验、中关村科技园博士后史一哲看来,这一划分方法并不可取。“如此划分,恐怕更多是为了凑出1.1亿、1.5亿这样的数字,骇人视听。 ”

而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也表示,随着人口减少,对房地产整体的需求会下降,但这种需求的变化不是断崖式地变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必以‘世代断崖’骇人视听”

根据冯煦明给出的数据,目前中国“90后”人口总数相比“80后”减少了1172万人,“00后”总人口相比“90后”又减少了4736万人。“60-80后世代”比“90-10后世代”减少了1.5亿人。他还分别把80-90后、00-10后分别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世代,得出“0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80-90后世代”减少了1.1亿人,未来中国以二十年计的世代人口数量落差仍将超过一亿人。

对于“世代”一词,我们并不陌生,比如“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

“以30年划分世代没有什么依据,人口学研究常用1岁组、5岁组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史一哲对时代财经分析,“我们看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生持续巨变,不适宜把‘60后’、‘70后’、‘80后’划分一个‘世代’。如此划分,恐怕更多是为了凑出1.1亿、1.5亿这样的数字,骇人视听。 ”

对于冯煦明“人口世代断崖”的判断,人口与未来网主编何亚福认为,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在2020至2029年会表现得很明显,一是因为“二孩效应”结束,二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下降,三是因为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人口断崖除了带来社保、财政的压力以外,还会带来创新力的缺失以及综合国力的相对下降。”

冯煦明也警惕称,今年“60-80后世代”处于31-60岁区间,正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而“90-10后世代”到2040年将处于21-50岁区间,成为届时各行各业的新生力量或中坚骨干,应高度关注届时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但史一哲认为,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环境、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抽象谈人口变化的经济后果。史一哲分析,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水平越低。二战后,国际人口学界流行的认知是“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中国最近40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生育率降低是内在发展趋势。

“从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人口结构对经济高增长的贡献约在6%-26%之间,人口生育率下降长期来看几乎不可能逆转,技术创新成为决定长期经济前景的最重要变量。国家提出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附加值和实际收益,这也是决定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近日,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人口现实就是总和生育率水平长期低于更替水平,这就决定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走势和方向。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显示,1985-2018年间,全国(不含港澳台)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了38.4岁。其中平均年龄最高的前三个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龄甚至超过了40岁。

史一哲认为,除了医疗系统和养老方面要未雨绸缪,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会受到影响,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压力会在未来10-20年逐步显现。

何亚福曾向时代财经提供一组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生育率仅为1.22(妇女人均生育数量),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生育率进一步跌至1.18。“尽管这两次人口普查存在低年龄组的漏报因素,但即使漏报率高达20%,实际生育率也不到1.5。如果不出意外,2020年人口普查将再次证实中国已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低生育率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生育率降到一定水平以下,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率就很难再提高,就像落入到陷阱。《大国空巢》作者、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对时代财经表示,“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日、台、韩,由于深陷低生育率陷阱,可能将重陷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易富贤介绍,1992年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至今经济仍陷低迷。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政策失误,是周期性的衰退。有人将日本的衰退归罪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但事实上日本GDP在协议签署前六年年均增长3.9%,在后六年年均增长4.7%。

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是无“人”。日本的生育率在1951年开始低于美国,1951年-2017年平均只有1.77,美国是2.33。日本的人口快速老化,中位年龄、老龄化指数、65+岁老人比例、老年抚养比分别在1967年、1988年、1992年、1993年开始超过美国,人均GDP增速也在1992年开始低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史一哲也认为,核心家庭负担沉重,晚婚、晚育、少生甚至不生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有可能导致中国长期深陷“低生育率陷阱”中,而从目前来看,尚未有从“低生育率陷阱”中摆脱出来的先例。

十年之后房价出现松动?

冯煦明提出,“未来,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住房需求可能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体现为‘4-2-1’家庭结构的地区,将出现住房供需结构性失衡。”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李广子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随着我国人口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城镇化步伐减缓,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告一段落,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在不断积累。

陈晟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的确会对新增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还是存在的,而且还在增长。同时,养老型的人口红利或是积累的改善型红利还在释放,“所以房地产总体的需求会下降,但还不至于那么大。”

有网民在“人口世代”预判的启发下称,“房价只需要高位站岗10年,10年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房价会往下掉。”在陈晟看来,人口老龄化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影响不尽相同。

陈晟称,在城镇化率达到75%之前,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整体需求,并与GDP及人口收入相匹配。对不同的城市而言,一线城市以及都市圈、城市群,能够持续吸引年轻人进入,依然有些机会。但是对失去了棚户区安置拆迁需求以及国家金融机构PSL(抵押补充贷款)进行支撑的三四五线城市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至于城镇化率达到75%之后,陈晟称,这就看存量市场的更新维度,后续的城市更新能不能有所补充,需要十年后再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