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对医疗器械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灾难的一天。

当天,乐普医疗、微创医疗、蓝帆医疗等医械龙头股价悉数下跌,其中微创医疗收盘大跌11.93%,乐普医疗重挫8.83%,整个医疗器械板块当天蒸发了460亿元。

医疗器械板块崩盘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10月1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此轮国采于11月是5日开标。

过去两年,带量集采在医疗界掀起了一阵飓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医疗用品的价格大幅下滑,堪称“价格屠夫”。这样的情形,大概率也将医疗器械板块重演,而冠脉支架的集采只是一个开始。。

根据医保局集采文件,此次竞标完全按照价格排序,低价者得。虽然设置了2850元熔断线,但由于大小厂商都有降价意愿,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市场普遍认为,这次竞标价格不超过2850元,悲观者甚至预估中标价在1000元以下。当前,中低端冠脉支架出厂价普遍在2000元左右,高端则在5000元左右。按照目前的情况,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不可避免。

而在集采之后,原本属于医生的“费用”减少,又会影响整个支架市场的使用量。这么看来,也难怪集采的消息,会引起资本市场这么大的反应。

/ 01 /

冠脉支架,

打响高值耗材集采“第一枪”


高值医用耗材被纳入集采,并不奇怪。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全国医用耗材每年市场规模3200亿元,其中高值耗材市场高达1500亿元。不过,这1500亿元市场,显得有些“虚胖”。

以冠脉支架支架为例。一个国产普通支架的终端售价为0.8-1.2万元,而进口支架均价普遍在1.5万至2万之间。而与医院终端价格相比,出厂价则显得微不足道,一般产品出厂价普遍在2000元左右。

为什么中间会有如此高的“销售费用”你自然明白,层层利益可以说是医药行业惯例。巨额的费用,实际为患者不必要的支出,降价在所难免。高值耗材集采已经酝酿许久。

而冠脉支架之所以会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冠脉支架需求量大。

冠脉支架主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心内科中主流的手术方式。根据兴业证券统计,2009-2018全国PCI手术例数复合增长率达到16.7%。目前,冠脉支架市场规模约为高值耗材的1/10,是市场规模最大的高值耗材品种之一。

作为老年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加深,冠脉支架的需求量也将维持高速增长。

其次,冠脉支架的价格单价高,杀价空间大。

上文提及,一个国产支架出厂价普遍在2000元左右,但终端售价基本在0.8-1.2万元,中间如此高的”销售费用”给集采提供了极大的杀价空间。

再次,冠脉支架已经初步完成了国产替代,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降价的同时,保证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在高值医疗耗材中,冠脉支架技术相对成熟,国产厂家市场份额占比达到80%,基本完成了国产替代。相对来说,进行全国集采和使用替换的难度较小,适合作为首轮试点品种。

冠脉支架集采,意味着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时代正式来临。那么,集采对于耗材来说,影响会有多大呢?

/ 02 /

激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


不出意外,心冠支架集采,大概率会复制仿制药集采的壮烈场面。

在本次集采中,共有12个厂商的27款产品进入招标,最终报价最低的10款产品进入大名单。

根据《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报价规则为:按产品申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排名,申报价最低的为第一名,次低的为第二名,依此类推 。当出现申报价相同的情况 ,以销量优先、注册时间优先的原则确定排名。若出现同一企业入围产品数量超出 3 个的情况,按超出数量等量增补入围。

当然,入围并不意味着一定中标。根据集采文件规定,拟中选入围产品的中标条件为价格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申报价≤最低产品申报价1.8倍的;2)申报价>最低产品申报价1.8倍,但低于2850元的。

也就是说,参与集采的产品,首先要保证入围,其次在报价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最终中标。

虽然,心冠支架集采最终的入围产品比仿制药集采要多,但丝毫也没有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

集采规则的设定,让存量份额较高的产品,必须报出合适的价格以保住市场份额策略;而现有存量份额较小企业,则有争取以最低价中标获更多市场份额的冲动。

对于目前意向采购数量较多的品种来说,丢标几乎不可原谅。跟药品不同,冠脉支架没有院外市场,如果产品最终没有入选,只能争取标外市场。所谓标外市场,就是集采之外的市场。

那么,心冠支架标外市场的需求量有多少呢?

此次国家给出107万个支架的意向采购量的依据为,联盟地区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总需求的80%。以此计算,合金支架标外市场需求大概为27万个。

值得注意的是,标外市场的竞争势必会比过去更为激烈。毕竟,丢标的企业以及一些主动战略放弃的产品以及更有竞争力可降解产品,都要在这里竞争。

需求量不到30万个,又竞争激烈,注定了个别产品一旦丢标,销量难以在标外市场得到弥补。

比如,此次微创医疗入选的火鸟2和火鹰。根据集采文件,火鸟2的需求量为24.79万个,火鹰的需求量为12.86万个。如果这两款中有任何一款产品出局,相信对于微创医疗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而对份额较小企业来说,通过低价入围依然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根据规则,若某产品不在中标范围,意向采购量至少10%须分配给排名第一的品种;

剩余的90%则是由医疗机构自主分配,但依然更有可能被低价入围者享用。医疗机构的分配原则为:1、可分配给本医疗机构报送过需求的中选产品;2、比本医疗机构报送过需求的最低价中选产品价格更低的中选产品;3、排名为前五名的中选产品。

对于原本市场就不多的产品而言,用最低价既能保住自己原来的市场份额,还能瓜分出局者至少10%的市场份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此次竞标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价低者得。

根据规则,若医疗机构意向采购品种在中标范围,则意向采购量全部计入该中选产品的协议采购量。

这也意味着,即便有产品并非以最低价中标,但只要中标就可以拿走意向采购的全部份额,可以说是在砍价的同时兼顾了市场的需求。

不过,考虑到有保量需求的产品不在少数,意向采购量超过5万个的产品多达9款,加上“光脚者”很有可能孤注一掷,无疑让心冠支架集采的博弈策略相对较为复杂。

但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价格大幅下降无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 03 /

高值耗材的高毛利时代过去了


由于存在较大的降价预期,10月19日,冠脉支架集采文件发布之后的首个交易日,乐普医疗、微创医疗、蓝帆医疗等医械龙头企业股价应声下跌,其中,微创医疗大跌11.93%,乐普医疗重挫8.83%。

算下来,整个医疗器械板块在当天蒸发了460亿元。之所以市场反应巨大,与市场的“悲观”情绪有关。

此次集采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不根据产品代数等因素分层,让国产厂商和外资同台竞技。所以,万元以下价位和万元以上价位的产品理论上都处在同一起跑线。

对于万元以下价位的产品而言,出厂价大多在2000元附近,比如赛诺菲的BuMA支架2019年上半年为2044元。虽然集采入围的产品大多没有公布出厂价,但我们也可以做个估算。

以微创医疗为例。假设集采给予微创医疗39万的采购量,是微创医疗去年实际销量的80%,那么微创医疗去年支架总销量约为49万支。

根据微创医疗2019年年报,其国内支架业务(主要是火鸟2和火鹰)收入约为17亿元。其中火鹰销量占比25%,销售额占比39%,以此推算火鹰平均出厂价约为5400元,火鸟2平均出厂价约为2700元(注:实际出厂价会微小于测算值)。

如果,集采入围价格趋向于2000元,意味着火鸟2的毛利润要减少25%左右,火鹰的毛利润要减少60%左右。集采结果若更加惨烈,对企业的影响势必会更大。

另外,集采也会影响支架市场的整体使用量。

通常,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支架以及支架使用数量,基本由医生决定。也正因此,业界通常的操作是根据单个支架植入费用,给与医生一定比例的返点。比如近日就有人举报陕西西京医院科室医生,收取单台手术费用25%-35%的返点。

在集采之后,这部分费用无疑会被大幅压缩。那么,医生在此前对于支架的使用态度大概率会从“能用就用”回归到理性状态,这无疑会减少支架的使用量。

对患者而言,集采无疑是个利好。但对于公司而言,显然就是另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