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苏州,记者 徐红)讯,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改革后的创业板可以为众多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在助力生物医药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本就聚集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深交所创业板又有着怎样的打算?注册制在创业板的试点落地对未来生物医药企业的上市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在27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沙雁特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

*生物医药产业已迎来黄金时期**

沙雁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又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创新驱动型行业,具有“高门槛、高风险、长周期”的突出特征,研发投入时间长,金额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前期收益很小,因此多数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积累突破研发和持续成长的困局。

产业发展固有的不确定性导致生物医药领域和传统金融市场的结合是比较困难的。而资本市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正好与之进行高度匹配,资本市场必将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助力器,以高效的资本形成机制,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围绕行业发展形成最优配置,为加速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泉动力。

从全球市场的情况看,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过去的2018、2019年两年,分别有76家和54家生物医药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60亿美元,是除金融业以外上市数量最多、融资额度最大的细分产业之一。

从2014年起,美国市场IPO行业占比最大的就是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上市家数稳定在已上市企业的40%左右。可以说资本市场与生物医药产业的结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相辅性。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创业板第一大市值产业

沙雁表示,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作为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服务生物医药产业成长壮大也是深交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深交所经过30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直接带动大量的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近3年,深交所的股票融资额、IPO家数、股票成交额等核心指标已经跻身了全球主要交易所前列。目前,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超过2300家,总市值超过30万亿,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在七成以上,已经有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爱尔眼科等一批标杆借助深交所的平台做优、做大、做强,创新资本集聚效应显著。

作为资本市场的建设者,深交所承担着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深交所特别是创业板,在培育、孵化生物医药企业,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做优、做强方面成效显著,一大批优质企业通过新股发行、并购重组、吸收合并等多种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一方面,创业板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截至目前,创业板有69家医药生产研发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的占比接近15%,是创业板的第一大市值产业。

其中,有2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亿,10家公司的市值超过300亿,涌现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龙化成、贝达药业等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正式落地,相信创业板还会迎来更多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沙雁如是称。

第二方面,创业板在助力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持续成长。69家公司通过各种融资工具,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为整个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69家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接近10%,九成以上的公司拥有国际或者国内的领先技术。

上市以来,这些公司的收入规模和利润稳步增长。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大大支持这些已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工具并购重组,加快实现创新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第三方面,创业板已建立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匹配的监管服务体系。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成长型、创新型企业,与生物医药企业重视研发创新的发展方向是高度契合的。

“2013年,深交所率先推出生物医药行业的信息披露指引,相关指引中专门设立了药品及生物制品的细分行业披露指引,形成市场需求和监管服务实践的良性互动。经过近11年的发展,创业板较好发挥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的作用,已经成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平台。”

沙雁还指出:“目前我们建立了生物医药的行业小组,我们充分了解产业政策,也希望借助专业平台来了解产业特点、发展趋势,努力提升我们的监管和服务效能,切实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注册制改革带来包容性

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深交所扎实推进了创业板的改革和试点注册制,本轮的创业板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市场化的要素配置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沙雁指出,一方面深交所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基本框架,系统完善了交易、再融资、日常监管、退市、投资保护等资本市场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切实增强了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更好助力资本与科技、实体经济进行相互的融合。

另一方面,深交所也在统筹推进增量和存量的改革,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积累经验。深交所作为本次改革的具体承担者,努力做到“开明以来之、透明以信之、廉明以安之、严明以齐之”,扎扎实实落实“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增强市场各方面参与改革的获得感。

改革中关键的变化是什么?对此,沙雁指出:“这轮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建立了更多元化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设置了多元化更丰富的上市条件,我们允许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大幅度提高了对生物医药类创业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同时为未盈利企业留出了政策空间。”

“其次,我们建立了更灵活的定价机制。我们放开了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建立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市场化发行询价定价机制,发行价格和募资金额都能够有效地匹配、更好地服务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允许符合会计准则相关条件企业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为生物医药这类企业的财务治理留出相应的空间。”

另外,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审核制度之下,审核的时效性,可预期性大幅度提升。

沙雁透露,“我们还建立了可持续的企业发展支持体系,我们推出了小额快速的再融资机制,对融资额度不超过3亿,不超过净资产30%的上市公司,深交所实施特殊快速审核机制。”

创业板首单的小额快速再融资项目正是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仟源医药,从受理到获批仅用了八天时间,目前已经进入了发行阶段。“同时对比快速小额再融资机制,深交所也在着手优化并购重组的审核机制,希望进一步激发购买资产,并购重组的市场活力。”沙雁表示。

深交所还有这些大招

“助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创新生态体系。”沙雁表示,下一步深交所还将在以下方面推动有关工作:

一是发挥股权融资功能,培育特色的产业集群。深交所将全力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首发、并购等方式,登陆深交所市场特别是创业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形成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现代产业集群,助力打造生物医药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协同效益。

与此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深交所也将不断完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相关的规则体系。深交所进一步向前端提供延伸服务,支持早期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深交所的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V—NEXT平台),来对接近8000家的投资机构和2万名投资人,“该平台上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生物医药产业的常态化路演,不断提升投融资对接的精准度和便利性。”

第二方面,深交所会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公司贷、双创贷、ABS等产品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充分运用再融资工具。今年7月,全国首只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成功发行,总规模10亿元,为生物医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开辟了新路。

第三方面,深交所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培育服务,促进形成专业化的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市场。

风投是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企业孵化器,与交易所市场可以形成天然的协作互补关系。风投注重早期,解决企业起步资金来源的问题,交易所市场则提供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一个机制。

沙雁表示,未来深交所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以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依托,为各地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定制化的指导方案,孵化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打通私募市场和公开市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