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车要卖给58同城了?这是人人车第N次传出负面新闻了。

10月21日,据彭博等多家媒体报道,二手车交易平台人人车正初步计划以1万港元(合人民币8586元)的价格将主要资产出售给58同城。

据知情人士透露,58同城将接管人人车的香港业务,同时向其内地业务提供至少400万美元的贷款。目前,双方尚未敲定交易,不能保证一定会达成收购交易。

根据接近58同城和人人车的内部人士透露,58同城已经完成对人人车的收购,不过,对此,58同城则回应称“消息不实”。

高层动荡,陷入“收购”传闻

天眼查显示,10月15日,人人车运营主体北京人人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人人车创始人李健退出北京人人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股东、执行董事,法人由杜希勇变更为赵松,公司原股东王清翔、原监事陈颖、经理杜希勇也相继退出。

人人车高管“出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5月26日,因涉及一场民事判决而未执行,北京人人车旧机动车经纪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辉,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限制消费令”。

随后,人人车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北京善义善美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5118074元。

高层动荡早已不是人人车的“新鲜事”了,除了本次调动,今年还曾发生过两次调整。

据悉,今年6月,人人车关联公司北京善义善美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李辉卸任法定代表人,由李俄春接任;今年7月,天津善义善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王清翔变更为李辉。同时,王清翔退出执行董事,新增李辉为执行董事。

此外,此次变更显示,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这也就是说,人人车在高层发生变动的同时,也陷入被收购的传闻中。

2018年4月,人人车获得由高盛集团领投,腾讯、滴滴等跟投的3亿美元融资。此前,人人车曾获得滴滴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不过在此后两年时间里,人人车再未获得任何融资。并且早在2019年初,人人车就陷入“破产”、“资金链断裂”等传闻中。而当时人人车则回应称,此消息系为谣言,公司一切业务运转正常。

但戏剧性的是,在2018年末,人人车关闭了在多家城市的业务,并且其官方简介中“覆盖超百座城市”的字眼也被删除。据统计,当时人人车的业务覆盖城市为71座,而截至目前,人人车官方显示,其服务城市已缩至50多个。

图片来源:人人车微博

下一个ofo?

众所周知,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二手车行业也不例外,降薪、裁员、云卖车等手段全派上用场。

诡异的是,与瓜子、大搜车、优信大动作自救不同,人人车却呈现异乎寻常的安静。原来,疫情期间,人人车只干了一件事:以拖待变。不仅长期拖欠用户服务费、保证金,以及合作伙伴保证金,员工劳动补偿金也停止发放。

去年6月,人人车关联公司北京善义善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义善美”)与数十位劳动者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协议书》。约定公司与劳动者于当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自次月发薪日起分9期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支付3期后,善义善美自去年10月起未再支付,剩余未支付经济补偿金额度,绝大多数在5万元以内,由此演变为双方在劳动仲裁中激烈交锋,结局可想而知:理亏的善义善美被裁决继续履行协议。不过,善义善美表示不服,起诉至朝阳法院,要求自今年4月起按期支付剩余经济补偿金,理由是:2019年二手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公司现金流紧张,待今年4月融资成功后,恢复按期支付。

令人尴尬的是,等到今年4月,人人车满心期盼的救命钱并未到账,危机并未解除,恐无力支付剩余经济补偿金,而其上一轮融资还要追溯至2018年4月,腾讯和滴滴共同参与的3亿美元战略融资。此前,腾讯和滴滴还分别参与了人人车的多轮融资。

对此,人人车公关负责人解释道,2019年底,人人车新一轮融资已敲定得差不多,但受疫情影响,数据可能要再跑一段时间看一看。

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员工的补偿金不到5万元,数十位劳动者的补偿金总计不到50万元,一个曾是国内头部二手车电商平台,竟然连区区50万的补偿金都拿不出来,一拖再拖,最后还反告员工,吃相着实有些难看。不少网友担心:“人人车不会是第二个ofo吧”。

人人车将驶向何处?

事实上,面对这场危机,人人车也一直在自救。

“投靠”滴滴是人人车自救的冰山一角,在2017年拿到滴滴的2亿美元融资后,人人车就和滴滴合作推出了网约车业务。

此外,人人车还上线了包卖业务,这项业务又被称为严选商城,属于二手车新零售。人人车需要提前垫付80%车款并铺开线下门店,模式较重。

2018年1月,人人车还引进了阿里中供铁军核心成员刘自成任公司首席运营官,协助李健进行战略布局、运营管理、组织升级、文化建设等工作。李健在内部信中表示,刘自成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人人车团队战斗力。

然而从结果来看,人人车的自救行动都难言成功。

一方面是因为自2019年以来,一级市场的资本寒冬让独角兽们拿钱的频率和金额已经肉眼可见的降低,而人人车偏偏身处烧钱且难以盈利的二手车赛道,拿到新融资继续跑下去的几率更低。

另一方面则是,二手车行业并非无法盈利,但盈利的模式人人车却学不来。

起初二手车电商们的打法都是去掉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广告语就是这个模式的真实写照,但实际上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图片来源:人人车微博

据媒体报道显示,从2017年开始,在业绩的压力下,头部企业纷纷采取了混合模式。据报道,2017年人人车上线了面向车商的拍卖业务,一年后成立了一条To B事业线。同年,瓜子将To B业务“车速拍”升级成了集团业务。

造成改变的原因与其说是受业绩影响,不如说是二手车交易离不开“中间商”。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口号在现实的打击下,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目前业内盈利的只有全世界最大的二手车连锁企业Carmax,其市值已经超过百亿美金,2019年的总营收达到203.2亿美元,净收益为8.884亿美元。

瓜子创始人杨浩涌就曾对媒体表示,做保卖业务以来曾经出现过2次大规模的斩仓,一笔几千万。

可想而知的是,人人车同样也不可避免要交些学费。

如今,面对收购传闻,58同城和人人车都否认了,但对于人人车而言,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是时候做出选择了。要么卖身,要么凉凉,当然还有个可能重返以前的辉煌,但目前来看,可能性很小。

素材综合自:复联班主任、龚进辉、财经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