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易,何生盒!”

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生鲜来说,盒马生鲜就像是“卧龙”一样的存在。

作为曾背靠阿里,叱咤一时的中国首家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生鲜,ta辉煌过:

易果生鲜曾先后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超59.3亿元。2017年8月,易果生鲜更是获得天猫3亿美元D轮融资,一时风光无二。

但是,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即便是生鲜电商开创者易果生鲜,也没有例外!

虽说,YQ里社区团购的兴起,让一度陷入倒闭潮的生鲜电商焕发出了新活力。然而就在各种生鲜平台势力卯足劲,意图卷土重来的时候,这家成立15年、号称拿下生鲜电商领域最大融资、曾获得阿里系连续四轮领投的明星创业公司,可能要说再见了。

谁能料到辉煌过后,曾是资本宠儿的易果生鲜,最终还是走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难免令人唏嘘不已!

这是创投圈又一个令人唏嘘的陨落案例:

10月13日,新加坡早报消息,易果生鲜、云象供应链以及安鲜达在7月30日已经进入自愿破产重组。

10月14日,《联商网》从易果生鲜的多位前员工处得到消息,已证实易果生鲜进入破产重组。

想当年,易果生鲜作为国内首家生鲜电商,一度受到资本所追捧。如今时过境迁,易果生鲜最终还是没能熬过“保质期”。

易果生鲜坠落的速度让外界震惊:入局十五年的老玩家以败北告终,这对于2020年最热的风口——生鲜电商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打击呢?

其实,放眼疯狂烧钱的生鲜行业,你会发现易果生鲜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生鲜电商有多难做?前赴后继、尸横遍野。

据不完全统计,2018-2019年倒闭的生鲜电商品牌有36家,较为知名的还有小象生鲜、呆萝卜等。如果算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中小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别低估生鲜的烧钱速度”是生鲜圈子中很多从业者的口头禅,因为生鲜赛道跟其ta行业有着很大的区别。

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所谓零售死亡谷,指的是在连锁零售开出很多店后,首先会产生管理和IT成本上升,而这会导致亏损和负现金流的出现。

这意味着,需要开出更多的店,体现出优势来覆盖管理成本。在找到共性的基础上,总部要去上游整合供应链来降低成本或研发新产品。只有从上游挤出利润或开发更高利润的产品,这样零售企业才算是走出了死亡谷。

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谁最后剩下来,所谓“剩者为王”。

难道生鲜电商平台跟生鲜有保质期一样,不能积累沉淀吗?

不然,其实易果生鲜,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公开资料显示,易果生鲜2005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向都市中高端家庭提供生鲜食材,有着“中国首家生鲜电商”的名号。

易果生鲜曾先后获得阿里、苏宁、KKR投资等资本的青睐,前后7轮共获得超59.3亿元的融资,一度成为行业翘楚,堪称行业独角兽;

2005年,淘宝还成立没多久,京东也处在举步维艰的局面,这时在生鲜电商领域里杀出了一个易果生鲜。

作为生鲜电商的试水者,也是国内首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自然而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众多的投资方里面,阿里巴巴可以说是易果生鲜发展路上最重要的那一个:

2013年易果生鲜获得阿里巴巴的数千万美元A轮战略投资;紧接着在2014年,阿里巴巴联合云锋基金对易果生鲜进行B轮投资;而后在2016年易果生鲜再次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C轮投资;201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对易果生鲜进行了3亿美元的投资,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前前后后共领投了易果生鲜的四轮融资。

随着资金的增加,易果与阿里之间的业务捆绑也越来越紧。

2013年,易果取得了天猫超市生鲜的运营权。D轮融资后,易果与天猫进一步融合,取得了天猫生鲜的独家运营权。这也成为易果生鲜的重要转折点,之后易果生鲜的订单量增加了400%,阿里也解决了人货场的流量问题。

2015年和2016年,易果还与天猫共同组建了冷链物流安鲜达,专注冷链物流;并向上游布局了云象供应链平台,并开始向“具备供应链、冷链物流和生鲜大数据能力的综合型平台”转型。

天眼查显示,易果生鲜的运营主体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注册资本约361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晔,据计算,阿里系持股超过38%。

易果成立之初,是一家向普通消费者提供新鲜食材的企业,随着阿里的几轮投资,易果逐渐从台前走向了幕后。

从面向C端的生鲜电商,逐渐转型为供应链企业,专注为包括盒马、大润发、饿了么等阿里平台提供生鲜供应链服务,也因此进一步加深了对阿里的依赖。

与阿里的深度捆绑,也使易果业绩飙升。

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曾透露,2017年易果集团GMV达100亿,较2016财年披露的36亿元增长178%,预计将在2018年实现盈利。

但与此同时,亮眼的成绩单也来自对天猫超市高度的依赖。根据2017年的数据,易果生鲜的订单有九成来自天猫超市。

易果生鲜的基因是平台撮合生意,事实证明单纯做撮合是行不通的。

生鲜电商不是简单地把物流和信息流连接起来,而是要从上游供应链货的源头做到集约化、统一化和标准化,生鲜产品的差异化更大,因此标准化的难度更高,但只有标准化才能提高运营和效率,而易果生鲜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盒马与易果生鲜的业务渐渐重叠,易果生鲜也开始被阿里边缘化。

2018年,在盒马接手阿里原先授予易果生鲜天猫超市的独家运营权之后,易果生鲜开始了命运的转折,慢慢逐渐从消费者视野里“消失不见”。

易果生鲜倒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做自营或者没做好自营。

据悉,易果生鲜大多采取中心仓模式运营,也就是将产品从自家的仓库,直接配送至最终客户手中。而近年来,像盒马这样的前置仓配送模式,从社区辐射的3公里范围内为消费者送货,在配送时间方面和成本方面都更有优势,与阿里的基因也更契合。因此,易果生鲜在竞争中就自然地被挤占了空间。

在失去了阿里巴巴的资金与业务支持后,难以自我造血的易果最终黯然退场。

从2018年底开始,易果生鲜就频频被曝出资金链断裂、公司大规模裁员、旗下平台暂停服务等传闻。去年12月11日,易果生鲜旗下主打净菜配送服务平台——我厨官网和App早已暂停服务。

而且连年来,疯狂烧钱扩张的易果生鲜也为其当初的疯狂付出了代价——近60亿元融资打了水漂,还背负了巨额债务!

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涉及到的诉讼近50件,其银行账户及其子公司股权被查封或冻结,严重缺乏清偿能力。根据易果生鲜提交的财务报告及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易果账面总资产为34.3亿元(含对外投资21.06亿元),总负债为23亿元,难以回收变现。

从独角兽到没落,易果生鲜的陨落引来一片唏嘘。

有业内人士惋惜道:“今年疫情拯救了整个生鲜电商行业,很多生鲜平台的销量暴增数倍,而易果却倒在了黎明前一刻,令人遗憾。”

当一个行业的鼻祖都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轰然倒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传统生鲜电商企业来说,易果生鲜的破产重组,给这个行业敲响了下注单一巨头的警钟,并且倒逼企业始终保持着对行业商业模式革新。

从易果生鲜的崩塌获得了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1、当资本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资本是趋利的,企业发展不能单纯依赖资本的力量,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修炼好内功才是根本。

2、销售不能过度依赖单一渠道;

易果生鲜曾经90%订单来自阿里,阿里改变了策略,易果生鲜还没适应就溃败了。

3、顺势而为,一味的烧钱,背离商业本质行不通;

主次业要分明。过多的对外投资无法及时变现,拖死自己。

4、再大的独角兽,没有了血液(现金)也会倒下;

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将没有一个幸存者。易果的离去,意味着生鲜电商的新一轮洗牌开始。

易果生鲜能否顺利重组存在诸多疑问,但可以肯定的是,生鲜电商已是头部玩家的天下,留给易果生鲜的机会并不多了。

参考资料:

刘旷《易果生鲜:牺牲了自己,成就了盒马鲜生?》、

南方都市报《易果生鲜败退!留给果业人什么样的思考?》、

21Tech《阿里系弃子易果生鲜破产 CEO张晔称已确定重组方》、

钛媒体《首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破产重组,成也阿里败也阿里》、

中国企业家杂志《烧掉近60亿融资,还负债23亿!易果生鲜破产“重组”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