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苏格拉底

当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都被考试填满的时候,教育也就成了一门生意。走在全国大大小小城市、乡镇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不是当地的特色,而是闪烁着各种霓虹灯的培训机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都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盲从的家长们只知道,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起跑线到底在哪。

大抵在家长的眼中,教育就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些用来攀比的谈资,至于孩子到底爱不爱,感不感兴趣,他们毫不关心。

大多数人只是用努力赚钱给孩子报补习班的方式感动了自己。

今年,疫情席卷下,教育机构优胜教育暴雷。

在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优胜教育总部,聚集了大批的维权者,包括来退费的学生家长、被拖欠工资的优胜教育的员工、还有一大批供应商。

据悉,有学生家长一次性充值达20万。

犹记得在电视节目《非你莫属》的舞台上,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不可一世指点江山的样子。

暴雷后,他主动透露父亲身患癌症,但自己没有一毛钱给他。其实,这不是一个受教育者应有的表率,包括他喊话马云、马化腾“接盘”的样子,真丑!

优胜教育的暴雷揭开了培训机构的冰山一角,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全部。培训机构的乱象不仅仅发生在优胜一家身上,其中公职类培训龙头中公教育身上的猫腻就非常的多。

2018年11月,中公教育185亿借壳亚夏汽车。中公教育承诺2018-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13亿以及16.5亿。

2019年2月,中公教育正式登陆A股。

上市之后,中公教育一路长牛,长牛的背后是各种看不懂的操作。包括“清仓式”分红、学员贷款缴学费、账面上大量的现金却有大额的借贷……

疫情期间,各大教育巨头纷纷推出了线上教学模式,中公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很快中公教育就推出了“理享学”项目。

在项目的宣传中,中公教育的工作人员声称“0元就可以入学,考试不过不收费”。为此,不少学员报名,而报名的售后却是学员的一把辛酸泪。

据悉,“理享学”0元上课的背后正是一种分期贷款,不少学员反映,当要求其退款并撤销分期贷款时,中公教育又会以种种理由拖延退款时间。

就这样,中公教育以0元授课的方式帮助学员贷款,并延长退款期限,然后利用时间差形成数额巨大的资金池,以往30—40个工作日才能办理的退款,疫情期间被拖的时间更长了。

有些学员因为未按时还款,还上了征信。

实际上,中公教育让人最看不懂的就是“清仓式”分红和账面上大额的现金却大手笔的借钱。

据统计,在中公教育借壳上市的不到两年间里,一共有过两次“清仓式”分红。第一次是2018年的分红。查阅其财报发现,截至2018年末中公教育账面货币资金加理财产品一共29.02亿元,这里面还包含了2018年的新增贷款16.07亿元,也就说除去新增短贷,其可动用的现金为12.95亿元,而2018年中公教育分红数额则高达14.18亿元。

换句话说,中公教育一把分完了账面所有可动用的现金,不仅如此,它们还用了借款分红。

2019年,中公教育继续巨额分红,这次一把分了14.80亿元,占当年净利的82.02%。本来慷慨分红是一件好事,但中公教育操作起来,总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

查阅中公教育的股权结构我们发现,中公教育前十大股东一共持有公司54.97亿股,占总股本的89.14%,而自然人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三人则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32%。其中,鲁忠芳、李永新为母子关系。

也就是说,大额分红全部流向了实控人的口袋。

11月24日,中公教育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60亿元,募资金额主要用于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按照定增预案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为42.14亿元,其中场地购置费34.23亿元,室内装修工程7.914亿元,预计建设周期3年,本项目新建教学、办公、宿舍等建筑,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员。

查阅其财报发现,中公教育的账面货币资金高达50.69亿元。按理说,中公教育本不缺钱,但为何还要大举定增?在中公教育的三季报中我们还发现,其账面上的短期借款余额为32.83亿元。

如此神奇的操作,两次“清仓式”分红简直侮辱了A股投资者的智商。

截至目前,中公教育的市值为2214亿,其前三季度营收为74.39亿,同比增长20.78%;净利润为13.21亿,同比增长37.76%。

在此,我们畅想一下,等今年中公教育完成上市时的业绩承诺时,它的业绩还会不会保持高速增长?面对行业26.36的市盈率,中公教育102.19倍的市盈率又合理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