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几日来,CAR-T企业药明巨诺的港股走势引起热议。11月3日,该股首日上市即跌破23.80港元/股的发行价,当日报收22港元/股。此后股价一路走低,直至5日开始回升,当日收盘报25.05港元/股。

截至11月5日,药明巨诺的股价走势图。

同时,比药明巨诺早几天赴港上市的先声药业亦以破发收场,截至5日,报收9.55港元/股,此前发行价为13.70港元/股。

先声药业亦以破发收场,截至5日,报收9.55港元/股。

较于二级市场的态度,一级市场的资本则是热捧,CAR-T仍是它们密集布局的新兴领域。

同在近期内,行业企业科济生物完成1.86亿美元C轮融资(11月2日)、亘喜生物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10月29日)、恒润达生完成2亿元B+轮融资(9月9日)。从资方背景来看,有正心谷、礼来亚洲、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其中礼来亚洲基金还参与了科济和亘喜两个项目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此次破发的药明巨诺B轮投资者中,找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今年6月10日,药明巨诺完成上市前、总额为1亿美金的B融资,正心谷、淡马锡也在投资方名单中。

“上市即破发”

日前,在上海张江科学城举行的“细胞及基因治疗产业化发展政策研讨会”上,《科创板日报》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参会的行业人士陈女士。她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先声药业破发时,她的朋友圈就“都在推定药明巨诺也得破发”,“没想到还真破发了。”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细胞及基因治疗产业化发展政策研讨会”现场

“可能行情不好吧。”她补充说。

医药行业投资人黄立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正常,港股都这样,药明巨诺还算好的了。”另有证券市场分析人士回复《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药明巨诺的估值过高了。

而就在此前,先声药业亦以破发收场,发行价为13.70港元/股,截至5日,报收9.55港元/股。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先声药业刚刚宣布与艺妙神州合作的CAR-T疗法进入一期临床。

原料、填料等出现断货

从长期来看,业内对CAR-T的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博腾医药CEO陈琪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及其他行业人士提供了一组数据:从全球来看,目前生产可供应的CAR-T产品数量与患者实际需要的CAR-T数量之比为1:5,“所以这一定是个朝阳行业,海非常蓝。”陈琪称。

但从短期来看,CAR-T企业要从行业中突围仍长路漫漫。目前,行业企业同质化严重。大量的CAR-T企业选择CD19为靶点,造成该领域市场空间有限、竞争激烈,行业企业的“出圈”路会特别艰难。

在前述研讨会上,星德汉生物执行董事兼CEO张柯直言,在血液瘤领域,可开发的靶点有限,大量企业在抢第一落点,竞争激烈。据ClinicalTrials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国内有11个靶向CD19的CAR-T临床研究项目。而以该靶点为适应症的国内患者数量仅为3000-5000人。

一个竞争的案例是:在诸多企业中,药明巨诺靶向CD19的CAR-T产品relma-cel于2018年率先获得国内IND临床批件,不过,后来者复星凯特却捷足先登,于今年2月抢先一步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药明巨诺则要等到6月才申报上市。这或也导致药明巨诺破发的原因之一。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受到前述原因影响,有企业开始转向实体瘤领域,诺华、传奇生物、药明巨诺、复星凯特等均已开始布局。就此,陈女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坦言,“实体瘤要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没有这么容易攻克,很难。”

另有药物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大多数企业CAR-T制备的核心技术“都不在自己手里”。《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前述会议现场亦得知,因疫情等原因,CAR-T制备所需的原料、填料等已出现断货。

新创企业竞争

CAR-T仍是一级市场资本密集布局的新兴领域。

近期以来,科济生物完成1.86亿美元C轮融资(11月2日)、亘喜生物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10月29日)、恒润达生完成2亿元B+轮融资(9月9日),投资方包括正心谷、礼来亚洲、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其中礼来亚洲基金还参与了科济和亘喜两个项目的投资。

因此,业内人士已在多个场合呼吁,CAR-T初创公司应进行差异化竞争。“如果不进行差异化竞争,则不能在风险与创新发展中寻求平衡。”南京传奇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范晓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不过,行业初创企业创业者郑彪却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讲述了此间的困难。

“作为创业企业,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郑彪说,因此,企业只能从“易切入的点”切入,尽快上临床、拿到数据,而后才能拿着数据找到投资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在公司中加一些创造性。”郑彪说。

他并表示,如果初创企业考虑到未来药品上市后能有多少市场、赚多少钱等因素后,可能“什么都做不成”了。而这些,恰是二级市场的主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