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市场机遇很大,华兴资本做好准备了吗?

在8月成功登陆纽交所后,贝壳找房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上市后股价连续上涨。

截止9月9日收盘,贝壳股价报收于45.79美元,较20美元的发行价暴涨129%。接近525亿美元的市值,也让贝壳跻身中概股市值前十名。

这份高光时刻,同样属于华兴资本。作为贝壳的早期投资者,华兴资本(01911.HK)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投资收益,按华兴资本旗下新经济基金所持有的3.8%贝壳股权计算,总价值已经接近136亿元。

受益于贝壳、理想汽车的连续上市,华兴资本股价一路上行。截止9月10日收盘,华兴资本股价报收于18.2港元,市值距离百亿港元仅一步之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包凡创立的华兴资本是中国本土投行的最佳代言之一。但鲜少有人关注到这位“卖水人”同时也在扮演着掘金者的角色:根据华兴资本2020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20年6月,华兴投资业务资产管理规模已达近400亿元,从业绩贡献占比来看,投资管理首次超过投行业务,贡献收入6.43亿元,占比跃升至55%。

被大幅低估的华兴投资业务已经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华兴投资的理想汽车、达达集团、贝壳找房均已在本年度内完成上市,此外,泡泡玛特、苏州纳微、科美诊断也已提交上市申请,将于今年内陆续登陆各个资本市场。据媒体报道,目前华兴还有三个已经报会和马上报会的项目。

就在9月10日,华兴资本旗下私募股权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宣布完成第三期美元基金募资,总募资额超6亿美金。投资者主要来自于北美,欧洲、亚洲、中东等地区的国际顶尖投资机构及个人,包括主权基金、银行、母基金及家族办公室等。

实际上,卖铲子的人也要会挖矿。

01 被忽视的“秘宝”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让中国经济陷入低迷,打乱了许多企业的计划,计划好的IPO、定增以及融资计划纷纷被取消或者推迟。

但在市场印象中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华兴资本却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大幅增长48.7%。上半年华兴投资业务的营收及净投资收益为6.43亿元,实现同比翻倍,极大地带动了集团整体业绩的增长。

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华兴投资业务的亮眼表现有些出乎意料,但如果深度了解就会发现这实属必然。

突发的疫情让整个医疗产业链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几乎所有的医疗概念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在很多投资者哀叹错失医疗风口的时候,华兴资本早已开始收获胜利的果实。华兴医疗产业基金在2017年投资的心脉医疗在2019年第一批登陆科创板,以1.3亿元入股心脉医疗7.02%股权,约合379.19万股计算,9月10日心脉医疗收盘价已达243元每股,华兴持有股权价值9.3亿元。换句话说,华兴在心脉医疗一个项目上就赚了超过9个亿。

投的准源于早期的预判与布局。在华兴投资业务创立之初,包凡就曾研判,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了中国经济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而未来的二十年,随着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和服务源源不断的涌现,医疗与新兴科技行业将成为新经济的新主角。

华兴资本在医疗行业的布局一直低调稳健。

2016年,华兴资本就已布局医疗产业基金,投资项目中已有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华熙生物三家成功登陆科创板且股价持续上涨,苏州纳微、科美诊断今年均已提交上市申请。华兴资本中期业绩显示,医疗产业基金的内部收益率已经达到惊人的72%。

更何况华兴投资业务并非只有医疗板块一枝独秀。上述多轮加注贝壳且刚刚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募集的华兴新经济基金也在过去数年间陆续收获美团点评、药明康德、哔哩哔哩等超过20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被投企业。

优异的成绩背后,华兴稳健的投资策略也浮出水面:以确定性更强的中后期项目为主,华兴重点关注三类企业,其一为新兴赛道上的优秀团队,比如理想汽车,其二为未来有很大空间的超级独角兽,比如贝壳,其三为稳定回报的项目,比如医疗器械领域。


02 投资+投行布局


逐步崛起的华兴投资业务,已经与投行业务形成微妙的平衡,战略上高度协同,战术上又完全独立。

2018-2020是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换的三年。港交所于2018年推出上市制度改革,首次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同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设立科创板,为中国创新创业企业打开了A股大门。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尘埃落定,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箭在弦上,创新企业资本市场之路更为宽广。

以投行业务起家华兴资本踩准了每一步。早在2012年其就已先后拿下中国香港和美国两地券商牌照,2016年,华兴再度成功拿下证监会关于华菁证券的设立批复,3年后,华菁证券成为首批参与科创板保荐承销的券商之一。

打通全市场业务版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投行端,更对华兴资本的投资业务助力良多。对于优质新经济企业而言,华兴不仅仅是一家投资机构,更是一位资本专家。同时拥有大陆、香港、美国三地券商牌照的华兴为被投企业的资本市场路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反之,蓬勃发展的投资业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华兴的业绩波动性。2019年,华兴对投行业务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上的调整,私募融资业务战略后移,其目的就是要把以往的新经济客户更好地从私募市场转化到公开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投资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很好的弥补了集团在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一二级市场周期性得到互补,华兴整体业务表现更加稳定。


03 华兴资本准备好了吗?


面对即将到来的历史级风口,如何长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华兴思考的问题。

从创业开始,华兴资本身上就被重重的烙下了包凡的印记,这是初创公司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在十五年后,华兴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减少对个人的依赖,让更多人才加入并发挥其专业能力,是华兴势在必行的变革方向。

因此,引入人才、打造人才蓄水池,完成体系搭建是华兴资本近年来一直推进的事情,从2018年开始,华兴资本为了拓展业务招募了多名资深管理人才,丰富了三大业务板块的人才储备。

今年7月1日,拥有30年银行业从业经验的丛林加入华兴,担任集团总裁,负责整个大投行业务,并直接向包凡汇报。丛林的加入,对于华兴而言无疑意义非凡,在包凡的注意力更多转向投资的今天,兼具本土资源和国际化视野的丛林作为国企中难得的创业型人才,势必将为华兴投行业务带来更多可能性。

可以预见,在新的增长周期中,华兴“投行+投资”模式将以“投资”作为增长新动能。而前瞻性的储备,不断加深的蓄水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司应对未来挑战的确定性。能够顺周期做大,逆周期做强的总是少数,而华兴资本显然一直属于“少数派”。