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编自东吴证券研究报告《吉利汽车:底部蓄力,重整旗鼓再出发》、广证恒生研究报告《吉利汽车: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力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吉利汽车与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其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控股)于 1986 年在浙江杭州成立,是一家民营轿车的生产经营企业。2011年吉利全资收购沃尔沃公司,海外业务实力大增。

经过数十年发展,吉利已经成为自主品牌龙头企业,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全年汽车销量217万辆,其中吉利汽车销量136万辆。

纵观全球百年汽车行业发展史,周期的特征十分显著。吉利汽车在2010年至2019年经历了明显的周期轮回:2014-2018 年收入/净利润齐升,净利润 2018 年峰值达到 125 亿元,2019年开始下降,净利润下降至 80 亿元附近。

站在目前时点,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未来3年吉利汽车能否进入改善周期,向上弹性有多大?

汽车行业未来3年的核心变量

核心变量 1:乘用车市场总量及内部结构(存量博弈)

借鉴日韩发达国家发展经验,预计国内乘用车千人保有量 2019-2025 年将逐步攀升至 200 辆,2019-2025 年国内乘用车总体消费复合增速约 3%,也即到 2025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 2510 万辆。

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 2022年达到 220 万辆,2025 年达 500 万辆。SUV 和轿车两个传统车核心细分市场趋于饱和,2019-2025 年复合增速分别 0.6%/-0.36%,2025 年 SUV/轿车分别为 924/1084 万辆。

核心变量 2:双积分政策的持续加严

双积分政策变化:双积分政策的推行本质上通过实际油耗积分与新能源积分和大于等于 0 来进行约束 ,鼓 励车企降低传统燃油车的油耗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HEV/PHEV/BEV)等的生产。

车企层面主要通过控制「百公里油耗」、「百公里耗电量」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量」三个核心变量对自身积分进行把握,而国家层面则主要通过控制燃料消耗量达标要求比例、乘数效应以及新能源积分比例来约束车企以完成年度目标。

核心变量 3:软件定义汽车变革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变革下,软件定义汽车理念已成为共识。

芯片+操作系统+应用算法+数据构建核心技术闭环,汽车芯片是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循环发展的基石,操作系统是未来汽车之魂。对于车企而言,未来在软件层面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新进入者与车企之间的博弈将是未来几年主旋律。

抓住核心变量,吉利做了哪些准备?

吉利汽车于 2015 年正式开始布局智能驾驶,提出 G-pilot 智能汽车路线规划,实现国内 ADAS 零的突破。

动力总成上,吉利规划智擎动力总成系统,混动+电动+醇动+氢动四条技术路线同时推进,重点布局电动化。此外,吉利还建立曹操专车出行平台以及耀出行,推动车辆平台发展共享化并助力自身电动车辆运营销售。

吉利+沃尔沃深度合作,强研发实力突破技术难关。沃尔沃是全球第一个明确提出传统内燃机停产时间表的企业,也是第一个提出对无人驾驶汽车主动承担责任的厂家。与沃尔沃联合成立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吉利借鉴沃尔沃成熟的模块平台生产机制,将研发重心转向模块化架构开发,推出新模块 CMA/BMA 衍生全新爆款车型缤越、星越等,丰富产品储备

技术突破方面,吉利研发实力雄厚,投入大,成果丰硕。近十年以来,吉利累计研发费用超过 1000 亿元。截止 2019 年,吉利汽车集团及吉利科技集团已获得专利授权 17677 项,并在中、英、德、美、瑞士、西班牙等建有 8 个工程研发和造型设计中心,研发设计工程师数量超过 2 万人。

自身主导+收购合作,落地电动化/新能源发展战略。吉利汽车顺应「平台化」趋势, 与沃尔沃合作研发全新纯电动车架构的「PMA」平台,覆盖小型中型的纯电动 SUV、跨界车和轿车车型。未来吉利与领克都将会基于 PMA 平台推出新款车型,共计 10 余款。

更进一步地,吉利还与沃尔沃与维宁尔的合资公司 Zenuity、恩智浦、伟世通、Smart Eye在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座舱领域展开合作,投资亿咖通,联合联发科开发车规级 E 系 列芯片,应用在博越 pro、缤越等车型上。网联化方面,吉利高通、中国电信、华为、联通等厂商合作开发 5G+V2X 智能交通,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自主运营曹操专车,联合戴姆勒推出耀出行。吉利汽车 2015 年创立曹操专车作为旗下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的专有平台,是吉利从单一的汽车制造商向道路服务运营商转型的第一步。

耀出行是吉利与欧洲戴姆勒联合推出的冲刺高端出行服务的共享平台,是吉利继曹操专车之后价格上探的一次布局,为共享出行服务提供更多选择。此外,吉利与戴姆勒共同投资德国空中出行公司 Volocopter,聚焦城市点对点出行,与太力飞行汽车所聚焦的城际间空中出行形成互补。

吉利 SUV:发展核心,量价齐升贡献主要增量

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市场中,存量博弈是未来3年的关键因素。

从 2014 年开始,吉利 SUV 车型销量和 SUV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年度 CAGR 分别达到 65.46%和 25.13%,增量明显。其 SUV 主要以博越、缤越、帝豪 GS 三款车型为销量的主要贡献车型,2019 年销量合计占吉利 SUV车型总销量比重为 63%,集中度较高。

作为自主汽车龙头企业,当前吉利在国内 SUV 市场规模仅次于长城,2017-2019 年三年间自主品牌 SUV 市占率达到 16%以上。未来在龙头集中化的趋势下,有望进一步抢占小型车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市占率,与长城并列自主 SUV龙头。

预计2020-2022 年吉利自主品牌 SUV 份额有望逐步上升至接近 20%,销量由 80 万逐步上升至 100 万辆左右。

选取了五家核心自主品牌(长城+吉利+上汽+广汽+长安),以 2019 年销量为 Y 轴,以 2019 年平均实际成交价为 X 轴,制作了 5 家SUV 车型的竞争散点图。

下图中红色字体为长城的 SUV 车型,蓝色为吉利的 SUV 车型,绿色为广汽的 SUV 车型,黑色为长安的 SUV 车型。由图可知,吉利 SUV 车型主要集中于5-15 万的价格段位,其博越 SUV 销量仅次于长城的哈弗 H6 经典版和 Coupe 版,自主品牌第三。

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实力如何?

行业拐点将至,多重因素促进新能源汽车扩张。在政府补贴政策落地+车企新车型大规模上市+行业景气重新恢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有望于 2022 年达到 220 万辆。

国内厂商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为主,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2017-2019 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前十的厂商中,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牢居前二,但北汽新能源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存在被侵占的可能。

而吉利汽车在2017-2019 年由 4.5%上升至 6.8%,排名从第十上升至第三,发展势头最佳。2019 年新能源市场变化较大,新涌现了包括特斯拉+长城汽车+广汽新能源在内的车企。

吉利汽车在电动、混动等领域也进行诸多布局。专设新能源子公司「吉利新能源」及相关品牌「几何+smart 汽车」。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分设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科技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以及铭泰集团五大子公司。其中,吉利汽车集团为母公司,下设吉利、几何、领克等三大汽车品牌,以及东南亚地区唯一成熟整车品牌宝腾汽车以及路特斯豪华车品牌。

最后,吉利汽车与戴姆勒旗下 smart 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将目标对准了纯电动汽车领域,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预计2022 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几何品牌是吉利旗下三大品牌中唯一的纯电动汽车专用品牌,已于 2019 年推出首款几何 A,并计划于 2020 继续推出几何 C,进一步冲刺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纯电领域,吉利已经实现「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控」三电技术的自主化,代表车型为帝豪 EV450。混动领域,吉利混动技术包含 MHEV 轻混、HEV 油电混动和 PHEV 插电混动三大路径,首创互联网技术赋能新能源,将智能化技术与动力系统深度结合。

布局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吉利早在 2018 年就开启了「高性能车用动力电池及模组项目」的前期规划,计划用地 800 亩,总投资 80 亿元,并通过旗下子公司在武汉设立吉利衡远新能源科技公司,作为吉利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并且,早在 2017 年,吉利就与 LG 化学达成协议,全资收购其南京工厂所有设备和相关技术。2018 年底,吉利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芯、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的研发及销售工作。

新能源车型加速推出,或成吉利未来重心。2018 年是吉利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的元年,正式大批量推出新能源车型。吉利在纯电、轻混、插混等新能源领域多线并举,并覆盖轿车、SUV、MPV 全品类,持续满足市场对个性化、绿色化的需求。

盈利预测

东吴证券预计:吉利汽车 2020-2022 年营业收入 961.4/1053.0/1143.3 亿元,同比 -2.0%/+9.5%/+8.6%,归母净利润69.18/87.77/113.77亿元,同比-15.8%/+26.9%/+29.6%,对应 EPS 为 0.71/0.89/1.16 元,对应 PE 为 20.5/16.1/12.5 倍,给予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编辑/Ray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